北碚:精准防控不松劲 确保打赢阻击战
到目前为止,保持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零的北碚区,规上工业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商贸服务业正在有序加快复工复产。
然而,在北碚区的各个居住小区、农村社区、工业园区,疫情防控却一点没有松劲。
“疫情防控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我们的措施只会更精准,不会有丝毫的松懈。”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说。
“三个精准”筑牢联防联控第一道防线
北碚区至今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其筑牢了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有关。
在筑牢这第一道防线中,北碚区做到了“三个精准”:
一是排查精准。通过发挥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双中心”作用,做好了村(社区)排查,织密了一张防护网。
1月24日除夕,按照中央、市委紧急部署,北碚区高度重视、高度警觉,在已经安排启动排查防控工作基础上,迅速发出排查防控工作紧急动员令。全区仅用4天时间就实现了第一轮村(社区)排查工作全覆盖。随后,持续开展滚动排查、精准排查、延伸排查,截至3月4日,累计排查106.78万余户次、201.38万余人次,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并按规定进行分类施策。
二是防控精准。社区(村)居住小区,是防控的主战场。北碚区通过精准的防控措施,在社区和村,特别是散居楼院筑牢了一面防火墙。
散居楼院存在“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防控人手不足、防控措施不严”的疫情防控漏洞,为堵住这一漏洞,北碚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动员街镇、村(社区)迅速招募“北碚楼院哨兵”志愿者,参与到疫情群防群控工作中来。
北碚区的“五个一”是:在散居楼院招募“一批热心居民”担任“北碚楼院哨兵”志愿者,“北碚楼院哨兵”志愿者的“一个主要工作任务”是发现报告疫情、“一种主要工作方式”是楼前坐岗放哨、“一套基本装备”是一个红袖标、一个口罩和一个小喇叭、“一项保障激励机制”是精神激励和物质保障“双管齐下”。
通过“五个一”,北碚区迅速建立起一支1200余人的“北碚楼院哨兵”志愿者队伍,为全区2300多栋散居楼院守好门、看好院,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三是隔离措施精准。运用精准的措施,做好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服务管理。
北碚区就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服务管理坚持“三个确保”,即确保“居家不出门”,确保“体温两监测”,确保“安全无接触”。在精准隔离措施中,明确居家隔离观察服务管理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牵头统筹,属地街镇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协助,严格执行“点长负责制”。同时,还落实了对居家隔离户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保障、心理疏导等服务措施。
“三区三联”机制让复工复产更有序
企业复工复产后,返碚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商贸服务业的复工复业,又增加了人流的集聚。防控的区域,已从之前的社区为主,扩展到企业园区和企业的生产生活区。因而,防控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重。
面对这复杂的防控形势和任务,北碚区在之前精准防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社区、企业园区、企业生产生活区实行联动、联防、联控的“三区三联”机制。其中,企业负责员工上下班交通组织、上班期间疫情防控,社区(村)负责企业员工下班回家后的疫情防控,让企业员工生产生活形成厂区、居民小区“两点一线”,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共同形成属地防控措施“闭环”。同时,北碚为有效保障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精准地为企业进行“三送”:即送安全,由园区负责对复工的企业内部环境免费实施一次全面消杀;送防控物资,向企业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送指导,组织专家组到企业指导工厂防控工作。
蔡家岗街道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区,居住的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小区内,业主要监测体温,进行相应的脚底杀菌等,才能回家。
“加强居民小区人员疫情防控,是‘三区三联’防控机制的重要一环。”北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公租房等为主的社区,目前都采取了更为精准的防控措施。
“办了这个卡就可以正常进出小区,也能正常回去上班了。”家住两江名居小区的返碚务工人员赵女士有一张“两江名居业主卡”。
据介绍,在对外来人员疫情监测管控过程中,北碚区在各小区推广“业主身份卡”,小区居民凭卡出入。
在“三区三联”防控机制中,返碚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人员,都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进行了登记备案。其中来自市外和重点地区的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在隔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会定时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方式,实时掌握隔离人员情况。
“三区三联”机制,精准地为复工复产后的防控,构筑起一道防护墙。
王彩艳 肖亚平 图/秦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