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大力实施“一河一策”飞龙河重现水清岸绿
昨(10)日,笔者在重庆市丰都县董家镇四角楼村看到,虽然连日来频频下雨,导致飞龙河水位有所升高,但哗哗流淌的河水仍然显得清澈,河床两岸是绿树、青草、庄稼,给人一种闲适的生态美。

丰都:大力实施“一河一策”飞龙河重现水清岸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1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1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昨(10)日,笔者在重庆市丰都县董家镇四角楼村看到,虽然连日来频频下雨,导致飞龙河水位有所升高,但哗哗流淌的河水仍然显得清澈,河床两岸是绿树、青草、庄稼,给人一种闲适的生态美。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大力实施‘一河一策’方案,通过宣传、劝导、整治等方式开展爱河护河志愿活动,有效地维护了飞龙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环境,同时也提升了辖区村民爱河护河意识。”董家镇组织委员蔡朝勇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飞龙河生态环境逐渐修复。通讯员 李达元 摄

发源于忠县 注入渠溪河

飞龙河为长江左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忠县拔山寺,在丰都县董家镇红岩村注入长江一级支流渠溪河。飞龙河全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丰都县境内长15.9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38.5平方公里。流域形状约呈长条形,河谷深切,岸坡陡峻,洪水汇流迅疾。

“飞龙河流域内地质情况良好,流域内高山区有成片森林,植被较好,河谷地带林木稀疏,多为农耕种植,植被较差。”蔡朝勇说。由于河床的透水含水性较差,地下水储量不丰,因而形成了本辖区流域“有雨便成洪,无雨河水枯”的特点。

尽管飞龙河的基本状况如此,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土地承包到户后的10来年间,其流域段的河水给沿岸村民带来了极大的“福利”。“那些年,种庄稼基本是靠天吃饭,特别是遇到夏季伏旱天气,河水就成了饮用和灌溉水源。”村民黄光远说。

据他回忆,那时候飞龙河流域没有污染源,河水干净卫生,生态完好,若是嘴馋了,还可拿上渔具在河段某处捕捞,鱼呀虾的非常多。同时,大家还经常把衣服拿到河边来洗,洗后的衣服在太阳下晒干后有一股清新的香味,穿在身上也格外舒适。

生活变好了 水质却下降

“土地承包到户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挣钱,村民的生活逐渐变好了,但飞龙河的水质却下降了。”黄光远说。

丰都县河长办工作人员黄山介绍,导致飞龙河水质下降的原因,首先是规模化养殖污染,在实施河长制工作前,流域范围内共有8家养殖场,主要养殖有肉牛、生猪、鸡鸭鹅等畜禽,其产生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排入了河水中;其次是农业污染,化肥的大量使用,粗放的农田管理方式,不但造成土壤中氮磷养分比例失调,而且过量的氮磷未被作物吸收,使部分化肥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污染了水体。

飞龙河水清岸绿。通讯员 李达元 摄

“同时,沿岸群众长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是污染源,不仅生活污水直排飞龙河中,而且把生活垃圾倾倒在河岸,遇到下大雨洪水就把垃圾冲刷进了河水。”黄山说。

“河水浑浊变臭,水里鱼虾也越来越少,就连白鹭也很少飞来河边捕食鱼虾。”黄光远说。

推行河长制 治理显成效

“自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董家镇实行工作台账和巡查制度,掌握河道情况,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开展河道管理和整治,目前河流治理初显成效。”蔡朝勇说。

据介绍,董家镇大力推行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护,针对飞龙河岸线乱占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以及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巡查检查、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协调解决河道治理和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检查督导街道河长和相关部门履行工作职责。

“通过巡查摸排,发现飞龙河丰都段干流及附近排污口共有1处,为双岔河河口排污口,其来源为场镇居民生活污水。”蔡朝勇说,对此我们投入财力人力进行了及时治理,并取缔了流域岸线畜禽养殖场,为确保今年河水水质保护实现Ⅲ类目标打下了基础。

采访中笔者获悉,董家镇还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让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招募志愿者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关心爱护飞龙河,大家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大力实施“一河一策”飞龙河重现水清岸绿

2020-06-1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1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昨(10)日,笔者在重庆市丰都县董家镇四角楼村看到,虽然连日来频频下雨,导致飞龙河水位有所升高,但哗哗流淌的河水仍然显得清澈,河床两岸是绿树、青草、庄稼,给人一种闲适的生态美。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大力实施‘一河一策’方案,通过宣传、劝导、整治等方式开展爱河护河志愿活动,有效地维护了飞龙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环境,同时也提升了辖区村民爱河护河意识。”董家镇组织委员蔡朝勇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飞龙河生态环境逐渐修复。通讯员 李达元 摄

发源于忠县 注入渠溪河

飞龙河为长江左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忠县拔山寺,在丰都县董家镇红岩村注入长江一级支流渠溪河。飞龙河全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丰都县境内长15.9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38.5平方公里。流域形状约呈长条形,河谷深切,岸坡陡峻,洪水汇流迅疾。

“飞龙河流域内地质情况良好,流域内高山区有成片森林,植被较好,河谷地带林木稀疏,多为农耕种植,植被较差。”蔡朝勇说。由于河床的透水含水性较差,地下水储量不丰,因而形成了本辖区流域“有雨便成洪,无雨河水枯”的特点。

尽管飞龙河的基本状况如此,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土地承包到户后的10来年间,其流域段的河水给沿岸村民带来了极大的“福利”。“那些年,种庄稼基本是靠天吃饭,特别是遇到夏季伏旱天气,河水就成了饮用和灌溉水源。”村民黄光远说。

据他回忆,那时候飞龙河流域没有污染源,河水干净卫生,生态完好,若是嘴馋了,还可拿上渔具在河段某处捕捞,鱼呀虾的非常多。同时,大家还经常把衣服拿到河边来洗,洗后的衣服在太阳下晒干后有一股清新的香味,穿在身上也格外舒适。

生活变好了 水质却下降

“土地承包到户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挣钱,村民的生活逐渐变好了,但飞龙河的水质却下降了。”黄光远说。

丰都县河长办工作人员黄山介绍,导致飞龙河水质下降的原因,首先是规模化养殖污染,在实施河长制工作前,流域范围内共有8家养殖场,主要养殖有肉牛、生猪、鸡鸭鹅等畜禽,其产生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排入了河水中;其次是农业污染,化肥的大量使用,粗放的农田管理方式,不但造成土壤中氮磷养分比例失调,而且过量的氮磷未被作物吸收,使部分化肥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污染了水体。

飞龙河水清岸绿。通讯员 李达元 摄

“同时,沿岸群众长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是污染源,不仅生活污水直排飞龙河中,而且把生活垃圾倾倒在河岸,遇到下大雨洪水就把垃圾冲刷进了河水。”黄山说。

“河水浑浊变臭,水里鱼虾也越来越少,就连白鹭也很少飞来河边捕食鱼虾。”黄光远说。

推行河长制 治理显成效

“自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董家镇实行工作台账和巡查制度,掌握河道情况,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开展河道管理和整治,目前河流治理初显成效。”蔡朝勇说。

据介绍,董家镇大力推行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护,针对飞龙河岸线乱占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以及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巡查检查、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协调解决河道治理和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检查督导街道河长和相关部门履行工作职责。

“通过巡查摸排,发现飞龙河丰都段干流及附近排污口共有1处,为双岔河河口排污口,其来源为场镇居民生活污水。”蔡朝勇说,对此我们投入财力人力进行了及时治理,并取缔了流域岸线畜禽养殖场,为确保今年河水水质保护实现Ⅲ类目标打下了基础。

采访中笔者获悉,董家镇还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让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招募志愿者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关心爱护飞龙河,大家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