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建设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重庆市巫溪县大山里的清晨分外安静,与猪圈里猪仔们的闹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巫溪: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建设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0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3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张兵峰) 初夏时节,重庆市巫溪县胜利乡并不燥热,一阵微风拂过,甚至还能感受到一丝凉意。大山里的清晨分外安静,与猪圈里猪仔们的闹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周,你怎么才来,猪仔们都饿了。”昨(2)日,石槽坝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兹华有些着急地对周道寿说,“他们一早到河南购买设备去了,我一人忙不过来。”

周道寿(右)同石槽坝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起喂猪。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刚刚家里有点事,被耽搁了……”俩人一边闲聊,一边搅拌、拖着两轮车运输饲料,麻利地将“早饭”送进食槽。看着猪仔们顿时安静下来,吃得正欢,周道寿这才放下心来,黝黑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周道寿是胜利乡龙狮村人,今年58岁,家里有四口人,2014年时因老婆患病,被评为建卡贫困户。这些年来,但他并不想躺在政策的“温床”上睡大觉,总在琢磨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努力摆脱贫困。说干就干,他参加村里举行的养殖技能培训后,借助小额贷款政策,养了10多头生猪。

“2019年还是不错,光养猪就收入了5万元。”不满足现状的周道寿今年搞起了投资,将去年收入的3万元入股到石槽坝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里面务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不算年底分红,预计收入可达9万元。”周道寿满怀期待。

“今年新建和改建标准养殖场达2500平方米,集中养殖生猪规模5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生猪1000头。”驻村工作队员李善兵告诉记者,2019年底村里成立了石槽坝养殖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吸纳本村42户贫困户以产业资金或托管的方式入股,带动了20多个贫困户就业,预计今年入社的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收2000元左右。

“现如今,养猪成了我们村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龙狮村村支书刘海淋介绍,2019年,全村出栏生猪近万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今年,全村养猪6000余头,其中大户22户、养殖3250头,散户310户、养殖3000头左右。

刘海淋表示,未来村里将进一步整合闲置资源,扩大养殖规模,推进种养循环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养殖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整村脱贫致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巫溪: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建设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2020-06-03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3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张兵峰) 初夏时节,重庆市巫溪县胜利乡并不燥热,一阵微风拂过,甚至还能感受到一丝凉意。大山里的清晨分外安静,与猪圈里猪仔们的闹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周,你怎么才来,猪仔们都饿了。”昨(2)日,石槽坝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兹华有些着急地对周道寿说,“他们一早到河南购买设备去了,我一人忙不过来。”

周道寿(右)同石槽坝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起喂猪。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刚刚家里有点事,被耽搁了……”俩人一边闲聊,一边搅拌、拖着两轮车运输饲料,麻利地将“早饭”送进食槽。看着猪仔们顿时安静下来,吃得正欢,周道寿这才放下心来,黝黑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周道寿是胜利乡龙狮村人,今年58岁,家里有四口人,2014年时因老婆患病,被评为建卡贫困户。这些年来,但他并不想躺在政策的“温床”上睡大觉,总在琢磨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努力摆脱贫困。说干就干,他参加村里举行的养殖技能培训后,借助小额贷款政策,养了10多头生猪。

“2019年还是不错,光养猪就收入了5万元。”不满足现状的周道寿今年搞起了投资,将去年收入的3万元入股到石槽坝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里面务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不算年底分红,预计收入可达9万元。”周道寿满怀期待。

“今年新建和改建标准养殖场达2500平方米,集中养殖生猪规模5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生猪1000头。”驻村工作队员李善兵告诉记者,2019年底村里成立了石槽坝养殖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吸纳本村42户贫困户以产业资金或托管的方式入股,带动了20多个贫困户就业,预计今年入社的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收2000元左右。

“现如今,养猪成了我们村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龙狮村村支书刘海淋介绍,2019年,全村出栏生猪近万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今年,全村养猪6000余头,其中大户22户、养殖3250头,散户310户、养殖3000头左右。

刘海淋表示,未来村里将进一步整合闲置资源,扩大养殖规模,推进种养循环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养殖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整村脱贫致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郭小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