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最美乡村”江津黄庄的“三新”蝶变之路
近日,笔者走进永兴镇黄庄村,看传统土地如何盘活“花经济”与“酒经济”?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如何引领乡村振兴?

看“中国最美乡村”江津黄庄的“三新”蝶变之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1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8日20时讯(通讯员 龙春梅 董志慧)5月的永兴黄庄村,绿染油菜地,菜籽收割忙。6000亩油菜基地里,红色的收割机正忙碌地工作。只见杆进籽出,一块块油菜籽便收割殆尽。

“油菜籽收了,马上就种高粱,这土地是空不下来的。”油菜地里,万伦一边操作着收割机,一边对笔者说。

永兴黄庄村是“中国最美乡村”,也是重庆市“粮油示范基地”。近年来,黄庄村引进江记农业公司,探索“油菜+高粱”轮种经济模式,走出了“春看菜花、夏收菜籽、秋收高粱、冬酿美酒”的现代农业新路,实现了“乡村游+购土货+农产品深加工”的一二三产融合高效发展。

近日,笔者走进永兴镇黄庄村,看传统土地如何盘活“花经济”与“酒经济”?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如何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面貌新——黄与红交相辉映

金黄灿灿染三春,万里高粱总是情。

多年前,永兴镇黄庄村一片荒凉。田地里零星的种着几畦蔬菜、水果等,显得了无生机。

为打破村民“各人自种门前地”的萧瑟局面,黄庄村全盘布局,整体思考:可不可以发展“油菜+高粱”的轮种模式呢?

四五月是油菜籽收割的时节,也正是高粱的播种时节;八九月高粱收割,这又刚好是油菜籽的播种时间,“油菜花”与“红高粱”耕种时间上的无缝衔接,让轮种模式应运而生。

“单纯种油菜挣不了多少钱,有段时间,大家都不愿种。”家住黄庄村三社的周德洪说。谁曾想,如今黄庄村6000亩小黄花、万亩红高粱交替“出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前,为了打造成片景观,拆掉一些老房子,老百姓非常不情愿,现在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主动进行农房改造。”永兴镇副镇长张羽说,“为了配套乡村旅游,村里还专门修建观景台、拓宽游道、新增公厕等,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厕所!”一位带着孩子来乡间亲子体验的胡烨女士说道。长期以来,农村厕所“标配”就是挖个坑,上面搭两块木板,这样的旱厕不仅不雅观,而且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很大的污染。近年来,黄庄村拆除违建、改厕、改水、改路,将破旧简陋的旱厕改造成现代化水冲式厕所。

“这个改变看似再日常不过了,却给游客、投资者和村民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村支书刘恒均说道,“现代公厕提升了‘菜花节’的品质,让游客愿意来、愿意玩。”

春天,金黄色的花海带动远处的农家乐“竞相开放”;初秋,一个个美丽的村屋与砖红色的高粱相映成趣。

产业结构新——花与酒有机结合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壶佳酿醉千山。

黄庄村海拔300米左右,土地富硒、空气富氧,是市农委的“粮油示范基地”,早年间便种有200亩油菜花地,荣获“重庆市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如何因地制宜、突出亮点,下活“花经济”“酒经济”这盘棋?

2017年,黄庄村依托“轮种模式”引进江记农业公司,大力发展“酒经济”。“江小白高端高粱酒‘三五挚友’的原料由黄庄村独家提供。此外,每年还为江小白提供高粱酒原材料50万公斤,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百余万。”副镇长张羽告诉笔者。

老百姓尝到了“酒经济”的甜头,深度发起专业合作,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当地农户500余户,有效助力当地贫农脱贫致富。“我把地租给合作社收租金,还在公司打工,一个月两份收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黄庄三社罗延福一边数着刚拿到的3200元租金,一边高兴的说。

2018年,黄庄村着手打造以“白酒原料供应为主导,循环农业为延伸,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

近年来,黄庄村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陆续打造黄庄文化广场、乡村土货集市;增加体验项目,亲子采摘、亲子农场等,所举办的“菜花节“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

黄庄村八社的周彬,30来岁,务工时因意外导致轻微残疾,回村开了家农家乐。每年3月,油菜花边,周彬的农家乐炊烟袅袅,时时爆满,一季收入不下30万。

“我这个不算什么,菜花节的时候,卖凉面的一天都要卖1000多碗呢!”周彬笑着谦虚的说。“对对对,花中小河上的20艘皮划艇一整天都没歇过!”“那些城里来买土货的真是络绎不绝啊!”村民们聚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数据显示,“花经济”每年带动周边群众收益约400余万元。

黄庄村“花香酒香”带旅游,一二三产的有机结合,打造了“农业兴、产业强、村民富”的乡村脱贫致富样板。

农业科技新——能与效科学引领

“旸岩八社300亩地,以前需要200个人耕种。现在好了,全部机械化种植,只要10来个辅助工人就行了!”永兴镇副镇长张羽兴奋的说。

这些年,全国机插秧现场会、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全区春耕生产现场会多次在黄庄村召开,交流经验、推广先进科技:无人机播种、喷洒农药,节约的时间成几何倍数增长;高粱点播机,一次性种植,每亩地节约成本230元;收割机是人力收割效率的20倍。

耕地有限,技术无限。

黄庄村地形以潜邱为主,部分丘陵边缘地带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为打破这一困局,“万亩土地宜机化整治”方案出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块通过整理,将改造成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下田耕作、播种、管护、收获的标准农田。

这一措施打通机器进田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解决黄庄村劳动力缺乏的瓶颈,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动力。这些年,黄庄村通过“互联网+”快速打响乡村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黄庄携手江小白打造“互联网小镇”。小镇将建设研究院、博物馆、观光工厂等,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建大数据平台,收集农作物长势与天气数据,分析实时信息,提供农事计划、灾害预警、病虫防控等,实现数字华耕种。让农业的经验变成了机器可识别的数据,让农田高产、丰产。

永兴黄庄村依据自身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知名企业,借力使力,多管齐下,改变经营理念,改革生产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把千百年来的传统农业资源延伸成了“花经济”“酒经济”,活生生走出了一条“乡村面貌新、产业结构新、农业技术新”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看“中国最美乡村”江津黄庄的“三新”蝶变之路

2020-05-18 20:59:21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8日20时讯(通讯员 龙春梅 董志慧)5月的永兴黄庄村,绿染油菜地,菜籽收割忙。6000亩油菜基地里,红色的收割机正忙碌地工作。只见杆进籽出,一块块油菜籽便收割殆尽。

“油菜籽收了,马上就种高粱,这土地是空不下来的。”油菜地里,万伦一边操作着收割机,一边对笔者说。

永兴黄庄村是“中国最美乡村”,也是重庆市“粮油示范基地”。近年来,黄庄村引进江记农业公司,探索“油菜+高粱”轮种经济模式,走出了“春看菜花、夏收菜籽、秋收高粱、冬酿美酒”的现代农业新路,实现了“乡村游+购土货+农产品深加工”的一二三产融合高效发展。

近日,笔者走进永兴镇黄庄村,看传统土地如何盘活“花经济”与“酒经济”?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如何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面貌新——黄与红交相辉映

金黄灿灿染三春,万里高粱总是情。

多年前,永兴镇黄庄村一片荒凉。田地里零星的种着几畦蔬菜、水果等,显得了无生机。

为打破村民“各人自种门前地”的萧瑟局面,黄庄村全盘布局,整体思考:可不可以发展“油菜+高粱”的轮种模式呢?

四五月是油菜籽收割的时节,也正是高粱的播种时节;八九月高粱收割,这又刚好是油菜籽的播种时间,“油菜花”与“红高粱”耕种时间上的无缝衔接,让轮种模式应运而生。

“单纯种油菜挣不了多少钱,有段时间,大家都不愿种。”家住黄庄村三社的周德洪说。谁曾想,如今黄庄村6000亩小黄花、万亩红高粱交替“出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前,为了打造成片景观,拆掉一些老房子,老百姓非常不情愿,现在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主动进行农房改造。”永兴镇副镇长张羽说,“为了配套乡村旅游,村里还专门修建观景台、拓宽游道、新增公厕等,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厕所!”一位带着孩子来乡间亲子体验的胡烨女士说道。长期以来,农村厕所“标配”就是挖个坑,上面搭两块木板,这样的旱厕不仅不雅观,而且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很大的污染。近年来,黄庄村拆除违建、改厕、改水、改路,将破旧简陋的旱厕改造成现代化水冲式厕所。

“这个改变看似再日常不过了,却给游客、投资者和村民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村支书刘恒均说道,“现代公厕提升了‘菜花节’的品质,让游客愿意来、愿意玩。”

春天,金黄色的花海带动远处的农家乐“竞相开放”;初秋,一个个美丽的村屋与砖红色的高粱相映成趣。

产业结构新——花与酒有机结合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壶佳酿醉千山。

黄庄村海拔300米左右,土地富硒、空气富氧,是市农委的“粮油示范基地”,早年间便种有200亩油菜花地,荣获“重庆市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如何因地制宜、突出亮点,下活“花经济”“酒经济”这盘棋?

2017年,黄庄村依托“轮种模式”引进江记农业公司,大力发展“酒经济”。“江小白高端高粱酒‘三五挚友’的原料由黄庄村独家提供。此外,每年还为江小白提供高粱酒原材料50万公斤,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百余万。”副镇长张羽告诉笔者。

老百姓尝到了“酒经济”的甜头,深度发起专业合作,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当地农户500余户,有效助力当地贫农脱贫致富。“我把地租给合作社收租金,还在公司打工,一个月两份收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黄庄三社罗延福一边数着刚拿到的3200元租金,一边高兴的说。

2018年,黄庄村着手打造以“白酒原料供应为主导,循环农业为延伸,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

近年来,黄庄村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陆续打造黄庄文化广场、乡村土货集市;增加体验项目,亲子采摘、亲子农场等,所举办的“菜花节“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

黄庄村八社的周彬,30来岁,务工时因意外导致轻微残疾,回村开了家农家乐。每年3月,油菜花边,周彬的农家乐炊烟袅袅,时时爆满,一季收入不下30万。

“我这个不算什么,菜花节的时候,卖凉面的一天都要卖1000多碗呢!”周彬笑着谦虚的说。“对对对,花中小河上的20艘皮划艇一整天都没歇过!”“那些城里来买土货的真是络绎不绝啊!”村民们聚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数据显示,“花经济”每年带动周边群众收益约400余万元。

黄庄村“花香酒香”带旅游,一二三产的有机结合,打造了“农业兴、产业强、村民富”的乡村脱贫致富样板。

农业科技新——能与效科学引领

“旸岩八社300亩地,以前需要200个人耕种。现在好了,全部机械化种植,只要10来个辅助工人就行了!”永兴镇副镇长张羽兴奋的说。

这些年,全国机插秧现场会、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全区春耕生产现场会多次在黄庄村召开,交流经验、推广先进科技:无人机播种、喷洒农药,节约的时间成几何倍数增长;高粱点播机,一次性种植,每亩地节约成本230元;收割机是人力收割效率的20倍。

耕地有限,技术无限。

黄庄村地形以潜邱为主,部分丘陵边缘地带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为打破这一困局,“万亩土地宜机化整治”方案出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块通过整理,将改造成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下田耕作、播种、管护、收获的标准农田。

这一措施打通机器进田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解决黄庄村劳动力缺乏的瓶颈,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动力。这些年,黄庄村通过“互联网+”快速打响乡村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黄庄携手江小白打造“互联网小镇”。小镇将建设研究院、博物馆、观光工厂等,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建大数据平台,收集农作物长势与天气数据,分析实时信息,提供农事计划、灾害预警、病虫防控等,实现数字华耕种。让农业的经验变成了机器可识别的数据,让农田高产、丰产。

永兴黄庄村依据自身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知名企业,借力使力,多管齐下,改变经营理念,改革生产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把千百年来的传统农业资源延伸成了“花经济”“酒经济”,活生生走出了一条“乡村面貌新、产业结构新、农业技术新”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潘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