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大足最美景 唱响增收致富曲
一幕幕暮春大足的最美景,在棠城大地上唱响着增收致富曲。

暮春大足最美景 唱响增收致富曲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2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9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油菜花可欣赏,菜籽油可食用,这油菜浑身都是宝。”4月25日,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慈航社区九组50岁的彭洪杰与妻子肖成超在地里收割油菜,捧着一把把沉甸甸的油菜籽,夫妻俩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睛放着光,坚定又充满希望。

享受收获的喜悦。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彭洪杰夫妻俩种植油菜已有26年,二人始终怀着“夫妻勤劳耕种,土里刨金增收”的美好心愿,近年来,捡拾到不少景区环线边公路边闲置的地块,全部种植起油菜,每年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亩左右,年产量超过1000多公斤,除去自己家庭全年的食用,还可以卖得近万元现金,成为全家增收致富的渠道之一。

勤劳叩开致富门,夫妻俩勤劳致富的事迹激发了侄儿彭开建的动力。他充分利用今年初疫情需要宅在家的时间,通过电脑网络学习到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并付诸实践。当天上午,彭开建一边给一大片翠绿整齐、长势喜人的玉米苗锄草,一边笑眯眯地说,我栽种的玉米可不是普通的籽粒玉米,而是一种可以当作饲料的全株青贮玉米,这种玉米收割的时机很有讲究,必须在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最高的时候收割,才能卖出比本地玉米产品高2-3倍的好价钱。

秦云插完秧就可以去高新区打工挣钱了。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无独有偶,1971年出生的秦云今年已经49岁,是金山镇火花村八组的种田大户。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深爱着家乡的这片土地和朴实的乡亲。问起他的“致富经”,他笑着讲述着道,一切都在磨砺中创造出来。

4月21日,清晨的金火路公路边,太阳刚跳出山尖,洒下一片金黄,秦云就早早地来到了自己的责任田,给稻田施肥。看着30多亩绿油油的稻田,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仅读过小学的秦云,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望着即将插满秧苗的30多亩稻田,他浑身充满了干劲,因为,把农活忙完,他就可以安心地到邻近的大足高新区务工,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秦云通过自己与家人锲而不舍的辛勤付出,依靠坚定的致富信念和勤劳,用双手书写了增收致富的传奇。  

宝顶镇古佛村公路边的路边经济助农增收。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宝顶景区环线香山社区5组段,73岁村民龙运高与66岁妻子王正群正在挖土准备点绿豆;我今天在公路边采摘了10多斤新鲜胡豆卖了50元钱,咱随便在公路边采摘一两把野花野葱啥的菜都能卖钱增收,宝顶镇古佛村的村民提起路边经济,掩饰不住满心喜悦。

一幕幕暮春大足的最美景,在棠城大地上唱响着增收致富曲。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暮春大足最美景 唱响增收致富曲

2020-04-29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9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油菜花可欣赏,菜籽油可食用,这油菜浑身都是宝。”4月25日,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慈航社区九组50岁的彭洪杰与妻子肖成超在地里收割油菜,捧着一把把沉甸甸的油菜籽,夫妻俩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睛放着光,坚定又充满希望。

享受收获的喜悦。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彭洪杰夫妻俩种植油菜已有26年,二人始终怀着“夫妻勤劳耕种,土里刨金增收”的美好心愿,近年来,捡拾到不少景区环线边公路边闲置的地块,全部种植起油菜,每年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亩左右,年产量超过1000多公斤,除去自己家庭全年的食用,还可以卖得近万元现金,成为全家增收致富的渠道之一。

勤劳叩开致富门,夫妻俩勤劳致富的事迹激发了侄儿彭开建的动力。他充分利用今年初疫情需要宅在家的时间,通过电脑网络学习到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并付诸实践。当天上午,彭开建一边给一大片翠绿整齐、长势喜人的玉米苗锄草,一边笑眯眯地说,我栽种的玉米可不是普通的籽粒玉米,而是一种可以当作饲料的全株青贮玉米,这种玉米收割的时机很有讲究,必须在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最高的时候收割,才能卖出比本地玉米产品高2-3倍的好价钱。

秦云插完秧就可以去高新区打工挣钱了。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无独有偶,1971年出生的秦云今年已经49岁,是金山镇火花村八组的种田大户。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深爱着家乡的这片土地和朴实的乡亲。问起他的“致富经”,他笑着讲述着道,一切都在磨砺中创造出来。

4月21日,清晨的金火路公路边,太阳刚跳出山尖,洒下一片金黄,秦云就早早地来到了自己的责任田,给稻田施肥。看着30多亩绿油油的稻田,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仅读过小学的秦云,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望着即将插满秧苗的30多亩稻田,他浑身充满了干劲,因为,把农活忙完,他就可以安心地到邻近的大足高新区务工,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秦云通过自己与家人锲而不舍的辛勤付出,依靠坚定的致富信念和勤劳,用双手书写了增收致富的传奇。  

宝顶镇古佛村公路边的路边经济助农增收。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宝顶景区环线香山社区5组段,73岁村民龙运高与66岁妻子王正群正在挖土准备点绿豆;我今天在公路边采摘了10多斤新鲜胡豆卖了50元钱,咱随便在公路边采摘一两把野花野葱啥的菜都能卖钱增收,宝顶镇古佛村的村民提起路边经济,掩饰不住满心喜悦。

一幕幕暮春大足的最美景,在棠城大地上唱响着增收致富曲。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