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创建垃圾分类项目示范小区 市民分享文明生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通讯员 王宇)对个人来说,垃圾分类是举手之劳,对整个城区而言,垃圾分类则是城区文明水平的体现。为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的环境,重庆市大足区开展了垃圾分类项目示范小区创建活动,以有效培养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促进群众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
据悉,在大足打造建设的垃圾分类示范区时,设计师根据小区的特色,在氛围的打造中,融入了垃圾分类四种颜色元素,通过简单的图像构画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共同呵护绿色地球”美好意境,切实营造出“人人关注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笔者信步走进贵和苑小区,只见墙面涂装色彩鲜艳、垃圾分类服务亭安装、形象可爱的卡通宣传牌,积分兑换一体机……随处可见与垃圾分类有关的横幅、标语、宣传画等。浓浓的宣传氛围,大大提高了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
“你手上这个矿泉水瓶子,看见该扔到哪个垃圾回收箱。”当天,该小区住户刘强正带着6岁的儿子刘浩宇,手拿着刚刚喝完的矿泉水瓶来到垃圾分类回收亭时,引导着孩子时表示。“是这个、是这个。”刘浩宇看见有个瓶子的图样将瓶子扔进了塑料制品回收桶。

“这个垃圾分类很好。像这个旧衣服、棉絮之类的,现在可以回收,还可以积分得奖励。”66岁的梁亨秀一边笑着一边将手捧的旧衣服,熟练地在回收亭刷卡后,将旧衣服扔了进去。
“我每天都要清理垃圾,将纸板、塑料制品、不要的旧衣服分类回收。”55岁的姜泽平笑嘻嘻说道,“如今已经积了4000多分了,领取了100多块钱的洗手液、肥皂等奖励物品。”
据悉,该小区目前通过大足区城管局、龙岗街道、社区和物业管理单位,不断对居民进行宣传、指导和投递引导,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示范小区累计住户办卡1544张,办卡率达93.6%,可回收垃圾4.38吨,收集厨余垃圾4036袋。

“我们在大足建设的华帝印象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是渝西片区第一个采用人脸识别来进行垃圾投递新模式。”当天,笔者随同张成强来到华帝印象小区时,他手指垃圾分类服务亭时表示。
据悉,此款智能设十分具有科技感,色彩搭配巧妙,分类标识设计简洁醒目。蓝色箱体主要收集织物、纸张、金属、玻璃、塑料、塑料瓶等六种可回收物;红色箱体用来收集有害垃圾,箱体上巧妙设计多种投口,将有害垃圾分别回收。
笔者现场观摩到,这一“人脸识别”投递新模式,居民只要按下投放按钮,边上电子屏内的摄像头就会自动采集脸部信息,1秒钟便可认证成功并上传系统。投放易腐垃圾,居民不用带垃圾积分卡,“刷脸”就能获得积分。
当天,路过的居民胡廷芳也高兴地说,“‘人脸识别’垃圾投放的办法很好,方便、实用。自己每天都分类投放垃圾,已经积了很多分了,可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目前,该小区作为大足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城管、龙岗街道等在入户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后,业主总体接受度高,普遍支持垃圾分类。如今,包括华帝印象小区在内的全区垃圾分类示范项目,居民累积积分达到了27.2万分,兑换积分8.8万分,大家踊跃参与热情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