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作为
近日,笔者在重庆万州郭村镇葛藤街走访时,顺利找到罗显清的制衣厂。只见大门上除了厂牌,还挂有“万州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的牌子。

万州: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作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8日14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李进发)近日,笔者在重庆万州郭村镇葛藤街走访时,顺利找到罗显清的制衣厂。只见大门上除了厂牌,还挂有“万州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的牌子。

“扶贫车间”内,贫困户张清开夫妇十指翻飞,很快就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玩具。“以前外出干活,年纪大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就能挣到2000元,真好!”张清开说。

“扶贫车间”是精准扶贫的好经验,是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新途径。脱贫攻坚以来,万州区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问题,大力建设“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扶贫小车间,实现了脱贫大作为,引领贫困群众不但脱了贫,还在小康的路上奔跑起来。

郭村镇“扶贫车间”。通讯员 李进发 摄

小山村有了“扶贫车间”

车间本是个工业概念,然而在万州山乡,它却成了勤劳致富的代名词。众多与众不同的“扶贫车间”,成了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针对农村留守贫困群众就业难、增收难问题,脱贫攻坚以来,万州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政策支持、互惠共赢”的思路,在贫困山村建立“扶贫车间”,为没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探索出一条“送岗上门、就近就业,集体建厂(车间)、企业运营”的脱贫新路径。

走进郭村镇场镇罗显清的“扶贫车间”,一台台缝纫机摆放整齐,30多名工人正在机器前忙着生产。在缝纫机“哒哒哒”的运转声中,一件件色彩绚烂的玩具、宠物服装在飞针走线下完成。

女老板罗显清时而坐在缝纫机前缝制衣服,时而穿梭在厂房指导生产,显得精明干练,轻松自如。

“现在工厂已经走上了正轨,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罗显清面带笑容地说,“在我这里上班的有不少是贫困户,我愿意带动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户增收致富。”

罗显清之前也是贫困户,经历过困境、挫折和灾难等多重考验。在逆境中,她乐观面对,不但办起了“扶贫车间”,还带领周边贫困户一起脱贫增收。

中洋村6组贫困户陈蓉就是其中之一。之前陈蓉一家因学致贫,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负担很重。“我是从制衣厂刚建立的时候就在这里上班,现在已经做得很熟练了,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丈夫打工的收入,对脱贫致富很有信心。以前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就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不错的工资收入,我已经很满意了。”

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

万州结合实际,积极招引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经营活动,吸纳贫困人口和群众就业。以亲情吸引、乡情召唤,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扶贫车间”。以“三变”改革为核心,按照“产业基地(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将产业基地(合作社)变成“扶贫车间”,用产业引导资金入股,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参股入社、务工发展。

现如今,“扶贫车间”在万州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通过“扶贫车间”带贫模式,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成功道路。

“扶贫车间”的菌菇长势良好。通讯员 李进发 摄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来得早哟,快来打卡。”盛夏阳光入斜窗,三峡绣龙驹“扶贫车间”负责人邓成萍一天的工作,由此开始。

当天早上8点,绣娘们整齐地坐在锦布前,完成整布、挑色、分线、穿针等一道道准备工序。“扶贫车间”里凉风习习,绣娘们银针翠线,绣出梅兰竹菊,绣出致富大道。

“我家住得远,要是6点不出家门啊,可就要迟到啰。”邓成萍边念叨,边掏出钥匙,检查“扶贫车间”的展示厅、工作间,从刺绣作品到桌椅板凳,一件不漏,“没有问题,才能开工。”上班时间,邓成萍在车间里来回走动,驻足观看,确保随叫随到,为绣娘们解决刺绣方面的难题。

“扶贫车间”里融融情谊,让曹莉忘记身体病痛,重新找回自信。

“2001年,一次意外,让我的腰椎、颈椎严重受伤。”曹莉无奈地摇头,“行走没问题,但干不了重活。”年初,无意间看到“扶贫车间”的培训信息,曹莉动心了,连忙去咨询。

39岁的黄超霞家住龙驹镇灯塔社区,因为家庭的变故,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她曾一度想外出打工,但苦于孩子没人照顾而作罢,之前一直在镇上打临工维持生计。2015年,脱贫攻坚的东风吹到了龙驹镇,社区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建卡贫困户进行帮扶。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在龙驹镇建立了“扶贫车间”,培训建卡贫困和失业妇女,将蜀绣技艺传授给她们,引导其学会刺绣,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实现上班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孩子也照顾了,钱也挣了。真的是太感谢党的好政策和这个‘扶贫车间’了。”如今,黄超霞跟许多城里的上班族一样,早上送完孩子上学,便到“扶贫车间”上班;下午准点下班后照顾孩子。

借力这个“扶贫车间”,靠着刺绣这项技能,黄超霞已经甩掉贫困帽子,正向小康迈进。

在龙驹镇,受益于“扶贫车间”和刺绣技能脱贫的妇女,又岂止黄超霞一人。花坪村7组的建卡贫困户石思荣也是其中之一。

在李河镇油坊坝社区,“就业扶贫车间”内,30多名用工对象都是周边村社的居民,加上外包给家庭进行加工的20多户,这个“车间”实际做工的有近50余人。它的创办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邻村骑龙村8组48岁的卢世兰。

生在农村的卢世兰早些年涉足的是建筑劳务行业,先后随在外承包建筑劳务业务的丈夫做工,干过杂工,开过吊车。近10年的务工生涯,练就了她的信心和坚韧。2003年她跟随丈夫返回万州,开起了彩瓦厂。由于市场的原因,在结束了这段事业以后,她回到油坊坝社区,在家门口办起了“扶贫车间”。

龙驹镇“扶贫车间”,工人正在搬运菌菇。通讯员 李进发 摄

“扶贫车间”变身“小康车间”

日前,笔者来到宏福村的平天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只见门口“扶贫车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工人们正忙着在车间将刚刚采摘回来的菌菇分拣、装盒、搬运……

成立这个专业合作社的马书田正是宏福村人。1998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他离家外出打工,十年打拼,马书田在外获得一定成绩的消息传回了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在村两委的邀请下,在浓浓乡情的牵引下,2016年马书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我们这里山大,资源很丰富。”在多方对比后,马书田决定发展黑木耳种植。经过3年努力,他投资建成了一个70多亩生产基地,1200多平方米厂房,含周边桥梁、公路硬化、水池、保鲜房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现代化黑木耳生产加工基地。

马书田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带动了贫困户,鼓励贫困户自食其力,打破了“等靠要”的想法,在保证贫困户利益的同时,还帮助其稳定增收脱贫。

“以前赚钱要去外地打工,家里3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照顾不上,在外面打工心里老不踏实。现在自从家门口开设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既可以照顾孩子,又能照顾老人,非常方便。”正在工作的贫困户老程高兴地说。

老程以前在外地务工,但随着家里老人年事已高,再加上孩子上学,各方面都需要人照看,去年回到家后,看到家门口开设了“扶贫车间”,他立即报了名,成了一名工人。

“我和老婆都在这里上班,我一天150元,我老婆一天50元。”在木耳基地工作的程氏夫妇都是建卡贫困户,现在两人月收入有五六千元。

如今,“扶贫车间”平均每天用工60至70人之间,不仅固定吸纳了20余个贫困户家中的40多名贫困人员,也带动了宏福村以及附近乡村的劳动力,在2018年被万州区人力社保局认定为“鲁渝东西部扶贫协作就业扶贫车间”。

借着“扶贫车间”的政策东风,万州将更多企业与贫困村“联姻”,不仅解决了“务工”与“务农”兼顾的问题,更让昔日“农忙围着田头转、农闲守着牌桌转”的留守村民,转变成务农做工两不误的“两栖农民”。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扶贫车间”里受益,逐步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

疫情期间,万州还向区内18个“扶贫车间”、33家企业落实就业扶贫车间绩效奖补资金、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稳定贫困人员就业2015人。

小小“扶贫车间”,已经成为贫困群众奔富路的“小康车间”。

如今,行走在万州山乡的“扶贫车间”,聆听这里的扶贫声音,看着贫困户的笑脸,让人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现在好了,在家门口能就业了,一年能挣3万多。”深切感受到“扶贫车间”建设成效的村民老李兴奋地告诉笔者。

依托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将广阔的沟梁和闲置撂荒的土地变成群众家门口的“致富田”,既解决了谁来种地、谁来看家的问题,又让无法外出务工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脱贫。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万州: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作为

2020-06-08 16:06:19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8日14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李进发)近日,笔者在重庆万州郭村镇葛藤街走访时,顺利找到罗显清的制衣厂。只见大门上除了厂牌,还挂有“万州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的牌子。

“扶贫车间”内,贫困户张清开夫妇十指翻飞,很快就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玩具。“以前外出干活,年纪大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就能挣到2000元,真好!”张清开说。

“扶贫车间”是精准扶贫的好经验,是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新途径。脱贫攻坚以来,万州区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问题,大力建设“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扶贫小车间,实现了脱贫大作为,引领贫困群众不但脱了贫,还在小康的路上奔跑起来。

郭村镇“扶贫车间”。通讯员 李进发 摄

小山村有了“扶贫车间”

车间本是个工业概念,然而在万州山乡,它却成了勤劳致富的代名词。众多与众不同的“扶贫车间”,成了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针对农村留守贫困群众就业难、增收难问题,脱贫攻坚以来,万州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政策支持、互惠共赢”的思路,在贫困山村建立“扶贫车间”,为没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探索出一条“送岗上门、就近就业,集体建厂(车间)、企业运营”的脱贫新路径。

走进郭村镇场镇罗显清的“扶贫车间”,一台台缝纫机摆放整齐,30多名工人正在机器前忙着生产。在缝纫机“哒哒哒”的运转声中,一件件色彩绚烂的玩具、宠物服装在飞针走线下完成。

女老板罗显清时而坐在缝纫机前缝制衣服,时而穿梭在厂房指导生产,显得精明干练,轻松自如。

“现在工厂已经走上了正轨,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罗显清面带笑容地说,“在我这里上班的有不少是贫困户,我愿意带动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户增收致富。”

罗显清之前也是贫困户,经历过困境、挫折和灾难等多重考验。在逆境中,她乐观面对,不但办起了“扶贫车间”,还带领周边贫困户一起脱贫增收。

中洋村6组贫困户陈蓉就是其中之一。之前陈蓉一家因学致贫,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负担很重。“我是从制衣厂刚建立的时候就在这里上班,现在已经做得很熟练了,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丈夫打工的收入,对脱贫致富很有信心。以前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就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不错的工资收入,我已经很满意了。”

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

万州结合实际,积极招引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经营活动,吸纳贫困人口和群众就业。以亲情吸引、乡情召唤,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扶贫车间”。以“三变”改革为核心,按照“产业基地(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将产业基地(合作社)变成“扶贫车间”,用产业引导资金入股,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参股入社、务工发展。

现如今,“扶贫车间”在万州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通过“扶贫车间”带贫模式,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成功道路。

“扶贫车间”的菌菇长势良好。通讯员 李进发 摄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来得早哟,快来打卡。”盛夏阳光入斜窗,三峡绣龙驹“扶贫车间”负责人邓成萍一天的工作,由此开始。

当天早上8点,绣娘们整齐地坐在锦布前,完成整布、挑色、分线、穿针等一道道准备工序。“扶贫车间”里凉风习习,绣娘们银针翠线,绣出梅兰竹菊,绣出致富大道。

“我家住得远,要是6点不出家门啊,可就要迟到啰。”邓成萍边念叨,边掏出钥匙,检查“扶贫车间”的展示厅、工作间,从刺绣作品到桌椅板凳,一件不漏,“没有问题,才能开工。”上班时间,邓成萍在车间里来回走动,驻足观看,确保随叫随到,为绣娘们解决刺绣方面的难题。

“扶贫车间”里融融情谊,让曹莉忘记身体病痛,重新找回自信。

“2001年,一次意外,让我的腰椎、颈椎严重受伤。”曹莉无奈地摇头,“行走没问题,但干不了重活。”年初,无意间看到“扶贫车间”的培训信息,曹莉动心了,连忙去咨询。

39岁的黄超霞家住龙驹镇灯塔社区,因为家庭的变故,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她曾一度想外出打工,但苦于孩子没人照顾而作罢,之前一直在镇上打临工维持生计。2015年,脱贫攻坚的东风吹到了龙驹镇,社区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建卡贫困户进行帮扶。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在龙驹镇建立了“扶贫车间”,培训建卡贫困和失业妇女,将蜀绣技艺传授给她们,引导其学会刺绣,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实现上班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孩子也照顾了,钱也挣了。真的是太感谢党的好政策和这个‘扶贫车间’了。”如今,黄超霞跟许多城里的上班族一样,早上送完孩子上学,便到“扶贫车间”上班;下午准点下班后照顾孩子。

借力这个“扶贫车间”,靠着刺绣这项技能,黄超霞已经甩掉贫困帽子,正向小康迈进。

在龙驹镇,受益于“扶贫车间”和刺绣技能脱贫的妇女,又岂止黄超霞一人。花坪村7组的建卡贫困户石思荣也是其中之一。

在李河镇油坊坝社区,“就业扶贫车间”内,30多名用工对象都是周边村社的居民,加上外包给家庭进行加工的20多户,这个“车间”实际做工的有近50余人。它的创办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邻村骑龙村8组48岁的卢世兰。

生在农村的卢世兰早些年涉足的是建筑劳务行业,先后随在外承包建筑劳务业务的丈夫做工,干过杂工,开过吊车。近10年的务工生涯,练就了她的信心和坚韧。2003年她跟随丈夫返回万州,开起了彩瓦厂。由于市场的原因,在结束了这段事业以后,她回到油坊坝社区,在家门口办起了“扶贫车间”。

龙驹镇“扶贫车间”,工人正在搬运菌菇。通讯员 李进发 摄

“扶贫车间”变身“小康车间”

日前,笔者来到宏福村的平天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只见门口“扶贫车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工人们正忙着在车间将刚刚采摘回来的菌菇分拣、装盒、搬运……

成立这个专业合作社的马书田正是宏福村人。1998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他离家外出打工,十年打拼,马书田在外获得一定成绩的消息传回了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在村两委的邀请下,在浓浓乡情的牵引下,2016年马书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我们这里山大,资源很丰富。”在多方对比后,马书田决定发展黑木耳种植。经过3年努力,他投资建成了一个70多亩生产基地,1200多平方米厂房,含周边桥梁、公路硬化、水池、保鲜房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现代化黑木耳生产加工基地。

马书田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带动了贫困户,鼓励贫困户自食其力,打破了“等靠要”的想法,在保证贫困户利益的同时,还帮助其稳定增收脱贫。

“以前赚钱要去外地打工,家里3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照顾不上,在外面打工心里老不踏实。现在自从家门口开设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既可以照顾孩子,又能照顾老人,非常方便。”正在工作的贫困户老程高兴地说。

老程以前在外地务工,但随着家里老人年事已高,再加上孩子上学,各方面都需要人照看,去年回到家后,看到家门口开设了“扶贫车间”,他立即报了名,成了一名工人。

“我和老婆都在这里上班,我一天150元,我老婆一天50元。”在木耳基地工作的程氏夫妇都是建卡贫困户,现在两人月收入有五六千元。

如今,“扶贫车间”平均每天用工60至70人之间,不仅固定吸纳了20余个贫困户家中的40多名贫困人员,也带动了宏福村以及附近乡村的劳动力,在2018年被万州区人力社保局认定为“鲁渝东西部扶贫协作就业扶贫车间”。

借着“扶贫车间”的政策东风,万州将更多企业与贫困村“联姻”,不仅解决了“务工”与“务农”兼顾的问题,更让昔日“农忙围着田头转、农闲守着牌桌转”的留守村民,转变成务农做工两不误的“两栖农民”。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扶贫车间”里受益,逐步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

疫情期间,万州还向区内18个“扶贫车间”、33家企业落实就业扶贫车间绩效奖补资金、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稳定贫困人员就业2015人。

小小“扶贫车间”,已经成为贫困群众奔富路的“小康车间”。

如今,行走在万州山乡的“扶贫车间”,聆听这里的扶贫声音,看着贫困户的笑脸,让人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现在好了,在家门口能就业了,一年能挣3万多。”深切感受到“扶贫车间”建设成效的村民老李兴奋地告诉笔者。

依托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将广阔的沟梁和闲置撂荒的土地变成群众家门口的“致富田”,既解决了谁来种地、谁来看家的问题,又让无法外出务工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脱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