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受“艺”又受益 石柱中益乡手艺人织就致富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7日9时30分讯(见习记者 陶彦燕 通讯员 唐祖琴)乖巧可爱的布老虎、土家风情十足的布袋、精美别致的胸花……为迎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今(27)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的非遗扶贫工坊里,“匠人”们又忙碌了起来,独具土家风情的非遗文创产品和旗袍装饰品挤满了桌面。
借助“鲁渝共建 非遗扶贫”项目,去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石柱中益乡。壹秋堂夏布非遗扶贫工坊和旗美人旗袍非遗扶贫工坊两个传统技艺类手工制作工坊先后在中益乡坪坝村、盐井村建立。通过对贫困群众进行非遗技艺培训,这两个规模不大的工坊正带领着中益乡村民走上脱贫增收路。
居家就业:小作坊承载大梦想
镶、嵌、滚、盘、钉……盐井村旗美人旗袍非遗扶贫工坊内,“匠人”们正熟练地进行旗袍装饰品手工制作。形状多样的盘口、挂件、钉珠等传统手工艺品摆满了桌面。
“这个粉色的是迎春花盘口。制作这种盘口比较费时,我还不是太熟练,现在每天能做5个迎春花盘口。”38岁的程女士是盐井村人,之前主要是在家务农。去年,非遗扶贫项目落地中益乡后,她通过培训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平均下来我每月有近2000元收入,家就在工坊旁边,特别近。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里,这比在外打工强!”
离家近、有收入,是村民选择在扶贫工坊就业的主要原因,但让他们留下来的,还有他们不畏艰辛、同舟同济的情怀。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旗袍扶贫工坊的“活路儿”相对少了一些,但这里没有一位员工因此离开。“年初我来这里走访的时候,有位‘匠人’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大家的想法都是先把工坊维持着走,相信以后会好起来。”据石柱县文旅委非遗扶贫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栋面积近500平方米的扶贫工坊,于去年6月创建,前期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目前,工坊稳定就业员工有20余人。这座小小的手工作坊,承载着村民们脱贫增收的梦想。
增强信心:针线布织出幸福感
“我们都是按照计件结算工资,做得多、得的多。平均每个月我能收入1800元左右。”39岁张玉芳笑容满满地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去年,我们还带着自己做的非遗文创产品去了新加坡,向外国朋友介绍充满土家风情的文创产品。”张玉芳是首批到壹秋堂夏布非遗扶贫工坊工作的村民。在非遗扶贫项目落地中益乡前,她主要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右手有些不方便的她从未想过自己能为家庭创收,甚至还能走出国门,将土家味十足的非遗文创产品介绍给外国友人。
据了解,壹秋堂夏布非遗扶贫工坊于去年4月在中益乡坪坝村挂牌成立。通过计件合作、产品回购等方式,该工坊将对村民的培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带动了当地贫困妇女群众居家灵活就业、脱贫增收。扶贫工坊面积近1000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和展销平台。为拓宽土家特色非遗文创产品销路,工坊还独立开发了电商小程序,员工个人也搞起了直播,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稳定了村民创收。
提档升级:扶贫坊带领更多人
筹资金、引项目、强培训、促增收,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已在中益乡初显成效。截至去年12月,两个扶贫项目通过“公司+贫困群众+非遗传统技艺”的运营模式,共解决62人居家就业。
目前,中益乡引进的2个传统技艺项目招收的农村留守妇女、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等群体,都通过举办初级培训班、提高班提高了就业水平。两个项目的受训群众达176人次。
据了解,下一步,石柱县文旅委还将从扶贫产业链条的源头和末尾入手,对扶贫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在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开拓非遗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并将中益乡的非遗扶贫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贫困乡镇,带领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