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老茶树“变废为宝” 山乡飘出红茶香
仲春时节春雨靡靡,沿着陡峭曲折的毓青山路而上,位于大山深处的重庆市铜梁区虎峰镇太公村道两旁,放眼望去或是齐人高的灌木丛,或是茂密的竹林。而仔细观察则可以发现,丛林间赫然是一片片、一丛丛的茶树。

铜梁:老茶树“变废为宝” 山乡飘出红茶香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0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仲春时节春雨靡靡,沿着陡峭曲折的毓青山路而上,位于大山深处的重庆市铜梁区虎峰镇太公村道两旁,放眼望去或是齐人高的灌木丛,或是茂密的竹林。而仔细观察则可以发现,丛林间赫然是一片片、一丛丛的茶树。

老茶树茶叶正在茶厂内进行加工。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村里几乎每片山坡都有老茶树群落分布,总面积有两三千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茶树。”太公村村支部书记秦德瑜告诉记者,这些茶树多数种植于上世纪5、60年代,到现在已有50到60年的树龄。以前隐藏在山中的老茶树无人管理,村民们采摘茶叶后自己送到山外贩卖,品质和价格都不高。2016年,村里引进重庆市如是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发展模式,将这些荒野老茶树“变废为宝”,产出的红茶每斤能卖好几百元。

现在正是采摘明前茶的黄金时间,茶农们分散在茶树间,指尖翻飞间就是一把茶叶嫩尖。每天两次,茶农要把采摘到的茶叶送往位于山顶的茶厂。

正在晾干的茶叶。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茶厂负责人陈生介绍说,公司在太公村流转了五百亩茶树林后,从福建请来技术专家,引进福建武夷岩茶、台湾乌龙茶先进技术,将这里的老茶树产出的茶叶改良研发,加工出优质的红茶和乌龙茶。2017年茶厂建成,现在年产成品茶叶3万斤,其中优质红茶5千斤左右。

“毓青山优良的生态和老茶树生长的原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高端优质茶叶的生产。”陈生告诉记者,老茶树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就连茶树林与松树、桂花、香樟等树木共生的局面都未加改变,这种因地制宜、在原生态环境中产出的茶叶品质有保障,在中高端市场中很受欢迎。

茶香四溢。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老茶树焕发了新生,村民的收入也实打实有增长。今年71岁的张忠碧三年前将家里的茶树流转给公司后,每到采茶季就当起了“茶农”。“我们外出务工也不现实,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张忠碧一边说着,一边双手不停摘茶叶尖。目前,她和其他上百名留守村民在此务工,每天能收入近两百元。

“土地流转金,加上采茶的劳务收入,老茶树为每户村民每年增加了几千元的收入。”秦德瑜告诉笔者,下一步除春茶外还将进行夏茶的采摘加工,而且还会有更多老茶树进行流转并成立合作社,通过公司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让更多老茶树变成“绿宝”,助推广大群众增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铜梁:老茶树“变废为宝” 山乡飘出红茶香

2020-04-02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仲春时节春雨靡靡,沿着陡峭曲折的毓青山路而上,位于大山深处的重庆市铜梁区虎峰镇太公村道两旁,放眼望去或是齐人高的灌木丛,或是茂密的竹林。而仔细观察则可以发现,丛林间赫然是一片片、一丛丛的茶树。

老茶树茶叶正在茶厂内进行加工。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村里几乎每片山坡都有老茶树群落分布,总面积有两三千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茶树。”太公村村支部书记秦德瑜告诉记者,这些茶树多数种植于上世纪5、60年代,到现在已有50到60年的树龄。以前隐藏在山中的老茶树无人管理,村民们采摘茶叶后自己送到山外贩卖,品质和价格都不高。2016年,村里引进重庆市如是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发展模式,将这些荒野老茶树“变废为宝”,产出的红茶每斤能卖好几百元。

现在正是采摘明前茶的黄金时间,茶农们分散在茶树间,指尖翻飞间就是一把茶叶嫩尖。每天两次,茶农要把采摘到的茶叶送往位于山顶的茶厂。

正在晾干的茶叶。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茶厂负责人陈生介绍说,公司在太公村流转了五百亩茶树林后,从福建请来技术专家,引进福建武夷岩茶、台湾乌龙茶先进技术,将这里的老茶树产出的茶叶改良研发,加工出优质的红茶和乌龙茶。2017年茶厂建成,现在年产成品茶叶3万斤,其中优质红茶5千斤左右。

“毓青山优良的生态和老茶树生长的原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高端优质茶叶的生产。”陈生告诉记者,老茶树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就连茶树林与松树、桂花、香樟等树木共生的局面都未加改变,这种因地制宜、在原生态环境中产出的茶叶品质有保障,在中高端市场中很受欢迎。

茶香四溢。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老茶树焕发了新生,村民的收入也实打实有增长。今年71岁的张忠碧三年前将家里的茶树流转给公司后,每到采茶季就当起了“茶农”。“我们外出务工也不现实,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张忠碧一边说着,一边双手不停摘茶叶尖。目前,她和其他上百名留守村民在此务工,每天能收入近两百元。

“土地流转金,加上采茶的劳务收入,老茶树为每户村民每年增加了几千元的收入。”秦德瑜告诉笔者,下一步除春茶外还将进行夏茶的采摘加工,而且还会有更多老茶树进行流转并成立合作社,通过公司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让更多老茶树变成“绿宝”,助推广大群众增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