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中洋村做强特色产业 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眼下的重庆市万州区郭村镇中洋村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香菇大棚里,一排排猴头菇、平菇、松茸菇探出小脑袋,静静绽放;紧邻于此的产业基地里,柑橘树、李子树、樱桃树竞相生长,一片生机……

万州区中洋村做强特色产业 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1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6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应凤林)眼下的重庆市万州区郭村镇中洋村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香菇大棚里,一排排猴头菇、平菇、松茸菇探出小脑袋,静静绽放;紧邻于此的产业基地里,柑橘树、李子树、樱桃树竞相生长,一片生机……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郭村镇中洋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做强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动力,拓宽增收渠道,聚焦民生福祉,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聚焦产业培育 增收渠道再拓宽

落日余晖下,郭村镇中洋村三组贫困户王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收拾东西步行回家。

这是她在郭村镇扶贫车间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以前梦想着家乡有个厂,可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人。现在愿望实现了,每天按时上下班,一年收入至少2万元。”提及过往,王清打开了话匣子。

梦想实现,王清成了按时上下班的工人,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

村里的猴头菇种植产业。通讯员 应凤林 摄

脱贫攻坚以来,郭村镇中洋村始终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中洋村是郭村镇的食用菌种植特色村,眼下正是赤松茸上市的时节,基地里,朵朵褐色赤松茸惹人喜爱,村民正小心翼翼摘下放在篮子中,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万州区应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文应专介绍,基地里一年四季,菌香不断,主要品种包括赤松茸、猴头菇、草菇、平菇等,预计年生产食用菌700吨,年营业收入650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

在公司的带动下,村民通过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承包地和林下空地,采用稻草、秸秆栽培方式发展赤松茸,而且产品由这家公司负责回收销售,村民多了一条种植增收的门路。

村里的平菇种植产业。通讯员 应凤林 摄

“我家种植赤松茸有一亩多,我是在文老板这里学习的种植技术。”说起现在的日子,中洋村六组贫困户杜永碧高兴得合不拢嘴。

截至目前,中洋村已建成四季特色果园680亩、生猪养殖大户8户、食用菌种植基地10亩,正在建设一个年出栏商品猪22500头的生态猪养殖场。

聚焦内生动力 脱贫质量再提升

在脱贫攻坚中,发展家庭种植养殖业是贫困户自主脱贫、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洋村村支两委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坚持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根本举措,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精神脱贫与经济脱贫紧密结合,摸清贫困户家庭底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采取技术支持、政策帮扶、能人带动、一户一策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家发展食用菌、中药材,以及牲畜养殖等脱贫产业。

看着地里长势旺盛的石菖蒲,中洋村三组贫困户张龙全喜上眉梢。一年前,张龙全通过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种植石菖蒲,附近的3户贫困户也跟他一起种植,种植收益稳定、前景看好。“一年下来,我种植了接近3亩的面积,收入大约有八九千到一万元。”张龙全笑着说。

鲜嫩的猴头菇。通讯员 应凤林 摄

同样在中洋村三组的王福秋,也是贫困户,今年56岁的他早年在外务工受伤,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去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克服了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搞起了养殖业,如今,他家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现如今,中洋村部分贫困群众“蹲在墙根等小康”的现象得到大力改善,他们正努力通过自我奋斗改变生活,干事创业的热情逐渐被激发出来。

聚焦民生福祉 短板弱项再补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阳光从云层里探出了头,温暖着大地。走进中洋村二组王朝福的家,两层楼高的小洋房宽敞明亮,大门上还是新贴的春联,厨房里阵阵香味飘散,灶壁上则挂着成串的腊肉和香肠……

以前,中洋村二组王朝福家所住土坯房被列为D级危房改造计划,因王朝福夫妻二人年老体弱,属低保兜底,无能力承担D级危房改造前期垫资,故而多次主动申请放弃实施D级危房改造。

新修的便民桥。通讯员 应凤林 摄

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先后10余次到其家中宣讲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积极主动寻找施工方且协商沟通解决好危房改造前期垫资问题,消除了王朝福家人的担忧,保障了危房改造顺利实施。目前,王朝福家D级危房改造已完工,其家人已搬迁入住,彻底解决了王朝福家安全住房问题。

“党的政策真是好,把我们从危房里搬了出来,现在各方面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孩子上学近了,日子好得很。”年过半百的王朝福激动地说。

王朝福的新居是见证中洋村聚焦民生福祉,改善民生的有力实践。近年来,中洋村始终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坚持以改善贫困户基础设施为目标,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住房安全坚持“应改尽改”,农村公路建设畅通各村组“毛细血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全面小康才是目标。“中洋村是全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下一步我们打算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或者外出务工、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种植、养殖业。最后,我们将联系帮扶单位衡远科技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确保中洋村脱贫攻坚圆满收官。”郭村镇中洋村第一书记李光华表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万州区中洋村做强特色产业 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2020-04-16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6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应凤林)眼下的重庆市万州区郭村镇中洋村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香菇大棚里,一排排猴头菇、平菇、松茸菇探出小脑袋,静静绽放;紧邻于此的产业基地里,柑橘树、李子树、樱桃树竞相生长,一片生机……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郭村镇中洋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做强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动力,拓宽增收渠道,聚焦民生福祉,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聚焦产业培育 增收渠道再拓宽

落日余晖下,郭村镇中洋村三组贫困户王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收拾东西步行回家。

这是她在郭村镇扶贫车间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以前梦想着家乡有个厂,可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人。现在愿望实现了,每天按时上下班,一年收入至少2万元。”提及过往,王清打开了话匣子。

梦想实现,王清成了按时上下班的工人,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

村里的猴头菇种植产业。通讯员 应凤林 摄

脱贫攻坚以来,郭村镇中洋村始终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中洋村是郭村镇的食用菌种植特色村,眼下正是赤松茸上市的时节,基地里,朵朵褐色赤松茸惹人喜爱,村民正小心翼翼摘下放在篮子中,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万州区应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文应专介绍,基地里一年四季,菌香不断,主要品种包括赤松茸、猴头菇、草菇、平菇等,预计年生产食用菌700吨,年营业收入650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

在公司的带动下,村民通过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承包地和林下空地,采用稻草、秸秆栽培方式发展赤松茸,而且产品由这家公司负责回收销售,村民多了一条种植增收的门路。

村里的平菇种植产业。通讯员 应凤林 摄

“我家种植赤松茸有一亩多,我是在文老板这里学习的种植技术。”说起现在的日子,中洋村六组贫困户杜永碧高兴得合不拢嘴。

截至目前,中洋村已建成四季特色果园680亩、生猪养殖大户8户、食用菌种植基地10亩,正在建设一个年出栏商品猪22500头的生态猪养殖场。

聚焦内生动力 脱贫质量再提升

在脱贫攻坚中,发展家庭种植养殖业是贫困户自主脱贫、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洋村村支两委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坚持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根本举措,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精神脱贫与经济脱贫紧密结合,摸清贫困户家庭底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采取技术支持、政策帮扶、能人带动、一户一策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家发展食用菌、中药材,以及牲畜养殖等脱贫产业。

看着地里长势旺盛的石菖蒲,中洋村三组贫困户张龙全喜上眉梢。一年前,张龙全通过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种植石菖蒲,附近的3户贫困户也跟他一起种植,种植收益稳定、前景看好。“一年下来,我种植了接近3亩的面积,收入大约有八九千到一万元。”张龙全笑着说。

鲜嫩的猴头菇。通讯员 应凤林 摄

同样在中洋村三组的王福秋,也是贫困户,今年56岁的他早年在外务工受伤,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去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克服了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搞起了养殖业,如今,他家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现如今,中洋村部分贫困群众“蹲在墙根等小康”的现象得到大力改善,他们正努力通过自我奋斗改变生活,干事创业的热情逐渐被激发出来。

聚焦民生福祉 短板弱项再补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阳光从云层里探出了头,温暖着大地。走进中洋村二组王朝福的家,两层楼高的小洋房宽敞明亮,大门上还是新贴的春联,厨房里阵阵香味飘散,灶壁上则挂着成串的腊肉和香肠……

以前,中洋村二组王朝福家所住土坯房被列为D级危房改造计划,因王朝福夫妻二人年老体弱,属低保兜底,无能力承担D级危房改造前期垫资,故而多次主动申请放弃实施D级危房改造。

新修的便民桥。通讯员 应凤林 摄

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先后10余次到其家中宣讲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积极主动寻找施工方且协商沟通解决好危房改造前期垫资问题,消除了王朝福家人的担忧,保障了危房改造顺利实施。目前,王朝福家D级危房改造已完工,其家人已搬迁入住,彻底解决了王朝福家安全住房问题。

“党的政策真是好,把我们从危房里搬了出来,现在各方面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孩子上学近了,日子好得很。”年过半百的王朝福激动地说。

王朝福的新居是见证中洋村聚焦民生福祉,改善民生的有力实践。近年来,中洋村始终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坚持以改善贫困户基础设施为目标,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住房安全坚持“应改尽改”,农村公路建设畅通各村组“毛细血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全面小康才是目标。“中洋村是全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下一步我们打算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或者外出务工、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种植、养殖业。最后,我们将联系帮扶单位衡远科技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确保中洋村脱贫攻坚圆满收官。”郭村镇中洋村第一书记李光华表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