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助贫困户实现“两不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9日12时10分讯(记者 闫仪 通讯员 柯雨)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双井村村民傅宗勇一家度过了一个忙碌而特别的冬天。今(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傅宗勇家里养殖的243只鸭和160个鸡蛋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售出,收入23720元,实现了收入翻番。砖混结构的新房见证了这个幸福的六口之家,从贫困走向了小康。
春风吹,战鼓擂。从去年4月至今,渝北区通过全覆盖摸排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社会兜底保障、消费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惠民措施,加快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行动,越来越多像傅宗勇一样的人摆脱贫困,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清零贫困户,产业扶持“拔穷根”
今年47岁的傅宗勇是一名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多年来,一直靠打零工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偏瘫在床的父亲。就在几年前,傅宗勇一家还居住在一栋土木结构的危房内,照顾父母之余还要为一家三口的生计和用度发愁。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评选过程中,傅宗勇一家被纳入了渝北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政府为他办理了低保,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傅宗勇借助扶贫政策勤奋工作,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楼房,次年便摘了“帽”。在邻居的牵线搭桥下,他还结识了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的石全桂,三口之家变为了幸福的六口之家。
2019年7月,《渝北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九条工作措施》出台,区委、区政府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贫困群众吃好穿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战役、底线性任务,全力推动。
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坚决啃掉最硬骨头,产业扶贫仍然是脱贫的关键点。为此,渝北区启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工作,聚焦问题、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抓好产业扶贫,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傅宗勇购入了鸡苗鸭苗、猪崽,建好了大棚。如今,傅宗勇家的大棚蔬菜扩大到了3亩,鸡鸭常年存栏150余只,生猪常年存栏2头。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问题,政府在帮忙搭台承销农产品之外,还为其妻子石全桂介绍了公益性岗位。经过体检筛查合格后,下个月即将上岗,傅宗勇一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傅宗勇的脱贫故事是渝北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渝北区全面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定向发力。截至2020年3月30日,全区建卡贫困户1009户2458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返贫率为0%,全面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深化农村改革,下好脱贫“特色棋”
作为重庆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在摸清“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底数基础上,渝北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活脱贫“特色棋”,结合农村土地整治、“三社”融合以及“三变”改革,提出到2022年栽种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探索丘陵山区乡村振兴路、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贫困户的吸收力,让数据变数字,有效打通扶贫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近日,在大盛镇云龙村,规整平坦的土地上,一排排柑橘树苗迎风而立,村民们三五成群在田间地头忙碌,忙着为年前种下的果苗修枝、除草、打药。去年10月,随着村里的“双十万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贫困户冯仁华和冯宗全在工地上谋了份新差事,除了土地入股分红,每天还有60元务工收入,实现了就近务工的心愿。
3月初,云龙村“双十万工程”项目复工后,冯仁华和冯宗全又开始了新的忙碌。疫情期间,村里还给冯宗全介绍了帮农户修鸡圈的工作,每天有100元务工收入,相比从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下半年,‘双十万工程’林下种植还要新增青菜头、花菜等时令蔬菜,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时,也能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务工岗位。”对于持续巩固“两不愁”精准帮扶成效,云龙村党总支书记游佐容信心满满。
“在推进‘双十万工程’建设中,我们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并引导鼓励贫困户就近务工和以土地、农房等要素入股经营,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不返贫、快致富’。”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不仅如此,渝北区还突出9个脱贫摘帽贫困村及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持续开展后续提升工程建设,安排产业项目7个,巩固前期脱贫成效。
同时,围绕柑橘、特色水果、绿色蔬菜等3个扶贫主导产业,渝北区实行“一户一策”,为每个贫困户选准至少1个致富产业,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07户,放贷金额538.85万元,贫困户获贷率达到40%以上,从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巩固脱贫成果。
落实兜底保障,民生福祉“厚起来”
“兴产业重造血”让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兜底保障也同步推进。为了将贫困群众的冷暖安危、衣食住行落到细处,渝北区始终把兜底保障、就业扶贫作为头号工程来抓。
对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结合实际开出扶贫“药方“。渝北区建立贫困人员参保及待遇动态管理台账,对未参保贫困人员逐一上门解释参保政策,通过邮寄、传真、主动上门等方式收取参保资料,确保社保扶贫不漏一人。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实现100%参保;75名超龄困难人员已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领待范围;为3734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资助28.71万元。
实施就业帮扶,实现精准扶贫。渝北区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就业需求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及定期核查机制,对有就业、创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施精准帮扶。建立送工送岗长效机制、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机制、扶贫车间创育并举机制,帮助941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推进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22名离校未就业贫困大学生中16人经帮扶实现就业,帮助重度残疾大学生李露获得剪爱工艺品公司就业见习岗位,就业率达100%。建立贫困户就业信息卡,实施按需培训,对91名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服务。
眼下,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号角已吹响。渝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精准兜底保障”职能作用,切实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各类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让民生温度可触可感,确保交出“两不愁三保障”合格答卷。
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渝北贫困群众在不愁吃、不愁穿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来自区人社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0日,全区农村建卡贫困人员2458人,16岁以上农村贫困劳动力2199人,服务对象1343人。其中,已就业941人,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率100%,民心在一组又一组数据中牢牢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