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石壕村如何振兴? “一村一品”这样“养”成
在重庆綦江石壕镇石壕村,不少农户的屋旁或屋后都有一间长长的平房,十分显眼。其实,这些平房是近几年村民们才修建的猪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该村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如今,全村生猪养殖量达2000头,占全镇总量的40%,成为了该镇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产业“龙头村”。

綦江:石壕村如何振兴? “一村一品”这样“养”成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1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3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赵竹萱)在重庆綦江石壕镇石壕村,不少农户的屋旁或屋后都有一间长长的平房,十分显眼。其实,这些平房是近几年村民们才修建的猪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该村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如今,全村生猪养殖量达2000头,占全镇总量的40%,成为了该镇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产业“龙头村”。

养猪大户带头行动

该村养殖业的发展要从养猪大户戈友全说起。

今年52岁的戈友全是土生土长的石壕镇石壕村人。2008年,妻子的意外受伤让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他一人肩上。在听说养猪收益不错后,他便毅然建起猪舍,开启了自己的养猪生涯。

“刚开始养猪时,我一口气买了10头母猪,打算自繁自养,但由于缺乏经验,猪崽经常生病,所以损失了不少。”戈友全回忆说。

为了止损,戈友全一遍遍地请专家来指导,还积极参加生猪养殖培训。久而久之,他的养殖经验在实践与学习中越来越丰富。如今,12年的养殖、学习经验让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猪行家,养了近300头生猪。

“这两年生猪价格水涨船高,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一共出栏了200余头肥猪,纯收入就有50万左右。”戈友全笑着说,养猪有搞头。

家庭收入提高了,但戈友全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

“只有把全村人都带动起来,大家一起发展产业,我们这个村的生猪养殖才能形成规模,发展壮大,打出名气。”戈友全的想法与石壕村“一村一品”的打造思路不谋而合。

生猪产业日渐壮大

去年3月,经调查研究后,石壕村确定将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并通过“一村一品”的打造,促进村经济发展,助力村民致富,同时也为贫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起初,不少村民担心销路问题。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村上多方联系了一家收购商,同时戈友全也承诺卖不出去的时候他来包销。于是,村民们纷纷参与了进来。”石壕村党支部书记穆文香说,在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的带动下,全村积极投入到生猪养殖产业,如今,村里共有近40户养猪生猪,其中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大户有15户。全村生猪养殖量达2000头,占全镇总量的40%。

去年,石壕村生猪出栏量达1800头。今年,石壕村卢鸿家庭农场建起了规模1000头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其中母猪50余头,第一批已投产生猪200余头。这不仅为石壕村的生猪养殖产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石壕村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壮大,该村贫困户也加入到了养殖大军,其中养殖规模在20头至50头的有两户贫困户、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有4户贫困户。

有着丰富养殖经验的戈友全成为了大家的引路人。几乎村里所有养猪的农户都是从他那里学习养殖经验,只要猪有点不好的症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不仅如此,一旦到了猪瘟疫情易发季节,戈友全还会电话指导村民进行圈舍消毒等。

“我的养殖技术基本都靠戈友全教。”贫困户李尚国说,前两年自己也养猪,但每次母猪下崽都会把猪崽压死,猪崽存活率还不到20%。戈友全知道后,垫钱给他买了猪用产床,还上门为其安装。

用上产床之后,猪崽存活率提升到了90%,让李尚国头疼了好几年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去年,仅靠销售肥猪和仔猪他就收入了20余万元。今年,他还养有16头肥猪、12头仔猪、3头母猪。

梅高会说,村里像李尚国一样,去年在生猪养殖产业上收入可观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最多的收入超50万元,最少的也有6万余元。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綦江:石壕村如何振兴? “一村一品”这样“养”成

2020-04-13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3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赵竹萱)在重庆綦江石壕镇石壕村,不少农户的屋旁或屋后都有一间长长的平房,十分显眼。其实,这些平房是近几年村民们才修建的猪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该村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如今,全村生猪养殖量达2000头,占全镇总量的40%,成为了该镇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产业“龙头村”。

养猪大户带头行动

该村养殖业的发展要从养猪大户戈友全说起。

今年52岁的戈友全是土生土长的石壕镇石壕村人。2008年,妻子的意外受伤让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他一人肩上。在听说养猪收益不错后,他便毅然建起猪舍,开启了自己的养猪生涯。

“刚开始养猪时,我一口气买了10头母猪,打算自繁自养,但由于缺乏经验,猪崽经常生病,所以损失了不少。”戈友全回忆说。

为了止损,戈友全一遍遍地请专家来指导,还积极参加生猪养殖培训。久而久之,他的养殖经验在实践与学习中越来越丰富。如今,12年的养殖、学习经验让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猪行家,养了近300头生猪。

“这两年生猪价格水涨船高,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一共出栏了200余头肥猪,纯收入就有50万左右。”戈友全笑着说,养猪有搞头。

家庭收入提高了,但戈友全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

“只有把全村人都带动起来,大家一起发展产业,我们这个村的生猪养殖才能形成规模,发展壮大,打出名气。”戈友全的想法与石壕村“一村一品”的打造思路不谋而合。

生猪产业日渐壮大

去年3月,经调查研究后,石壕村确定将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并通过“一村一品”的打造,促进村经济发展,助力村民致富,同时也为贫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起初,不少村民担心销路问题。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村上多方联系了一家收购商,同时戈友全也承诺卖不出去的时候他来包销。于是,村民们纷纷参与了进来。”石壕村党支部书记穆文香说,在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的带动下,全村积极投入到生猪养殖产业,如今,村里共有近40户养猪生猪,其中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大户有15户。全村生猪养殖量达2000头,占全镇总量的40%。

去年,石壕村生猪出栏量达1800头。今年,石壕村卢鸿家庭农场建起了规模1000头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其中母猪50余头,第一批已投产生猪200余头。这不仅为石壕村的生猪养殖产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石壕村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壮大,该村贫困户也加入到了养殖大军,其中养殖规模在20头至50头的有两户贫困户、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有4户贫困户。

有着丰富养殖经验的戈友全成为了大家的引路人。几乎村里所有养猪的农户都是从他那里学习养殖经验,只要猪有点不好的症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不仅如此,一旦到了猪瘟疫情易发季节,戈友全还会电话指导村民进行圈舍消毒等。

“我的养殖技术基本都靠戈友全教。”贫困户李尚国说,前两年自己也养猪,但每次母猪下崽都会把猪崽压死,猪崽存活率还不到20%。戈友全知道后,垫钱给他买了猪用产床,还上门为其安装。

用上产床之后,猪崽存活率提升到了90%,让李尚国头疼了好几年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去年,仅靠销售肥猪和仔猪他就收入了20余万元。今年,他还养有16头肥猪、12头仔猪、3头母猪。

梅高会说,村里像李尚国一样,去年在生猪养殖产业上收入可观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最多的收入超50万元,最少的也有6万余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