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辑②】航标员李劲松 一段航道的守护
相关链接:
核心提示:
在社会分工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五一劳动节,让我们晒一晒区县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各有各的辛苦与无奈,但不可或缺。为抗疫推迟婚期的民警、因感恩帮扶而守护山林的农户、江河护航35年的航标员……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也能看到自己拼搏的影子!祝所有劳动者节日快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日9时30分讯(记者 陈美西 闫仪)“深不过巴阳,浅不过洛碛。”长江航道多浅险,行船安全,离不开航标指引。
长江渝北航道处,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内,担负着娃娃滩(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92.0KM)至气鼓堆(长江上游航道里程613.0KM),共21公里的航道养护和管理任务。
半生逐浪 ,51岁的李劲松已在江面漂荡35年。
这里航道大多浅、窄、险、急,年年都要打几场“硬仗”。
“航标给行轮指路,就是它们的眼睛,保护航行安全。”作为航标员,李劲松的工作是在船长和大副的领导下,负责航标的撤、设、移、改,和船体维护保养。
父亲是老航道人,父母因长江相识相爱,对这一江碧水,李劲松有深切的情怀。16岁时,他只身一人,来到航道处报道。临走前,父亲只叮嘱他一句话“长江水险,注意安全”。
每当江上漂荡,“安全”二字,就成了压在李劲松心头的锚石。
长江水位在汛期暴涨暴落,有时一天落差七八米。洪水来临时,浮标断缆、渣草成山、碰撞漂移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为此,李劲松和同事需要昼夜值守,根据水位变化,航道演变动态应对。
初到岗位时,比手指还粗的牵引航标船的钢缆,曾搅打成圈,弹到李劲松的右大腿上,差点让他失去一条腿。由于人手缺乏,李劲松只买了一瓶红花油做擦拭,在趸船休养了两天,又回到岗位。
几十年过去,他的大腿肌肉已经部分萎缩,留下难以抚摸平的伤疤。
“这些我们看得太多了!以前工作条件差,缆绳质量不好,(航标)船也小,不好操作。”李劲松说,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多了。
航标从棒标、木(竹)排变成了10B型钢质标志船,从昼标到煤油灯变成了太阳能RTU一体化太阳能航标灯;通过甚高频电话询问和肉眼瞭望,掌握航道情况的传统方法,也发生着变化——数字航道的运用,让李劲松能对航道实现远程监控。
安全虽重要,但在危情之下,也有被李劲松抛之脑后的时候。
一次,一艘轮船在下水航行至洛碛码头附近突发大火,李劲松和同事冒着船舶可能再次爆炸的危险,紧急开展救援,成功救出7名被困人员。
他说:“看到行船安安全全通过我们辖区,才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故事沉淀江底。
如今,长江渝北段已经连续25年没有发生过航道责任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标灯正常,航道畅通。”简单八个字,如江水涌浪在李劲松一样的长江航道人心中激荡。 他们用尽一生的守护,让以滩险众多而闻名于世的千里长江,成为今日的黄金水道。
策划:李天春 羊华 陈美西
文字:陈美西
视频:陈美西 闫仪
审核:李天春
监制:李小明
华龙网集团全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