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培育群众稳定增收主导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武隆:培育群众稳定增收主导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1日10时37分讯(通讯员 袁华)“喂,老彭,你管理的红苕苗长得嘿个利索(土语,即苗正茎粗之意)哇!”日前,重庆市武隆区工业发展(集团)公司党委派驻平桥镇乌杨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江远来到乌杨村长五间村民小组,看见建卡脱贫户陈德义给栽下土里15天时间的红苕苗喷施粪水,就走进地里与他唠起了家常。

“江同志,我今年响应平桥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种植了5亩渝薯198、渝薯50品种的红薯苗,按照平均2000公斤/亩的产量、0.6元/公斤的单价计算,年底将在正常情况下增收6000多元,鼓起了我的钱袋子,巩固了我的脱贫成果。”73岁的陈德义乐呵呵地回答。

“如何解决销路问题?”江远继续询问。

“镇里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发展红薯,销路问题不用考虑。”陈德义说,到时只要把出土的红苕用背篼或装口袋放在公路上,只等苕粉厂的原料车来收购就可以了。

陈德义仅仅是受惠于平桥镇发展红薯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的630名建卡贫困户中的一名。

4月初,武隆区平桥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成为重庆市今年入选的7个农业产业强镇之一。“平桥镇以实施产业强镇项目为契机,以红薯新品种推广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着力实现‘武隆平桥苕粉’品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平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袁禄说,该镇为做大做强做优传统苕粉加工产业,构建“原料基地标准化、产品加工集约化、联系体系网络化、利益联结紧密化”产业集群,发展红薯种植1万亩,新建示范基地1000亩,在红薯核心种植区新建1条年加工红薯淀粉4000万斤的生产线,新建1个占地面积20亩的红薯加工厂房,“其目的是使‘武隆平桥苕粉’这个农业产业品牌成为全镇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点。”

据平桥镇分管农业产业强镇负责人杨华介绍,全镇主要在以下方面全力发展红薯产业——引试优良品种,实现科技兴业。充分利用本地气候、土壤、产业基础、区位等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浙薯13”“商薯19”“渝薯198”“渝薯50”为主的红薯良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大力推广红薯新品种和生产实用技术,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确保种植基地统一栽植品种,统一技术管理。

优化区域种植,拉长产业链条。根据各村耕地面积、种植基础、种植习惯,今年主要在高屋、乌杨、茅坪、红隆、中村、南坪等村发展红薯10000亩,在高屋村建1个1000亩实现宜机化耕作的示范基地。在红薯种植的基础上,拓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农文旅融合,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开发多元市场主体,助推乡村振兴。做大做强辖区重庆市高屋农业公司、重庆市郑瀚生态农业公司、乌杨村旺实专业合作社、高屋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等农业企业发展的生态产业,通过红薯种植、红薯套作桑叶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撂荒地、空闲地、低效产业地,通过苕粉加工、栽桑养蚕、农产品加工企业内务工、合作项目分红、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土特产品销售等多种方式,以及国家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夯实发展基础。全镇8个村在交通、地势便利的地方相对集中成片发展至少1个100亩以上的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实行大户种植补贴,凡农户种植红薯面积10亩——50亩,每亩补贴50元;50亩以上者每亩补贴80元。同时畅通销售渠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红薯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按照0.6元/公斤红薯最低保护价收购,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红薯产品的收购事宜,订单农业切实解决群众的销售问题。

“发展1万亩红薯产业,提高这个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全镇种植户将实现年增收1300多万元。”平桥镇党委书记杨先贵表示,红薯产业能进一步提升全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把我镇打造成重庆市最大的红薯产业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武隆:培育群众稳定增收主导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2020-05-21 10:37:52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1日10时37分讯(通讯员 袁华)“喂,老彭,你管理的红苕苗长得嘿个利索(土语,即苗正茎粗之意)哇!”日前,重庆市武隆区工业发展(集团)公司党委派驻平桥镇乌杨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江远来到乌杨村长五间村民小组,看见建卡脱贫户陈德义给栽下土里15天时间的红苕苗喷施粪水,就走进地里与他唠起了家常。

“江同志,我今年响应平桥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种植了5亩渝薯198、渝薯50品种的红薯苗,按照平均2000公斤/亩的产量、0.6元/公斤的单价计算,年底将在正常情况下增收6000多元,鼓起了我的钱袋子,巩固了我的脱贫成果。”73岁的陈德义乐呵呵地回答。

“如何解决销路问题?”江远继续询问。

“镇里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发展红薯,销路问题不用考虑。”陈德义说,到时只要把出土的红苕用背篼或装口袋放在公路上,只等苕粉厂的原料车来收购就可以了。

陈德义仅仅是受惠于平桥镇发展红薯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的630名建卡贫困户中的一名。

4月初,武隆区平桥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成为重庆市今年入选的7个农业产业强镇之一。“平桥镇以实施产业强镇项目为契机,以红薯新品种推广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着力实现‘武隆平桥苕粉’品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平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袁禄说,该镇为做大做强做优传统苕粉加工产业,构建“原料基地标准化、产品加工集约化、联系体系网络化、利益联结紧密化”产业集群,发展红薯种植1万亩,新建示范基地1000亩,在红薯核心种植区新建1条年加工红薯淀粉4000万斤的生产线,新建1个占地面积20亩的红薯加工厂房,“其目的是使‘武隆平桥苕粉’这个农业产业品牌成为全镇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点。”

据平桥镇分管农业产业强镇负责人杨华介绍,全镇主要在以下方面全力发展红薯产业——引试优良品种,实现科技兴业。充分利用本地气候、土壤、产业基础、区位等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浙薯13”“商薯19”“渝薯198”“渝薯50”为主的红薯良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大力推广红薯新品种和生产实用技术,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确保种植基地统一栽植品种,统一技术管理。

优化区域种植,拉长产业链条。根据各村耕地面积、种植基础、种植习惯,今年主要在高屋、乌杨、茅坪、红隆、中村、南坪等村发展红薯10000亩,在高屋村建1个1000亩实现宜机化耕作的示范基地。在红薯种植的基础上,拓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农文旅融合,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开发多元市场主体,助推乡村振兴。做大做强辖区重庆市高屋农业公司、重庆市郑瀚生态农业公司、乌杨村旺实专业合作社、高屋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等农业企业发展的生态产业,通过红薯种植、红薯套作桑叶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撂荒地、空闲地、低效产业地,通过苕粉加工、栽桑养蚕、农产品加工企业内务工、合作项目分红、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土特产品销售等多种方式,以及国家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夯实发展基础。全镇8个村在交通、地势便利的地方相对集中成片发展至少1个100亩以上的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实行大户种植补贴,凡农户种植红薯面积10亩——50亩,每亩补贴50元;50亩以上者每亩补贴80元。同时畅通销售渠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红薯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按照0.6元/公斤红薯最低保护价收购,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红薯产品的收购事宜,订单农业切实解决群众的销售问题。

“发展1万亩红薯产业,提高这个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全镇种植户将实现年增收1300多万元。”平桥镇党委书记杨先贵表示,红薯产业能进一步提升全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把我镇打造成重庆市最大的红薯产业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