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似画屏 万州长江两岸生态屏障覆盖率提高到6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范晴 通讯员 尧华燕)青山连绵,莽莽苍苍,绿海如画。长江蜿蜒,碧水悠悠,清波如镜。昨(10)日,笔者站在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的山头眺望,村子满目葱茏,脚下一江碧水,山与水相映相衬,美如画屏。
将目光拉近,依着坡岸而建的五溪村,海拔400米以下柠檬树蔚然成林,葱葱郁郁,海拔400米以上麻竹连片如海,竹影婆娑。而村里那片曾少有人烟的地方,如今已长出了一片景观林,一棵棵高大的黄葛树盎然立在坡岸。
6000亩柠檬,3000亩麻竹,2000亩景观林……构成了五溪村发展的最亮底色。
“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坚决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我们五溪村作为滨江小村的责任担当。”五溪村村主任冉振爱说,五溪村属三峡工程移民村,10多年前从长江边就地后靠搬迁,总面积8.3平方公里,面对生态脆弱、土质贫瘠的土地,大家思考着村子的发展出路。
“决不能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要走一条既能鼓起现在的腰包,又能让子孙后代持续致富的路。”冉振爱告诉笔者,思考村子的出路,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经果林。
经果林既可以美化家园,绿化长江,保持水土,又能为村民带来持续的收益,这是一条不错的路。2011年,结合长江生态防护林建设,五溪村决定栽植一些柑橘、桃子、李子等果木,随后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并结合市场行情后,最终决定发展柠檬产业。
路子选对了,大家说干就干。这一年,五溪村发动村民栽种经济效益更好的柠檬果树,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2012年年底,五溪村海拔400米以下的坡岸,全部栽上了柠檬,面积达到了6000多亩。
曾经的乱石岗,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果园。
如今,柠檬树长成了比碗口还粗的大树,6000亩果树连片成林,仿佛铺在长江边上的绿色屏障,不仅为长江两岸添了绿,美化了家园,还固土防沙、保持水土,更是为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冉振爱告诉笔者,此前的五溪村到处是乱石岗,一下大雨垮土非常厉害,不仅农作物随着垮土被冲走,土质也越变越薄弱。自从柠檬树覆盖了坡岸,垮土的情况就再也没发生过。
不仅如此,6000亩优质柠檬基地投产后,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全村柠檬盛产时产量达到50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人均增收8000多元。”冉振爱告诉笔者,柠檬亩产值最高时达到了4000元,一般情况下也超过了2000元,大部分村民依靠种植柠檬实现了增收致富。
尝到了柠檬产业的甘甜,五溪村又将目光锁定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坡地。同样的乱石岗,但海拔高,引水难,适合什么呢?经过考察后,五溪村决定种植麻竹。
2014年,结合退耕还林,五溪村在海拔400米以上3000亩坡地上,种上了抗旱能力强、管护容易的麻竹。
几年过去,麻竹长大成林,远远望去,山上如一片竹海,绿浪滚滚,既稳固了山石,保持了水土,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竹子用来造纸,竹叶是包粽子和做农用具的好材料。”冉振爱告诉笔者,原本不起眼的麻竹,却为村民带来了约1000元每亩的收益。
如今的五溪村,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五溪村是万州区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州区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实现长江两岸森林面积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截至目前,万州区长江两岸生态屏障覆盖率提高到68%,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