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没负担、慢病有人管、大病可兜底 渝北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

小病没负担、慢病有人管、大病可兜底 渝北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4日16时34分讯(记者 闫仪 通讯员 杨青)“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一度是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9年以来,重庆市渝北区把“健康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工作重点放在尚未脱贫和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身上,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让贫困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八重保障、服务上门、一站式结算……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八重保障”——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春光明媚,大湾镇金凤村一株株桃树长势喜人,53岁的脱贫户陈后素和老伴儿曾国福正在桃花基地忙着浇水、施肥。“身体好了,我们下地干活不比别人差,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心里才舒坦。”

去年6月,陈后素上坡干农活时,腰背部突发剧烈疼痛,被乡亲们及时送到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当时看她疼得受不了,我身无分文,孩子又在外打工,幸好有政府垫付医疗费,才得到及时手术。”曾国福算了下账,住院共花去9093.22元,除医保报销4905.5元外,他还得到了医疗救助2266.29元,红十字会兜底1767.72元,他自个儿只花了153.71元。

医疗有了保障,小病没负担。如今,老两口到村上桃花基地打工,当起了管护员,按天计算工钱,半个月就有了3000多元收入,去年底老两口脱了贫。

陈后素享受的正是渝北区推进的“健康扶贫”政策,该政策将医疗保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制度,建立兜底保障机制,为困难群众构建起“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一兜底”八重医疗保障体系,力阻“病根”变“穷根”,最大限度避免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这八大医疗保障政策包括建卡贫困户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医疗基金兜底。经八重保障后,渝北区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8%,门诊自付比18%,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

对“健康扶贫”政策深有感触的还有正在区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的脱贫户宾朝春。2018年5月,57岁的宾朝春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每周需要做3次血液透析,费用平均算下来要七八千元,这对仅种几亩稻谷和玉米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同年7月,她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多种保障和大病兜底,仅2019年,她治病的费用就高达10余万元,而最终算下来,全年她只出了3200元左右。

宾朝春说,如果没有医保,光靠自家种地的微薄收入,根本治不起病,哪谈脱贫摘帽,更不说像现在这样养殖家禽,还在村活动室打工赚钱。

“八大医疗保障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体,有几项保障政策还拓宽了保障途径。”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说,比如,对患38类大病的农村低保、特困、贫困残疾患者进行兜底保障;对38个病种外的贫困人口门诊每年定额补助500元/年;开展贫困人口200元/人/年的健康体检等。

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的内容之一。截至2019年12月底,渝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62人中,参加城乡居民医保2315人,参加职工医保147人,参保登记率达到100%。

“一站式”结算——困难群众不用再跑腿

“这个政策好得很,住院的时候出示电子健康卡,就不用交钱,把病治好了,出院的时候再结算。”3月21日,在区人民医院贫困患者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出院结算时,贫困户李利文对先诊疗后付费的惠民政策大加赞赏。

通过签订“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李利文实现了先看病后交钱,到最后结算的时候不但个人花钱少,结算流程还便利。“这次生病住院,让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感受到了健康扶贫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李利文说。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群众看病报销手续多、时间长、来回跑的问题,渝北区还实行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成立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凡在区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贫困群众,出院时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即时性结算,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贫济困基金、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健康扶贫兜底“一站式”费用结算。

“老百姓只要拿社保卡、出院证明到一站式服务窗口,就能一次性把它办好。这项政策实现了老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方便老百姓看病。”区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杨烈利介绍。

渝北区推出“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政策,不仅实现了贫困患者医疗报销救助无缝隙、全覆盖,也解决了群众报销难且手续繁琐的问题。据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12月,全区建卡贫困人口就医19316人次,全部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基本医疗报销443万元、大病保险报销54.37万元、医疗救助报销84.8万元,健康扶贫基金报销560.58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人员医疗负担,也让困难群众看病不用愁。

签约上门——困难群众健康服务提质

在统景镇龙安村8社,刚检测完空腹血糖的范登登,被村医刘春告知“血糖6.8,正常”,她揪着的心才放下,脸上满是笑容。

今年80多岁的贫困户范登登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老人年纪大了,行动缓慢,去趟医院就诊检查,需要费很大的功夫。

2017年,“健康扶贫”春风吹到龙安村,村医刘春和镇上医疗队成员3人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他们与范登登签订《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协议书》,为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开展长期、定期上门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囊括了血压、血糖、心电图的检查及用药量等项目,为她减省了很多麻烦。

“农村像范登登一样的高龄慢性病患者多,他们医疗知识欠缺、看病不方便,而我们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恰好就解决了周围村民健康‘最后一步’的不便。”刘春说。

如今,刘春团队一季度一次的固定家庭医生诊疗日,成了村里患病人员最盼望的日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健康扶贫”中的“慢病签约服务一批”行动已覆盖全区所有村庄。家庭医生医疗队定期逐户开展慢性病随访、居民健康检查,并向村民宣讲医疗惠民政策和各类防治知识,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养成健康习惯。目前,渝北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贫困人口全覆盖,2019年签约履约2481人。

渝北区卫健委党委委员、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左智慧介绍,为了深入落实健康扶贫工程,渝北区还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统筹推进木耳镇空港乐园、王家街道、宝圣湖街道、悦来街道等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购置、更新医疗设备,努力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建立“专家赶场”机制,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心电中心等,让群众在基层可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和技术练兵,聘请第三方开展病历评审和处方点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贫困群众“有医生看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小病没负担、慢病有人管、大病可兜底 渝北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

2020-04-14 16:43:3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4日16时34分讯(记者 闫仪 通讯员 杨青)“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一度是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9年以来,重庆市渝北区把“健康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工作重点放在尚未脱贫和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身上,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让贫困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八重保障、服务上门、一站式结算……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八重保障”——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春光明媚,大湾镇金凤村一株株桃树长势喜人,53岁的脱贫户陈后素和老伴儿曾国福正在桃花基地忙着浇水、施肥。“身体好了,我们下地干活不比别人差,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心里才舒坦。”

去年6月,陈后素上坡干农活时,腰背部突发剧烈疼痛,被乡亲们及时送到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当时看她疼得受不了,我身无分文,孩子又在外打工,幸好有政府垫付医疗费,才得到及时手术。”曾国福算了下账,住院共花去9093.22元,除医保报销4905.5元外,他还得到了医疗救助2266.29元,红十字会兜底1767.72元,他自个儿只花了153.71元。

医疗有了保障,小病没负担。如今,老两口到村上桃花基地打工,当起了管护员,按天计算工钱,半个月就有了3000多元收入,去年底老两口脱了贫。

陈后素享受的正是渝北区推进的“健康扶贫”政策,该政策将医疗保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制度,建立兜底保障机制,为困难群众构建起“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一兜底”八重医疗保障体系,力阻“病根”变“穷根”,最大限度避免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这八大医疗保障政策包括建卡贫困户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医疗基金兜底。经八重保障后,渝北区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8%,门诊自付比18%,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

对“健康扶贫”政策深有感触的还有正在区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的脱贫户宾朝春。2018年5月,57岁的宾朝春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每周需要做3次血液透析,费用平均算下来要七八千元,这对仅种几亩稻谷和玉米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同年7月,她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多种保障和大病兜底,仅2019年,她治病的费用就高达10余万元,而最终算下来,全年她只出了3200元左右。

宾朝春说,如果没有医保,光靠自家种地的微薄收入,根本治不起病,哪谈脱贫摘帽,更不说像现在这样养殖家禽,还在村活动室打工赚钱。

“八大医疗保障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体,有几项保障政策还拓宽了保障途径。”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说,比如,对患38类大病的农村低保、特困、贫困残疾患者进行兜底保障;对38个病种外的贫困人口门诊每年定额补助500元/年;开展贫困人口200元/人/年的健康体检等。

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的内容之一。截至2019年12月底,渝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62人中,参加城乡居民医保2315人,参加职工医保147人,参保登记率达到100%。

“一站式”结算——困难群众不用再跑腿

“这个政策好得很,住院的时候出示电子健康卡,就不用交钱,把病治好了,出院的时候再结算。”3月21日,在区人民医院贫困患者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出院结算时,贫困户李利文对先诊疗后付费的惠民政策大加赞赏。

通过签订“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李利文实现了先看病后交钱,到最后结算的时候不但个人花钱少,结算流程还便利。“这次生病住院,让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感受到了健康扶贫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李利文说。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群众看病报销手续多、时间长、来回跑的问题,渝北区还实行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成立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凡在区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贫困群众,出院时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结、即时性结算,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贫济困基金、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健康扶贫兜底“一站式”费用结算。

“老百姓只要拿社保卡、出院证明到一站式服务窗口,就能一次性把它办好。这项政策实现了老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方便老百姓看病。”区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杨烈利介绍。

渝北区推出“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政策,不仅实现了贫困患者医疗报销救助无缝隙、全覆盖,也解决了群众报销难且手续繁琐的问题。据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12月,全区建卡贫困人口就医19316人次,全部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基本医疗报销443万元、大病保险报销54.37万元、医疗救助报销84.8万元,健康扶贫基金报销560.58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人员医疗负担,也让困难群众看病不用愁。

签约上门——困难群众健康服务提质

在统景镇龙安村8社,刚检测完空腹血糖的范登登,被村医刘春告知“血糖6.8,正常”,她揪着的心才放下,脸上满是笑容。

今年80多岁的贫困户范登登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老人年纪大了,行动缓慢,去趟医院就诊检查,需要费很大的功夫。

2017年,“健康扶贫”春风吹到龙安村,村医刘春和镇上医疗队成员3人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他们与范登登签订《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协议书》,为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开展长期、定期上门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囊括了血压、血糖、心电图的检查及用药量等项目,为她减省了很多麻烦。

“农村像范登登一样的高龄慢性病患者多,他们医疗知识欠缺、看病不方便,而我们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恰好就解决了周围村民健康‘最后一步’的不便。”刘春说。

如今,刘春团队一季度一次的固定家庭医生诊疗日,成了村里患病人员最盼望的日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健康扶贫”中的“慢病签约服务一批”行动已覆盖全区所有村庄。家庭医生医疗队定期逐户开展慢性病随访、居民健康检查,并向村民宣讲医疗惠民政策和各类防治知识,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养成健康习惯。目前,渝北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贫困人口全覆盖,2019年签约履约2481人。

渝北区卫健委党委委员、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左智慧介绍,为了深入落实健康扶贫工程,渝北区还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统筹推进木耳镇空港乐园、王家街道、宝圣湖街道、悦来街道等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购置、更新医疗设备,努力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建立“专家赶场”机制,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心电中心等,让群众在基层可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和技术练兵,聘请第三方开展病历评审和处方点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贫困群众“有医生看病”。

[责任编辑: 董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