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巫溪两会 基层书记访谈③】巫溪两会落幕 来看四位乡镇书记谈落实思路
相关链接:
【聚焦巫溪两会——基层书记访谈①】巫溪徐家镇“六讲六评六积”开启“志智双扶”新模式
【聚焦巫溪两会——基层书记访谈②】热词里的“好声音” 代表委员们哪句话说到你的心坎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2日17时讯(记者 冉长军 陈星)今(22)日上午,重庆市巫溪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闭幕。会议结束后,各单位将如何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围绕“五项重点”工作做文章?4位县人大代表、乡镇党委书记,就产业增收、就业保障、基础设施、互动资金等民生话题接受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专访。
关键词:就业保障
巫溪县人大代表、田坝镇党委书记熊鳞:
针对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人群,田坝镇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85个,发放临时工资9.6万元,其中贫困户25户25人直接受益。
针对不符合国家公益性岗位政策标准但具备相应公益性岗位能力人群,如聋哑等残疾人、60岁以上具备劳动力者等,镇政府自筹资金,制定实施方案,将边缘户、拟脱贫户、监测户等收入不达标户以5000元/年的标准纳入地方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提升内生动力。
针对有能力、有意愿外出务工人群,采取分散式务工就业,疫情解封后,田坝镇全力宣传县人社局“就业十一条”政策,向人社局推荐12人赴重庆建工集团就业,与扶贫项目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要求优先使用镇内贫困户,吸纳就业47人,采沙场、电站、光伏分别吸纳贫困户就业3人、5人、8人;针对受疫情影响不再外出贫困户,新增全年制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46个,预计发放金额27.6万元。
除此之外,田坝镇还针对部分收入不达标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人垫付小额产业发展起始资金,贫困户农产品由镇政府、帮扶责任人等以市场价全额回收,回收时扣除垫付资金,让贫困户农产品走进机关食堂、扶贫干部家中餐桌,初步预计消费扶贫带动全镇增收10万余元。
关键词:产业增收
巫溪县人大代表、下堡镇党委书记陈小伟:
下堡镇现已有8个李子产业示范点,在地青脆李5000余亩,是全镇支柱产业之一。
为突破李子管护技术瓶颈制约,下堡镇从四川茂县请来李子技术专家长年驻守本地,全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每个村至少培养10名技术骨干。目前,全镇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已达82%。
李子是下堡镇的支柱产业,为提高农户脆李、青花椒等管护、种殖技术,邀请脆李、青花椒等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向群众讲解脆李、青花椒的剪枝、拉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知识,手把手的示范讲解,全面提升群众种植技能。
目前,辖区9个村均已设置“田间课堂”,共开展培训50余次,1000余人次参训。
除此之外,下堡镇通过县级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四方联动”,围绕“短期有收益、长期能增收”的原则,实现产业科学规划,精准到村到户。今年,全镇整合产业发展资金140万余元,用于9个“一村一品”产业项目;投入42.53万元,实现全镇768户有劳动力的在家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关键词:互助资金
巫溪县人大代表、中梁乡党委书记谭传菊:
近年来,中梁乡石锣村为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走出了一条以互助资金为桥梁,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石锣村已栽种成活核桃林1000多亩,计划通过2年时间实现2000亩种植面积,力争户均达15亩左右。
山羊养殖也已初具规模,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全村已养殖50只以上的规模户30户,养殖山羊2000余只。
通过典型带动,靠互助社帮助发展致富的会员越来越多,村内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互助资金把过去无法细化到户的财政扶贫资金转变为贫困农民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资金,建立起了以贫困农户需求为导向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决策机制,资金“出自政府,用于百姓”,提高了扶贫资金的入户率,增强了农户使用政府资金的约束性,激发了农民用好政府资金的积极性。
近年来,中梁乡已投入到村民资金互助的7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由农民自己进行管理,在村民资金互助社内循环滚动使用,支持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及基础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基础设施
巫溪县人大代表、尖山镇党委书记朱亚辉:
尖山镇将围绕“水电路房境”做文章,让基础设施大改善。
安全用水方面,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新修及整治山坪塘58口,铺设管道105.4公里,有效解决43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
优质用电方面,全面整修7个行政村电力设备,新增变压器20台,供电能力明显提升。
农村公路方面,村级道路硬化里程达217公里,农村公路“两通率”达90%以上,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解决。
住房方面,鉴定挂牌503户土坯房,改造195户CD级危房,提升88户老旧房,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基础设施是关键,尖山镇还要围绕“三朵金花”做文章,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将通过产业基地带动,发展烟叶2858亩,马铃薯2万亩,独活、前胡、黄蜀葵等中药材5000亩,实现辖区1171户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同时,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组建专业合作社22个,培育家庭农场5个,其中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
最后,还要龙头企业带动,做大盘强祥能菌业、绿穗源等农业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693户贫困户通过务工、入股分红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