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产业助脱贫 村庄展新颜

垫江:产业助脱贫 村庄展新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8日16时讯(记者 陈柔洁 通讯员 代莉)蜿蜒整洁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花椒树、翻修一新的院落房屋,重庆市垫江县的大石乡大石村已经焕然一新。

大石村是垫江县县10个市级贫困村之一,昔日土地荒芜,无优势产业,地处偏远。措施得力,群众受益,如今的大石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因地制宜 山台地“变身”产业林

大石村共有479户1750人,以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户230人,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目前稳定脱贫户12户44人,脱贫户58户186人,实现整村脱贫。

“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筑牢了产业根基。”从重点贫困村到整村脱贫的转变,大石村党支部书记陈华云一开口就道出了“脱贫法宝”。

来到该村的花椒基地,20多位村民正在为花椒树铲草、开窝、施肥、覆盖,干得热火朝天。

“现在成片的花椒地,过去却是杂草丛生的山台地,种庄稼几乎没有收成。” 陈华云指了指半山腰的花椒地,成块连片,方方正正;渠系相通、护坡完善,旱能浇、涝能排;产业路直通地块,种植生产、运输很是方便。“这都得益于我们村实施的水土保持、土地整治等项目。”陈华云说。

据介绍,当地采取贫困户承包花椒管理的方式,带动村民增收。按照要求,每株每年可分得5元的劳务费。目前该基地已解决了10户贫困户18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花椒基地只是大石村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发展产业、培养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就近走进合作社、产业园务工,既挣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为群众持续增收创造了条件。

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种植花椒385亩、晚柚基地及葡萄基地520亩、蜜本南瓜180亩、榨菜400亩、优质油菜250亩。

量身定制 小额信贷注入“新动能”

为了巩固脱贫成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大石乡党委政府一边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边为他们送去支持产业发展的小额信贷。

“幸好有大石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才有脱贫致富的今天。”该村48岁的村民胡国波谈起脱贫,他总会这样说。

2014年,胡国波的父母都生了大病,持续不断的医药费等必要开支,让这个家庭一度陷入困境,且妻子双眼失明,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当年被大石乡党委政府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了解到徐鸿的脱贫需求,帮扶干部为他向银行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帮助他在村里开设了便民小卖部和电子商务平台,并鼓励他种植了30余亩蜜本南瓜,2019年,实现年产值5万余元。

目前,该村已发展扶贫小额信贷14户,占贫困户比例24%,其中自己发展产业11户18.9%,抱团发展3户占贫困户比例5%。

巩固脱贫 入股产业共享“定额分红”

2019年,大石村村集体年收益超3万元,按分配方案,其中20%收益将分配给贫困户。

为了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大石村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采取村集体入股产业定额分红方式,让贫困户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去年我在花椒基地承包了1600多株花椒管护,收入近9000元;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做劳务也有两万多元收入;家中还养了10多头猪,也卖了两、三万元;村里还为我和女儿提供了公益岗位,加上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收入,全年收入有10万左右。”脱贫户罗盛见看到自家刚扩建的新房和别致的庭院,笑容满面地说,过去农民在家种点粮食只够糊口,现在每年还能有存款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据介绍,目前大石村设置了公路保洁员、劝导员等公益岗位7个,引导贫困户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务工就业12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垫江:产业助脱贫 村庄展新颜

2020-04-28 16:08:5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8日16时讯(记者 陈柔洁 通讯员 代莉)蜿蜒整洁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花椒树、翻修一新的院落房屋,重庆市垫江县的大石乡大石村已经焕然一新。

大石村是垫江县县10个市级贫困村之一,昔日土地荒芜,无优势产业,地处偏远。措施得力,群众受益,如今的大石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因地制宜 山台地“变身”产业林

大石村共有479户1750人,以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户230人,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目前稳定脱贫户12户44人,脱贫户58户186人,实现整村脱贫。

“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筑牢了产业根基。”从重点贫困村到整村脱贫的转变,大石村党支部书记陈华云一开口就道出了“脱贫法宝”。

来到该村的花椒基地,20多位村民正在为花椒树铲草、开窝、施肥、覆盖,干得热火朝天。

“现在成片的花椒地,过去却是杂草丛生的山台地,种庄稼几乎没有收成。” 陈华云指了指半山腰的花椒地,成块连片,方方正正;渠系相通、护坡完善,旱能浇、涝能排;产业路直通地块,种植生产、运输很是方便。“这都得益于我们村实施的水土保持、土地整治等项目。”陈华云说。

据介绍,当地采取贫困户承包花椒管理的方式,带动村民增收。按照要求,每株每年可分得5元的劳务费。目前该基地已解决了10户贫困户18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花椒基地只是大石村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发展产业、培养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就近走进合作社、产业园务工,既挣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为群众持续增收创造了条件。

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种植花椒385亩、晚柚基地及葡萄基地520亩、蜜本南瓜180亩、榨菜400亩、优质油菜250亩。

量身定制 小额信贷注入“新动能”

为了巩固脱贫成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大石乡党委政府一边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边为他们送去支持产业发展的小额信贷。

“幸好有大石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才有脱贫致富的今天。”该村48岁的村民胡国波谈起脱贫,他总会这样说。

2014年,胡国波的父母都生了大病,持续不断的医药费等必要开支,让这个家庭一度陷入困境,且妻子双眼失明,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当年被大石乡党委政府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了解到徐鸿的脱贫需求,帮扶干部为他向银行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帮助他在村里开设了便民小卖部和电子商务平台,并鼓励他种植了30余亩蜜本南瓜,2019年,实现年产值5万余元。

目前,该村已发展扶贫小额信贷14户,占贫困户比例24%,其中自己发展产业11户18.9%,抱团发展3户占贫困户比例5%。

巩固脱贫 入股产业共享“定额分红”

2019年,大石村村集体年收益超3万元,按分配方案,其中20%收益将分配给贫困户。

为了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大石村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采取村集体入股产业定额分红方式,让贫困户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去年我在花椒基地承包了1600多株花椒管护,收入近9000元;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做劳务也有两万多元收入;家中还养了10多头猪,也卖了两、三万元;村里还为我和女儿提供了公益岗位,加上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收入,全年收入有10万左右。”脱贫户罗盛见看到自家刚扩建的新房和别致的庭院,笑容满面地说,过去农民在家种点粮食只够糊口,现在每年还能有存款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据介绍,目前大石村设置了公路保洁员、劝导员等公益岗位7个,引导贫困户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务工就业12人。

[责任编辑: 潘雷]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