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第一书记为村民开出致富“良方”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4日11时讯(通讯员 刘蕊)巍巍摩围山下,有个小小村庄。多年来,这里的百姓以种植粮食为生,日子过得艰难困苦。如今,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却又发生了变化:公路硬化了,环境干净了,特别是产业有了着落,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这个村是彭水自治县润溪乡凉水村。村里的变化得益于村支两委的努力,更得益于县政府办派驻凉水村第一书记方冲。
一个决定
激活产业发展潜力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时节。
凉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方冲又来到虾塘边上,察看虾塘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最近村里和承包方洽谈了合作,我再来看一下虾塘的情况,确保这次合作成功。”方冲说。
凉水村地处摩围山下,海拔600米,地势多为坡地。方冲在走访时发现,全村有7口山坪塘,但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山坪塘便荒置了。“这些塘没有养鱼、虾,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水源和水质。”方冲说。
方冲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在深入分析凉水村的地理、资源、人力等情况后,决定利用村里闲置的山坪塘,发展淡水养鱼,激活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委会以每亩500元/年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建设山坪塘,再以承包的形式,将山坪塘承包给愿意发展淡水养殖的村民。“各个山坪塘根据地理条件、交通等因素,以不同的价格承包给养殖户。每年取得的承包费用就是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方冲介绍。
目前,3组张家湾的鱼塘承包给了村里的贫困户苏红胜,2组易家沱的鱼塘承包给了村里的90后小伙子邵伟,在他们成为村里的养殖大户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一项诉求
完善产业基础设施
散场的街上,多了一份清静。
做完生意,正在整理车厢的苏红胜,刚好碰见了走访农户的方冲。“方书记,我想把通往鱼塘的人行便道改成机耕道,这样更加方便我管理鱼塘,你看行得通不?”见到方冲,苏红胜像是跟老朋友打交道似的,与方冲交流遇到的难题。
苏红胜是3组的村民,家里因病致贫。以前身为快递员的他,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选择回到家乡发展。2018年底,苏红胜再三思虑后,和村委会签了合同,承包了1个鱼塘。“平时在照顾父亲之余,就可以打理鱼塘,遇上赶场天做点小生意。”苏红胜说。
“通往鱼塘的机耕道有好长?我们去现场看一下。”听见苏红胜的诉求,方冲决定实地察看,再讨论解决方案。
沿着蜿蜒的公路爬山而上,来到通往鱼塘的路口。“方书记你看,就是这条人行便道连到鱼塘。”苏红胜说,“人们干农活儿走这条人行便道是能够满足需求的,但是在打捞卖鱼的时节,车子开不进去,只有靠人力把鱼运出来,既耽误时间又耗费人力,很不方便。”
“我们进去看看。”方冲和苏红胜一起走向鱼塘。一路上,方冲向苏红胜详细了解鱼塘的基础设施、管理经营情况。
“如果将这条人行便道改建成机耕道的话,需要建堡坎整平地基。”“是的,现在这个时候施工,年底打捞运输鱼就方便多了……”经过一番交流,方冲掌握了基本情况,对苏红胜说:“从鱼塘到公路边路程大约400米,村委会可以提供材料费用,但是需要你自己提供劳力。”
“没问题,劳力我自己解决。”苏红胜十分满意这样的解决方案。
一句安慰
坚定产业发展信念
近段时间,易家沱鱼塘的负责人邵伟遇到了难题。
“方书记,邵伟最近因为鱼塘亏损的事情,心情不好,发展鱼塘的信心有些不足……”邵伟的母亲给方冲打电话说。
2019年3月,邵伟承包了易家沱鱼塘,投入15万元购买了3.6万尾鱼苗。本想着到年底可以卖一批鱼,但由于事先没有联系好商家,打捞起来的鱼时间久了就死了。“足足亏损了3000斤鱼,心里十分受挫。”邵伟说,第一次养鱼没有经验,导致鱼塘亏损严重。
听到这个消息,方冲多次和邵伟联系交流,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安慰邵伟。“以后要找好商家后才去捞鱼。如果你找不到商家,我可以帮你联系……”“要注意打捞鱼的方式,我们多研究研究如何打捞,才不让鱼受伤……”
“这次失败了,我们就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方冲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流进了邵伟的心中。原本准备放弃鱼塘,外出打工的他,再一次坚定信心坚守鱼塘。“今年我要多学习养鱼技巧,争取在今年底成功卖出一批鱼。”邵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