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 绿动巴渝⑧丨铜梁:地膜回收变废为宝 生态耕种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山清水秀 绿动巴渝⑧丨铜梁:地膜回收变废为宝 生态耕种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4日16时讯(记者 陈星 李黎)走进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永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菜地,一眼望去,满目生机。

该专业合作社有近两千亩菜地,每年要产生3吨左右的废旧农膜。与往年不同,曾经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废弃地膜已不见踪影。

变化背后,是铜梁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废旧农膜回收储运体系,规范化回收网点实现镇街全覆盖的生动实践。

自2019年,我市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内容以来,回收废旧地膜的信息,伴随着徐徐春风,送进了铜梁家家户户。

昔日废弃地膜,如今创造新收,铜梁废弃地膜迎来新生。

全民参与 田坎再现“收废匠”

在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电商服务点,10余平方米的场地,摆满了从村民那儿收购的大米、鸡蛋等农特产品。

谢华飞是该电商服务点的负责人,平时大多时间,他担任“卖货郎”的角色,这个小小的房间,承担着村里农产品的销售重任。

巴川街道玉皇村建起的果苗产业。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从今年3月开始,自坪漆村成为铜梁首个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点的行政村以来。谢华飞就多了一个身份——“收废匠”。 村民会把废弃农膜送到回收点,谢华飞进行统一打包,运到镇上。

在开展回收废弃农膜工作中,谢华飞没有坐等“收货”,有时也会开着货车、三轮车主动到蔬菜基地、农户家中开展回收。

在谢华飞的印象中,以前一到收种时节,农户将此拉扯成堆推入河道的有之,就地点燃一把焚烧的有之,水生态和大气质量双双受损。

现在村干部实行代收代卖服务,废品销售后的钱全部返给村民,镇里还把村民交售可回收垃圾的情况与“积分制”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真正让村民形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

铺设黑色生态地膜的果苗长势喜人。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面宽量大,我们从解决农业业主和农民的认识入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乡村清洁行动’,印制了宣传资料发放到了镇村、农业种植养殖业主和农民手中,还通过专栏、标语、广播、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宣传力度。”铜梁区供销联社主任张桂生说,要让村民改变观念,把农膜统一回收利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供销社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废旧农膜的危害性以及农膜回收的重要性,村民的观念逐渐有了改观。

如今,铜梁的 “收废匠”不止谢华飞。很多村民主动加入其中,有村民光是卖农膜,就卖了200多块钱。把废膜送到回收点,渐渐成了村民们的新习惯。

左崇云是安居镇杨乐村种菜多年,过去用过的农药瓶、肥料袋丢在地边,特别是地膜薄膜烂了后也没收拾。左崇云说,现在晓得这些用过了的东西不收拾,会污染田土和水源。今后会把田土的清洁做好。

全网覆盖 回收环环相扣

农用地膜是除种子、农药、化肥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对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有着重要作用。

但大量的废旧农膜如不及时回收,不仅影响乡村景观,更会对耕地质量产生危害,造成农田里的“白色污染”。

如何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如何让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在转变村民观念的同时,规范化建设回收网络体系也需同步跟上。

太平镇坪漆村废旧农资回收点。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铜梁区是农产品生产大区,全区蔬菜、粮食、水果、苗木、药材种播面积上百万亩,每年,铜梁需要消耗农膜、地膜数百吨。

去年以来,铜梁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把田间废旧农地膜回收纳入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建立起了区供销联社牵头,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配合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协调机制。

在农膜回收工作中,铜梁供销通过源头控制、规范使用、有序回收、安全处置等,引导农户、中间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捡拾或流动收购废弃农膜,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废旧农膜回收储运体系,全区28个镇街设立了40个回收网点,实现了所有镇街全覆盖。

回收网络体系构建起来,各网点、各中心建成后如何避免“空心化”?

西河镇兴建村办起的大米加工厂。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只有建管结合,健全农膜回收工作长效机制,才能确保铜梁从一处美到处处美。”张桂生介绍,监督管理尤为重要,铜梁实行台账管理和月报进度、季度通报、年终考核制度。并建立完善了回收点统一标识,以及收购、销售、回收等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各个镇街还与农业基地业主签订了废弃农地膜回收协议,让基地和农户都主动将废弃农膜交到各个镇街回收网点。

回收而来的废旧农膜,集中在石鱼镇东店村的区级回收中转站。这些废旧农膜经过回收到达到一定量后,将运往塑料制品厂加工成塑料颗粒,重新再利用。

据统计,2019年,铜梁完成回收废弃农膜397.35吨,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江苏苏州、昆山、张家港,贵州道真等10个市县还到铜梁来考察学习。

这样集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从污染物的源头减量到资源化利用,将废膜等固体废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全新路径 农膜“吃干榨尽”

要想根治农田“白色污染”,把“自由呼吸”还给大地,还得靠易降解、成本低廉的新型农膜。

在推广新型农膜上,铜梁做了诸多尝试。

在铜梁区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成王果业苗木基地的苗圃地近段时间铺上了一种特别的黑色地膜。

镇街废旧农膜回收站。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成王果业负责人陈贵虎介绍,这种黑色地膜,是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不用耗费人工去处理,它可以像枯黄叶片一样腐烂在地里,化作有机肥改善土质。

“传统农膜是化纤编织的,一撕就散了,降解得很慢,会造成环境污染。”陈贵虎用新旧两种农膜做了对比。

新地膜是无纺布做的,属于有机质,可以撕成块状,用在果苗地里一般三年后就可以自行降解。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孔更细,草不容易长出来,病虫害更小,防潮和保湿的效果更。

陈贵虎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可降解地膜,一亩地比普通地膜贵30%左右,但防潮和保湿效果更好,还节省了浇水和除草的人工成本,零成本回收。如果都按照三年的使用寿命来计算的话,与使用传统农膜相比一亩地还要节省100至200元。

在铜梁,使用可降解地膜并非只有成王果业。目前,在平滩、高楼等地蔬菜基地已推广可降解地膜1000亩。

张桂生介绍,当前,铜梁正着力推介农户使用高标准地膜,杜绝劣质地膜。对废旧地膜,村里组织实施统一回收,交由再生资源企业,变身为新地膜。这种“农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正在迅速被农户,特别是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所欣然接受。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山清水秀 绿动巴渝⑧丨铜梁:地膜回收变废为宝 生态耕种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2020-06-04 16:22:4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4日16时讯(记者 陈星 李黎)走进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永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菜地,一眼望去,满目生机。

该专业合作社有近两千亩菜地,每年要产生3吨左右的废旧农膜。与往年不同,曾经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废弃地膜已不见踪影。

变化背后,是铜梁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废旧农膜回收储运体系,规范化回收网点实现镇街全覆盖的生动实践。

自2019年,我市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内容以来,回收废旧地膜的信息,伴随着徐徐春风,送进了铜梁家家户户。

昔日废弃地膜,如今创造新收,铜梁废弃地膜迎来新生。

全民参与 田坎再现“收废匠”

在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电商服务点,10余平方米的场地,摆满了从村民那儿收购的大米、鸡蛋等农特产品。

谢华飞是该电商服务点的负责人,平时大多时间,他担任“卖货郎”的角色,这个小小的房间,承担着村里农产品的销售重任。

巴川街道玉皇村建起的果苗产业。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从今年3月开始,自坪漆村成为铜梁首个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点的行政村以来。谢华飞就多了一个身份——“收废匠”。 村民会把废弃农膜送到回收点,谢华飞进行统一打包,运到镇上。

在开展回收废弃农膜工作中,谢华飞没有坐等“收货”,有时也会开着货车、三轮车主动到蔬菜基地、农户家中开展回收。

在谢华飞的印象中,以前一到收种时节,农户将此拉扯成堆推入河道的有之,就地点燃一把焚烧的有之,水生态和大气质量双双受损。

现在村干部实行代收代卖服务,废品销售后的钱全部返给村民,镇里还把村民交售可回收垃圾的情况与“积分制”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真正让村民形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

铺设黑色生态地膜的果苗长势喜人。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面宽量大,我们从解决农业业主和农民的认识入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乡村清洁行动’,印制了宣传资料发放到了镇村、农业种植养殖业主和农民手中,还通过专栏、标语、广播、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宣传力度。”铜梁区供销联社主任张桂生说,要让村民改变观念,把农膜统一回收利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供销社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废旧农膜的危害性以及农膜回收的重要性,村民的观念逐渐有了改观。

如今,铜梁的 “收废匠”不止谢华飞。很多村民主动加入其中,有村民光是卖农膜,就卖了200多块钱。把废膜送到回收点,渐渐成了村民们的新习惯。

左崇云是安居镇杨乐村种菜多年,过去用过的农药瓶、肥料袋丢在地边,特别是地膜薄膜烂了后也没收拾。左崇云说,现在晓得这些用过了的东西不收拾,会污染田土和水源。今后会把田土的清洁做好。

全网覆盖 回收环环相扣

农用地膜是除种子、农药、化肥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对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有着重要作用。

但大量的废旧农膜如不及时回收,不仅影响乡村景观,更会对耕地质量产生危害,造成农田里的“白色污染”。

如何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如何让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在转变村民观念的同时,规范化建设回收网络体系也需同步跟上。

太平镇坪漆村废旧农资回收点。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铜梁区是农产品生产大区,全区蔬菜、粮食、水果、苗木、药材种播面积上百万亩,每年,铜梁需要消耗农膜、地膜数百吨。

去年以来,铜梁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把田间废旧农地膜回收纳入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建立起了区供销联社牵头,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配合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协调机制。

在农膜回收工作中,铜梁供销通过源头控制、规范使用、有序回收、安全处置等,引导农户、中间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捡拾或流动收购废弃农膜,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废旧农膜回收储运体系,全区28个镇街设立了40个回收网点,实现了所有镇街全覆盖。

回收网络体系构建起来,各网点、各中心建成后如何避免“空心化”?

西河镇兴建村办起的大米加工厂。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只有建管结合,健全农膜回收工作长效机制,才能确保铜梁从一处美到处处美。”张桂生介绍,监督管理尤为重要,铜梁实行台账管理和月报进度、季度通报、年终考核制度。并建立完善了回收点统一标识,以及收购、销售、回收等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各个镇街还与农业基地业主签订了废弃农地膜回收协议,让基地和农户都主动将废弃农膜交到各个镇街回收网点。

回收而来的废旧农膜,集中在石鱼镇东店村的区级回收中转站。这些废旧农膜经过回收到达到一定量后,将运往塑料制品厂加工成塑料颗粒,重新再利用。

据统计,2019年,铜梁完成回收废弃农膜397.35吨,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江苏苏州、昆山、张家港,贵州道真等10个市县还到铜梁来考察学习。

这样集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从污染物的源头减量到资源化利用,将废膜等固体废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全新路径 农膜“吃干榨尽”

要想根治农田“白色污染”,把“自由呼吸”还给大地,还得靠易降解、成本低廉的新型农膜。

在推广新型农膜上,铜梁做了诸多尝试。

在铜梁区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成王果业苗木基地的苗圃地近段时间铺上了一种特别的黑色地膜。

镇街废旧农膜回收站。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成王果业负责人陈贵虎介绍,这种黑色地膜,是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不用耗费人工去处理,它可以像枯黄叶片一样腐烂在地里,化作有机肥改善土质。

“传统农膜是化纤编织的,一撕就散了,降解得很慢,会造成环境污染。”陈贵虎用新旧两种农膜做了对比。

新地膜是无纺布做的,属于有机质,可以撕成块状,用在果苗地里一般三年后就可以自行降解。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孔更细,草不容易长出来,病虫害更小,防潮和保湿的效果更。

陈贵虎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可降解地膜,一亩地比普通地膜贵30%左右,但防潮和保湿效果更好,还节省了浇水和除草的人工成本,零成本回收。如果都按照三年的使用寿命来计算的话,与使用传统农膜相比一亩地还要节省100至200元。

在铜梁,使用可降解地膜并非只有成王果业。目前,在平滩、高楼等地蔬菜基地已推广可降解地膜1000亩。

张桂生介绍,当前,铜梁正着力推介农户使用高标准地膜,杜绝劣质地膜。对废旧地膜,村里组织实施统一回收,交由再生资源企业,变身为新地膜。这种“农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正在迅速被农户,特别是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所欣然接受。

[责任编辑: 王婷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