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外出务工不如回乡创业 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
现年54岁的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华坪村8组村民杜家明,自39岁返乡后,为了摆脱贫困的家庭处境而开始创业。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谋思路、持之以恒求发展的理念,通过10多年坚持不懈地艰苦努力,终成当地远近闻名的通过开办酒厂和发展种养业而实现致富的能手。

​丰都:外出务工不如回乡创业 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3-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3日15时讯(通讯员 郎克志) 现年54岁的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华坪村8组村民杜家明,自39岁返乡后,为了摆脱贫困的家庭处境而开始创业。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谋思路、持之以恒求发展的理念,通过10多年坚持不懈地艰苦努力,终成当地远近闻名的通过开办酒厂和发展种养业而实现致富的能手。

昨(22)日,在采访中,杜家明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历。

尝试创业开办酒厂

2005年,在外务工20年的杜家明为了照顾父母和孩子回到老家。为了让一家人不再过贫寒的生活,他经过慎重考虑后,就决定利用在外打工所挣得的钱来开办酒厂并获得成功,这为他今后发展种养业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们家很穷,但我们不是懒人。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家里的贫困处境,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杜家明说,他在19岁时不得不就开始外出到江苏太仓等地务工。经过多年拼搏,他挣到了回来开办酒厂所必须的资金。

杜家明是个说干就干、立说立行的人。他说,他回来发现包鸾当时只有1家规模较大的酒厂,生产的酒供不应求后,考虑到酒是人们常用的生活消费品而不愁销路后,就在包鸾街上租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来开办酒厂。

为了把酒厂办好,杜家明将12万元的积蓄全部投入到酒厂中去,用于添置设备、购买粮食和请工人。他说,由于自己没有技术,就请了3个懂技术的人来帮忙煮酒。他的酒厂当时每天要煮酒600多斤,消耗粮食1200多斤。

“开始半年没有打开市场时,积压了10多吨酒,看着那些酒心里就着急,生怕卖不出去。如果长期那样,我们就惨了!”杜家明的妻子秦光英说,出现这种情况让他们颇感忧虑,好在半年后,销售市场就打开了,生意还很红火。从此,酒厂的事业一直都很顺利。

杜家明告诉笔者,他煮酒10年,除了平均1年有13万元的收入外,还掌握了煮酒技术。

养殖猪牛成为主业

2006年,杜家明就开始利用酒糟养猪养牛。2015年,考虑到环保问题,他就不再煮酒了。此时,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年出栏肉牛30多头,生猪200多头,并将这一规模保持至今。现在,养殖猪牛已成为了他致富的主要门路。

“我养猪养牛的起因是为了消耗掉酒厂的酒糟,开始养殖的效益也不多好,养了几年后,这种情况才逐步好转。”杜家明说,当时酒厂出的酒糟量比较大,当地也没有养殖大户,免费送人后都还要剩很多,连找个堆放的地方都比较困难,就听取别人的建议自己搞养殖业。

杜家明说,他的养殖场开始是建在鸽子坝的。最初只有30多头猪、50多头牛,后来规模逐渐扩大。2014年,在包鸾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他将养殖场搬迁至华坪村7组和8组,并且修建了发酵棚、沼气池、污水池等设施,让养殖场不污染环境。

“我爸爸那时好辛苦哦,看着都不忍心!”杜家明的女儿杜光菊对养殖场才搬迁到华坪村时杜家明的辛苦程度记忆犹新。她说,杜家明当时为了节省养殖成本,种了几十亩的萝卜、红苕等,还要经常到坡上去割草。为此,他常常不得不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干活。

现在,杜家明已经用饲料养殖了,人也轻松了许多。他一年到头,几乎从来没有真正休息一天。当笔者问他“感觉累不累”时,他笑着连说“不累不累”。他说,养殖场已完全走上正规了,养的肉牛也是到内蒙等地买的良种牛,养殖场的效益较好,心里也感到很踏实。

种植蕉藕酿制藕粉

2018年,杜家明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种植蕉藕(又名“芭蕉芋”)的前景较好、种植也便利后,就试种成功了20多亩。2019年,他又投入30多万元,种了70多亩蕉藕,还添置了清洗、磨粉、过滤和原浆机等机器设备。

“我们现在已生产粉条4吨多,剩下的还可生产2吨左右!”跟着父亲发展蕉藕产业的杜光菊告诉笔者,蕉藕粉具有清热润燥、解毒消肿、健脾胃的功效,加之生产的粉条没有添加任何东西,煮时不混汤,吃起来也有韧劲。因此,他们生产的粉条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杜光菊将她的销售记录给笔者看后了解到,包鸾镇街上居民陈军吉一次就向她购买了14斤宽粉条、46斤细粉条。还有成都一个李姓的市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家生产的粉条后,也一次就买了20多斤。

“我们的粉条品质好,卖价也不高,销路是不愁的!”杜光菊告诉笔者,他们做的粉条零售价每斤12元,团购价每斤10元。由于生产粉条对天气要求较高,已有些供不应求了。

杜家明告诉笔者,蕉藕还可销售种子,忠县已有种植户和他签订了购买合同。做藕粉的残渣也可用来养猪和牛。他说,蕉藕产量高、用途广,值得种植。

此外,杜家明又于去年10月流转1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市场前景颇好的中药材虎杖。他说,他计划种植160多亩。3年后,这些虎杖预计每亩可产2000多斤实现收入2000多元。

通过10多年的不懈奋斗,如今,杜家明不仅是当地年纯收入40多万元的致富能手,还带动了当地3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实现了增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外出务工不如回乡创业 贫困家庭走上致富路

2020-03-23 15:17:09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3日15时讯(通讯员 郎克志) 现年54岁的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华坪村8组村民杜家明,自39岁返乡后,为了摆脱贫困的家庭处境而开始创业。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谋思路、持之以恒求发展的理念,通过10多年坚持不懈地艰苦努力,终成当地远近闻名的通过开办酒厂和发展种养业而实现致富的能手。

昨(22)日,在采访中,杜家明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历。

尝试创业开办酒厂

2005年,在外务工20年的杜家明为了照顾父母和孩子回到老家。为了让一家人不再过贫寒的生活,他经过慎重考虑后,就决定利用在外打工所挣得的钱来开办酒厂并获得成功,这为他今后发展种养业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们家很穷,但我们不是懒人。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家里的贫困处境,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杜家明说,他在19岁时不得不就开始外出到江苏太仓等地务工。经过多年拼搏,他挣到了回来开办酒厂所必须的资金。

杜家明是个说干就干、立说立行的人。他说,他回来发现包鸾当时只有1家规模较大的酒厂,生产的酒供不应求后,考虑到酒是人们常用的生活消费品而不愁销路后,就在包鸾街上租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来开办酒厂。

为了把酒厂办好,杜家明将12万元的积蓄全部投入到酒厂中去,用于添置设备、购买粮食和请工人。他说,由于自己没有技术,就请了3个懂技术的人来帮忙煮酒。他的酒厂当时每天要煮酒600多斤,消耗粮食1200多斤。

“开始半年没有打开市场时,积压了10多吨酒,看着那些酒心里就着急,生怕卖不出去。如果长期那样,我们就惨了!”杜家明的妻子秦光英说,出现这种情况让他们颇感忧虑,好在半年后,销售市场就打开了,生意还很红火。从此,酒厂的事业一直都很顺利。

杜家明告诉笔者,他煮酒10年,除了平均1年有13万元的收入外,还掌握了煮酒技术。

养殖猪牛成为主业

2006年,杜家明就开始利用酒糟养猪养牛。2015年,考虑到环保问题,他就不再煮酒了。此时,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年出栏肉牛30多头,生猪200多头,并将这一规模保持至今。现在,养殖猪牛已成为了他致富的主要门路。

“我养猪养牛的起因是为了消耗掉酒厂的酒糟,开始养殖的效益也不多好,养了几年后,这种情况才逐步好转。”杜家明说,当时酒厂出的酒糟量比较大,当地也没有养殖大户,免费送人后都还要剩很多,连找个堆放的地方都比较困难,就听取别人的建议自己搞养殖业。

杜家明说,他的养殖场开始是建在鸽子坝的。最初只有30多头猪、50多头牛,后来规模逐渐扩大。2014年,在包鸾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他将养殖场搬迁至华坪村7组和8组,并且修建了发酵棚、沼气池、污水池等设施,让养殖场不污染环境。

“我爸爸那时好辛苦哦,看着都不忍心!”杜家明的女儿杜光菊对养殖场才搬迁到华坪村时杜家明的辛苦程度记忆犹新。她说,杜家明当时为了节省养殖成本,种了几十亩的萝卜、红苕等,还要经常到坡上去割草。为此,他常常不得不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干活。

现在,杜家明已经用饲料养殖了,人也轻松了许多。他一年到头,几乎从来没有真正休息一天。当笔者问他“感觉累不累”时,他笑着连说“不累不累”。他说,养殖场已完全走上正规了,养的肉牛也是到内蒙等地买的良种牛,养殖场的效益较好,心里也感到很踏实。

种植蕉藕酿制藕粉

2018年,杜家明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种植蕉藕(又名“芭蕉芋”)的前景较好、种植也便利后,就试种成功了20多亩。2019年,他又投入30多万元,种了70多亩蕉藕,还添置了清洗、磨粉、过滤和原浆机等机器设备。

“我们现在已生产粉条4吨多,剩下的还可生产2吨左右!”跟着父亲发展蕉藕产业的杜光菊告诉笔者,蕉藕粉具有清热润燥、解毒消肿、健脾胃的功效,加之生产的粉条没有添加任何东西,煮时不混汤,吃起来也有韧劲。因此,他们生产的粉条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杜光菊将她的销售记录给笔者看后了解到,包鸾镇街上居民陈军吉一次就向她购买了14斤宽粉条、46斤细粉条。还有成都一个李姓的市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家生产的粉条后,也一次就买了20多斤。

“我们的粉条品质好,卖价也不高,销路是不愁的!”杜光菊告诉笔者,他们做的粉条零售价每斤12元,团购价每斤10元。由于生产粉条对天气要求较高,已有些供不应求了。

杜家明告诉笔者,蕉藕还可销售种子,忠县已有种植户和他签订了购买合同。做藕粉的残渣也可用来养猪和牛。他说,蕉藕产量高、用途广,值得种植。

此外,杜家明又于去年10月流转1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市场前景颇好的中药材虎杖。他说,他计划种植160多亩。3年后,这些虎杖预计每亩可产2000多斤实现收入2000多元。

通过10多年的不懈奋斗,如今,杜家明不仅是当地年纯收入40多万元的致富能手,还带动了当地3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实现了增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潘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