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金鑫村按下“重启键”“扶贫车间”拓宽增收路
“哒哒哒、哒哒哒……”昨(11)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金鑫村的服装制造厂内看到,10多名工人正忙着赶制服装,缝纫机的声音却此起彼伏,整个车间忙得热火朝天。“目前订单较多,需要组织工人经常加班加点生产……”服装厂负责人罗桂凤一脸苦笑。

石柱金鑫村按下“重启键”“扶贫车间”拓宽增收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1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哒哒哒、哒哒哒……”昨(11)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金鑫村的服装制造厂内看到,10多名工人正忙着赶制服装,缝纫机的声音却此起彼伏,整个车间忙得热火朝天。“目前订单较多,需要组织工人经常加班加点生产……”服装厂负责人罗桂凤一脸苦笑。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

2018年11月,罗桂凤从浙江返乡创业,在马武镇建起了服装加工厂,招收当地数十名村民上班,其中多数为建卡贫困户,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意。村民们称她的服装加工厂为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复工第一天我就来上班了。”马武镇腾龙村的孟永冬边娴熟地操纵缝纫机边告诉笔者,“呆在家里没事干闲得慌,上班以后心里就踏实多了。”

年过30岁的孟永冬是腾龙村的建卡贫困户,自“扶贫车间”启动以来就一直在服装厂干活。由于勤劳肯干,她每个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村民在马武镇“扶贫车间”加工服装。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刚进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跟着老板学,慢慢地就掌握了缝纫技术。在这里认真干收入还不错的,不加班每天就有100余元的收入,实现务农、务工、顾家三不误。”与孟永冬一样有同感的还有马培贤等人。马培贤年近50岁,是腾龙村的低保户,她为自己没有文化却能在家门口上到班颇为自豪,“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据介绍,该服装制造厂自3月7日复产以来,在3月下旬便完成了第一个订单共1000多件衣服的加工任务。目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完成第二个订单共7000多件服装的生产任务。

罗桂凤告诉笔者,今年的订单量较大,现在上班的仅有10多人,每天可加工100多件衣服。等到学校开学后,返厂上班的工人就更多了,到时候两个车间的30多台缝纫设备将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要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按下“重启键” 加快复产步伐

马武镇的“扶贫车间”复产只是石柱县深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出台了招聘服务、返岗就业、复工复产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县9个登记注册的“扶贫车间”按下“重启键”后,纷纷加大了生产力度,帮助3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其中建卡贫困户占30%以上。

村民的三河镇的“扶贫车间”加工线圈。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为规范管理,拧紧车间生产安全阀。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印发了复工复产工作通知,专人对接“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工作,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扶贫车复产复工、用工缺工情况,研究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同时要求“扶贫车间”定期对车间进行消毒,进厂人员一律实施体温检测,生产人员全程佩戴口罩,确保扶贫车间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日前,笔者来到三河镇川主社区的“扶贫车间”看到,工人们有的在娴熟地绕线,有的在精心压制成型,有的在一丝不苟点胶,有的在聚精会神地检测试……电器线圈加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复产工作正有条不紊展开。

为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激发广大妇女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三河镇创办起了加工线圈的“扶贫车间”,以有效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一个小小的台钳,一把小小的钩针就可完成一道加工工序,由于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妇女操作。在该车间固定上班的妇女有100人左右,每个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就业优势,加大复工复产宣传指导力度,积极帮助“扶贫车间”尽早复工,有效拓宽了广大群众的增收渠道。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石柱金鑫村按下“重启键”“扶贫车间”拓宽增收路

2020-04-12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哒哒哒、哒哒哒……”昨(11)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金鑫村的服装制造厂内看到,10多名工人正忙着赶制服装,缝纫机的声音却此起彼伏,整个车间忙得热火朝天。“目前订单较多,需要组织工人经常加班加点生产……”服装厂负责人罗桂凤一脸苦笑。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

2018年11月,罗桂凤从浙江返乡创业,在马武镇建起了服装加工厂,招收当地数十名村民上班,其中多数为建卡贫困户,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意。村民们称她的服装加工厂为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复工第一天我就来上班了。”马武镇腾龙村的孟永冬边娴熟地操纵缝纫机边告诉笔者,“呆在家里没事干闲得慌,上班以后心里就踏实多了。”

年过30岁的孟永冬是腾龙村的建卡贫困户,自“扶贫车间”启动以来就一直在服装厂干活。由于勤劳肯干,她每个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村民在马武镇“扶贫车间”加工服装。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刚进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跟着老板学,慢慢地就掌握了缝纫技术。在这里认真干收入还不错的,不加班每天就有100余元的收入,实现务农、务工、顾家三不误。”与孟永冬一样有同感的还有马培贤等人。马培贤年近50岁,是腾龙村的低保户,她为自己没有文化却能在家门口上到班颇为自豪,“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据介绍,该服装制造厂自3月7日复产以来,在3月下旬便完成了第一个订单共1000多件衣服的加工任务。目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完成第二个订单共7000多件服装的生产任务。

罗桂凤告诉笔者,今年的订单量较大,现在上班的仅有10多人,每天可加工100多件衣服。等到学校开学后,返厂上班的工人就更多了,到时候两个车间的30多台缝纫设备将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要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按下“重启键” 加快复产步伐

马武镇的“扶贫车间”复产只是石柱县深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出台了招聘服务、返岗就业、复工复产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县9个登记注册的“扶贫车间”按下“重启键”后,纷纷加大了生产力度,帮助3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其中建卡贫困户占30%以上。

村民的三河镇的“扶贫车间”加工线圈。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为规范管理,拧紧车间生产安全阀。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印发了复工复产工作通知,专人对接“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工作,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扶贫车复产复工、用工缺工情况,研究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同时要求“扶贫车间”定期对车间进行消毒,进厂人员一律实施体温检测,生产人员全程佩戴口罩,确保扶贫车间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日前,笔者来到三河镇川主社区的“扶贫车间”看到,工人们有的在娴熟地绕线,有的在精心压制成型,有的在一丝不苟点胶,有的在聚精会神地检测试……电器线圈加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复产工作正有条不紊展开。

为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激发广大妇女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三河镇创办起了加工线圈的“扶贫车间”,以有效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一个小小的台钳,一把小小的钩针就可完成一道加工工序,由于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妇女操作。在该车间固定上班的妇女有100人左右,每个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就业优势,加大复工复产宣传指导力度,积极帮助“扶贫车间”尽早复工,有效拓宽了广大群众的增收渠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