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丨曹承:用初心抒写为民情怀,用实干扛起脱贫重任
曹承,34岁,中共党员。当过大学生村官、组织委员、社会事务办主任和综治信访办主任,目前在江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工作(期间:2017年4月-2018年7月派驻嘉平镇大垭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2018年7月至今派驻嘉平镇大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曾获得“酉阳自治县委、县政府“综治政法暨平安建设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江津区贾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江津丨曹承:用初心抒写为民情怀,用实干扛起脱贫重任

人物简介:

曹承,34岁,中共党员。当过大学生村官、组织委员、社会事务办主任和综治信访办主任,目前在江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工作(期间:2017年4月-2018年7月派驻嘉平镇大垭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2018年7月至今派驻嘉平镇大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曾获得“酉阳自治县委、县政府“综治政法暨平安建设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江津区贾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演讲稿内容:

我叫曹承,现任嘉平镇大垭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驻村扶贫路上那些刻骨铭心的体会、那些夜以继日的工作却基本没有倒下的感动、那些敢想敢做敢为人先为民请命的务实情怀。

今天我以这样一句话开头:总有一天,那段在大垭村扶贫的日子,会汇聚成一首爱得深沉的歌谣,会幻化成大垭口永恒的烙印,蜕变成尖巴山下那道永远不会逝去的风景线。

大垭村又称大垭口,因地处两面风口而得名,全村没有一处像样的平地,地理环境呈现出山高、坡陡、沟深、路险的特点。全村现有779户2111人,在没有脱贫以前,建卡贫困户有92户324人。2019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后,大垭村驻村工作队和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落实习总书记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会议精神,努力将座谈会精神书写落实在江津大地上。为此,我们决定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要再摸排再走访核实,战胜具体困难。

从那天起,田间地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病房床前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有的同志皮肤晒黑了、脚上的泡破了又起、手臂晒裂了皮;不顾自身安全冒雨查看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后山滑坡,一走泥泞路就是几个小时;部分群众指骂误解我们仍到家中做工作,面对社会恶言恶语歪风邪气勇敢站出来做斗争,开会研判问题忘记了午饭,院坝会开到了大山深沟沟里等。

第二件事情就是聚焦问题苦干实干,走出贫困困境。

偶然间,翻开我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今天早上我4点过起床,乘坐客车送贫困户到江津儿童康复中心接受免费康复治疗,贫困户陈登万的儿子陈龙兴身患癫痫多动症6岁多了不能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很多时候陈登万是没得办法的,到中心以后发现儿子又流屎了,又是换尿不湿又是用水洗,又是帮穿袜子和鞋子,又是.....,谁说父爱如山,但是我认为感天动地”。这是去年记录我们多次联系医院、联系区中心医院专家为贫困户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的场景;贫困户周志华夏天收割稻谷困难家中没有劳动力,我们又组织党员干部、帮扶干部帮助其完成了2亩多的稻谷收割,我们以全身湿透、头发滴水、背上沾泥、不完成任务不休息的精神状态完成了收割任务;有这样一位老人严先文面对贫困问题,他主动不要贫困名号,手心手背都是肉,生前不想跟组织上增加麻烦,死后由干部送上山的事情。或许连严先文自己做梦都想不到,在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需要帮助关怀的时候,自己的儿子、亲人不在身旁,最后一次睁眼流睁眼泪见到的是我们驻村工作队,见到却是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然后才合上了双眼,听到的是我们干部掏心窝子的话,感受到的却是是共产党刻骨铭心里的温暖,是我们的干部给他送去了铺盖联系了他的亲人到场安排后世,是党的干部为他抬了高肩(就是棺材)上了山,举过了头顶,送了他离开尘世间的最后一程。

第三件事情就是主动汇报做好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组织部扶贫集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嘉平镇委镇政府的关心关怀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累计完成扶贫集团捐款137.8万元;大殿路、长马路、大清路、月垭路加宽1米等硬化村、社道14.4公里和新修3公里防火公路全部完成;投入资金20万元开展垭斑路扩宽维护,完成了垭斑路5.5公里立项硬化前期工作,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利用荆竹坪原废弃小学场地出租、村内投改股项目、政府投资100万元项目等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余万元;引进企业到村内发展种植杨梅、樱桃、中药材,群众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果园务工以及贫困户入股分红取得收益达到50万元;累计完成CD级危旧房改造95户,全村建卡贫困户92户已经全部脱贫;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5个,安置建卡贫困户25人,累计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5人,带动农户就近就地务工100余人,基本实现有就业意愿并且能够就业的农户都实现了就业,大垭村也被认定为重庆市级充分就业村。

在扶贫路上,我们流过汗水和泪水,有哭过笑过,我们也收获了群众真诚的感谢感激,有低保户哭着说“真的感谢驻村工作队”;有贫困户说:“我真的会永远记得到你!”有群众悄悄的装了一罐自制的豆豉送工作队,盛情难却无法推脱……这些既对我们的鞭策更是对党和政府的一种感激涕零的深情,也让我们见证了党在群众的心中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人生有泪,青春不悔,不负韶华,虽有遗憾,无愧于心。此刻,我想用三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不是每朵花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忍耐干渴但是白杨树做到了,不是每个党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都如此彰显伟大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江津丨曹承:用初心抒写为民情怀,用实干扛起脱贫重任

2020-04-17 15:54:22 来源: 0 条评论

人物简介:

曹承,34岁,中共党员。当过大学生村官、组织委员、社会事务办主任和综治信访办主任,目前在江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工作(期间:2017年4月-2018年7月派驻嘉平镇大垭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2018年7月至今派驻嘉平镇大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曾获得“酉阳自治县委、县政府“综治政法暨平安建设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江津区贾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演讲稿内容:

我叫曹承,现任嘉平镇大垭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驻村扶贫路上那些刻骨铭心的体会、那些夜以继日的工作却基本没有倒下的感动、那些敢想敢做敢为人先为民请命的务实情怀。

今天我以这样一句话开头:总有一天,那段在大垭村扶贫的日子,会汇聚成一首爱得深沉的歌谣,会幻化成大垭口永恒的烙印,蜕变成尖巴山下那道永远不会逝去的风景线。

大垭村又称大垭口,因地处两面风口而得名,全村没有一处像样的平地,地理环境呈现出山高、坡陡、沟深、路险的特点。全村现有779户2111人,在没有脱贫以前,建卡贫困户有92户324人。2019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后,大垭村驻村工作队和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落实习总书记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会议精神,努力将座谈会精神书写落实在江津大地上。为此,我们决定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要再摸排再走访核实,战胜具体困难。

从那天起,田间地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病房床前有我们的身影,我们有的同志皮肤晒黑了、脚上的泡破了又起、手臂晒裂了皮;不顾自身安全冒雨查看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后山滑坡,一走泥泞路就是几个小时;部分群众指骂误解我们仍到家中做工作,面对社会恶言恶语歪风邪气勇敢站出来做斗争,开会研判问题忘记了午饭,院坝会开到了大山深沟沟里等。

第二件事情就是聚焦问题苦干实干,走出贫困困境。

偶然间,翻开我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今天早上我4点过起床,乘坐客车送贫困户到江津儿童康复中心接受免费康复治疗,贫困户陈登万的儿子陈龙兴身患癫痫多动症6岁多了不能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很多时候陈登万是没得办法的,到中心以后发现儿子又流屎了,又是换尿不湿又是用水洗,又是帮穿袜子和鞋子,又是.....,谁说父爱如山,但是我认为感天动地”。这是去年记录我们多次联系医院、联系区中心医院专家为贫困户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的场景;贫困户周志华夏天收割稻谷困难家中没有劳动力,我们又组织党员干部、帮扶干部帮助其完成了2亩多的稻谷收割,我们以全身湿透、头发滴水、背上沾泥、不完成任务不休息的精神状态完成了收割任务;有这样一位老人严先文面对贫困问题,他主动不要贫困名号,手心手背都是肉,生前不想跟组织上增加麻烦,死后由干部送上山的事情。或许连严先文自己做梦都想不到,在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需要帮助关怀的时候,自己的儿子、亲人不在身旁,最后一次睁眼流睁眼泪见到的是我们驻村工作队,见到却是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然后才合上了双眼,听到的是我们干部掏心窝子的话,感受到的却是是共产党刻骨铭心里的温暖,是我们的干部给他送去了铺盖联系了他的亲人到场安排后世,是党的干部为他抬了高肩(就是棺材)上了山,举过了头顶,送了他离开尘世间的最后一程。

第三件事情就是主动汇报做好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组织部扶贫集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嘉平镇委镇政府的关心关怀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累计完成扶贫集团捐款137.8万元;大殿路、长马路、大清路、月垭路加宽1米等硬化村、社道14.4公里和新修3公里防火公路全部完成;投入资金20万元开展垭斑路扩宽维护,完成了垭斑路5.5公里立项硬化前期工作,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利用荆竹坪原废弃小学场地出租、村内投改股项目、政府投资100万元项目等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余万元;引进企业到村内发展种植杨梅、樱桃、中药材,群众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果园务工以及贫困户入股分红取得收益达到50万元;累计完成CD级危旧房改造95户,全村建卡贫困户92户已经全部脱贫;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5个,安置建卡贫困户25人,累计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5人,带动农户就近就地务工100余人,基本实现有就业意愿并且能够就业的农户都实现了就业,大垭村也被认定为重庆市级充分就业村。

在扶贫路上,我们流过汗水和泪水,有哭过笑过,我们也收获了群众真诚的感谢感激,有低保户哭着说“真的感谢驻村工作队”;有贫困户说:“我真的会永远记得到你!”有群众悄悄的装了一罐自制的豆豉送工作队,盛情难却无法推脱……这些既对我们的鞭策更是对党和政府的一种感激涕零的深情,也让我们见证了党在群众的心中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人生有泪,青春不悔,不负韶华,虽有遗憾,无愧于心。此刻,我想用三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不是每朵花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忍耐干渴但是白杨树做到了,不是每个党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都如此彰显伟大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