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深山苗寨的老手艺——榨桐油
桐油是将采摘的桐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一种优良的带干性的植物油,整个过程被称为榨桐油,是一项传统技艺,是一项既复杂又繁重的体力劳动。

彭水:深山苗寨的老手艺——榨桐油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0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7日6时5分讯(特约通讯员 廖唯)桐油是将采摘的桐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一种优良的带干性的植物油,整个过程被称为榨桐油,是一项传统技艺,是一项既复杂又繁重的体力劳动。

昨(6)日,笔者走进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万足镇廖家村探秘传统技艺榨桐油,寻找关于桐油的故事。

粉碎桐籽。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每年农历的九月,彭水的桐子树果实开始成熟,周洪锡跟村民们一样也要上山采摘桐子。周洪锡今年74岁,家住万足镇廖家村2组,一个苗族氛围浓郁的寨子。周洪锡精通多项传统手艺,是一位老手艺人。其中榨桐油便是一项,有着40年的榨油经历,在整个寨子中,周洪锡家的榨油机也是唯一的一台,所有的工具保存完好,每年仍然在坚持榨油。

火蒸桐籽粉末。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今年,周洪锡“退休”了,把这项活儿交给了儿子周仁平,只是不时在旁边作一些指导。“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榨桐油,技术这一块完全没得问题。”周仁平说。这门手艺得到了传承,让周洪锡感到很欣慰。

周洪锡介绍,桐子要经过“晒子”“破子”“制饼”“装饼”“打油”等多道工序后才能榨出油。

用稻草做油饼草料。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把桐子采摘回来后堆在吊脚楼的屋里平铺开,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桐子外壳因水分逐渐减少变黑。进入冬闲时节后,在屋里生一盆火,村民们就坐在旁边开始剥桐子,去掉壳,取其籽。记忆中,剥桐子虽然只是手上活儿,但是很糊人,黑色的汁液沾满双手,十分难洗。

装踩料。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用铁环箍紧油饼(左)和木舂(右)。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踩料。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踩实。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剥出桐籽后,接下来就需要用炕灶蒸桐籽。炕灶是特制的,根据需要确定大小,呈长方形的土胚,下方是灶孔,里面用竹子铺成。把桐籽平铺在上面烧火蒸,蒸掉水分,使其干燥,一般需要两天时间,桐籽蒸干后用粉碎机打成粉。周洪锡说,没有粉碎机的时候就是用石磨进行磨粉,随后将打碎成粉的桐籽放入大薽子蒸熟。

上油饼(上榨)。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手持压力杆榨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周洪锡(左二)指导儿子周仁平榨桐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接下来就是制作油饼,将铁环重叠,稻草放进环内,用木棒杵紧;把桐籽粉倒进甑子里杵紧,取掉甑子后用脚踩紧,一个油饼便制作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剩下的油饼后,就可以开始榨油。

榨油前,先检查榨油机,主要是看油箱里有机油没,榨油机的原理就是通过人握住手柄上下压通过油泵产生压力挤压油饼让油溢出,为物理方法。装上油饼,便可以榨油,一边压便可以一边加油饼,榨出的油滴入下方的油槽里,再流到另一端的油桶里。

压力阀和压力表。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周洪锡介绍,最初榨桐油是采用木榨,更费体力,后来才逐渐变成用机器榨。1973年,他花了一千多元买了全寨子第一台榨油机。

“家有千根桐,子孙不受穷。”这句俗语就反映了当时桐油对于老百姓的重要。

桐籽粉末通过受力挤压出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欲滴的桐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那时桐油成为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全县都大力发展种植油桐。”周洪锡回忆,当时的桐子产量高,质量也很好,100斤桐籽能榨35斤油,一天4至5个人分工协作,最多能榨600斤桐籽,忙的时候更是通宵做。

一条青石路被脚步磨去了棱角,变得光滑发亮,见证曾经的繁华;一个个背桶装满了桐油,在一杵杵的歇气中背到万足场,然后销往全国、销往世界。“那时我一天都能背80斤桐油到万足场去卖,一斤能卖2元钱。”谈到桐油,周洪锡的妻子廖廷秀也深有体会。

成品桐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周仁平介绍,现在每年榨的桐油,他运到县城去卖,还供不应求,这也增加了一笔家庭收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桐油的功能被更多的新材料所替代,慢慢地退出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少能买到桐油。周洪锡的榨油机有很多上门想收购,但他坚决不卖,就让榨油机继续记录着历史。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彭水:深山苗寨的老手艺——榨桐油

2020-06-07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7日6时5分讯(特约通讯员 廖唯)桐油是将采摘的桐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一种优良的带干性的植物油,整个过程被称为榨桐油,是一项传统技艺,是一项既复杂又繁重的体力劳动。

昨(6)日,笔者走进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万足镇廖家村探秘传统技艺榨桐油,寻找关于桐油的故事。

粉碎桐籽。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每年农历的九月,彭水的桐子树果实开始成熟,周洪锡跟村民们一样也要上山采摘桐子。周洪锡今年74岁,家住万足镇廖家村2组,一个苗族氛围浓郁的寨子。周洪锡精通多项传统手艺,是一位老手艺人。其中榨桐油便是一项,有着40年的榨油经历,在整个寨子中,周洪锡家的榨油机也是唯一的一台,所有的工具保存完好,每年仍然在坚持榨油。

火蒸桐籽粉末。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今年,周洪锡“退休”了,把这项活儿交给了儿子周仁平,只是不时在旁边作一些指导。“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榨桐油,技术这一块完全没得问题。”周仁平说。这门手艺得到了传承,让周洪锡感到很欣慰。

周洪锡介绍,桐子要经过“晒子”“破子”“制饼”“装饼”“打油”等多道工序后才能榨出油。

用稻草做油饼草料。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把桐子采摘回来后堆在吊脚楼的屋里平铺开,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桐子外壳因水分逐渐减少变黑。进入冬闲时节后,在屋里生一盆火,村民们就坐在旁边开始剥桐子,去掉壳,取其籽。记忆中,剥桐子虽然只是手上活儿,但是很糊人,黑色的汁液沾满双手,十分难洗。

装踩料。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用铁环箍紧油饼(左)和木舂(右)。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踩料。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踩实。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剥出桐籽后,接下来就需要用炕灶蒸桐籽。炕灶是特制的,根据需要确定大小,呈长方形的土胚,下方是灶孔,里面用竹子铺成。把桐籽平铺在上面烧火蒸,蒸掉水分,使其干燥,一般需要两天时间,桐籽蒸干后用粉碎机打成粉。周洪锡说,没有粉碎机的时候就是用石磨进行磨粉,随后将打碎成粉的桐籽放入大薽子蒸熟。

上油饼(上榨)。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手持压力杆榨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周洪锡(左二)指导儿子周仁平榨桐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接下来就是制作油饼,将铁环重叠,稻草放进环内,用木棒杵紧;把桐籽粉倒进甑子里杵紧,取掉甑子后用脚踩紧,一个油饼便制作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剩下的油饼后,就可以开始榨油。

榨油前,先检查榨油机,主要是看油箱里有机油没,榨油机的原理就是通过人握住手柄上下压通过油泵产生压力挤压油饼让油溢出,为物理方法。装上油饼,便可以榨油,一边压便可以一边加油饼,榨出的油滴入下方的油槽里,再流到另一端的油桶里。

压力阀和压力表。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周洪锡介绍,最初榨桐油是采用木榨,更费体力,后来才逐渐变成用机器榨。1973年,他花了一千多元买了全寨子第一台榨油机。

“家有千根桐,子孙不受穷。”这句俗语就反映了当时桐油对于老百姓的重要。

桐籽粉末通过受力挤压出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欲滴的桐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那时桐油成为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全县都大力发展种植油桐。”周洪锡回忆,当时的桐子产量高,质量也很好,100斤桐籽能榨35斤油,一天4至5个人分工协作,最多能榨600斤桐籽,忙的时候更是通宵做。

一条青石路被脚步磨去了棱角,变得光滑发亮,见证曾经的繁华;一个个背桶装满了桐油,在一杵杵的歇气中背到万足场,然后销往全国、销往世界。“那时我一天都能背80斤桐油到万足场去卖,一斤能卖2元钱。”谈到桐油,周洪锡的妻子廖廷秀也深有体会。

成品桐油。特约通讯员 廖唯 摄

周仁平介绍,现在每年榨的桐油,他运到县城去卖,还供不应求,这也增加了一笔家庭收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桐油的功能被更多的新材料所替代,慢慢地退出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少能买到桐油。周洪锡的榨油机有很多上门想收购,但他坚决不卖,就让榨油机继续记录着历史。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