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矮坳村驻村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突破口
自驻村以来,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凯街道矮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华秀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始终把夯实矮坳村产业发展,带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突破口,大力宣传和落实扶贫各项政策措施,发扬钉子精神,拿出踏石留印子的劲头,锲而不舍发展扶贫产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情怀。

秀山矮坳村驻村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突破口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1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6日6时讯(通讯员 吴国超)自驻村以来,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凯街道矮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华秀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始终把夯实矮坳村产业发展,带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突破口,大力宣传和落实扶贫各项政策措施,发扬钉子精神,拿出踏石留印子的劲头,锲而不舍发展扶贫产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情怀。

矮坳村现有茶叶基地189亩、黄金李基地120亩、食用菌菌棒基地2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100亩、中药材恒温大棚4000平方米,与现在红红火火的产业发展相比,两年前,杨华秀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刚到矮坳村时,面对的却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以及产业发展失败遗留的各种问题。

华秀(右一)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察看香菇菌棒产业发展情况。通讯员 杨育霖 摄

“我们驻村工作村2018年9月进入矮坳村,当时矮坳村存在的问题是‘花花世界’600亩土地经营关闭,120亩土地的原花炮厂也倒闭了。”杨华秀说,“花花世界”曾经是矮坳村依托当地地理条件打造的乡村旅游支柱产业,但因经验不足、经营不善,收效甚微,在2018年,“花花世界”因债务过高关闭,矮坳村从此失去支柱产业。

为切实解决产业发展带来的遗留问题,消除村民心中的疑虑,驻村之后,杨秀华所在的驻村工作队成功引进秀山梵朴农业有限公司,利用争取到的58万元股权化项目资金入股,在原“花花世界”土地上,修建了4000平方米中药材育苗大棚和1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如今,矮坳村30户建卡贫困户连续5年每年可在该项目获得分红2.088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万元,村里10余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务工,其中建卡户就有3人。

“原‘花花世界’的土地面积有600余亩,为了盘活这600亩土地,我们引进了两个公司,一是秀山梵朴农业公司进来发展中药材种植,恒温大棚有4000平方米培育中药材育苗,还新建了100亩中药材培育示范基地,剩下的500余亩土地则用来发展茶叶。”杨华秀道。

杨华秀填写扶贫工作手册。通讯员 杨育霖 摄

在紧邻原“花花世界”土地另一侧,是矮坳村原花炮厂120亩土地。原花炮厂倒闭后,矮坳村民出租土地给花炮厂的土地租金以及务工收入一下子打了“水漂”,便对发展产业充满了不信任。

“只有先暖民心,才能后促发展。”了解情况后,杨华秀认为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土地租金和务工工资问题,他便与驻村工作队员自己掏腰包一起垫资了3万元,又多方筹借12万元资金,为村民及时弥补了拖欠的土地租金和工资,消减了群众的信任危机。

“想把花炮厂这120亩盘活,光我们驻村工作队垫资远远不够,还得引‘活水’进来。”杨华秀回忆道,为了盘活土地,驻村工作队四方打听,成功引进了重庆百事益公司对原花炮厂的土地进行重新租赁。为进一步激活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又把原来500元一亩的土地租金提高至700元一亩。同时,还引进秀山凯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香菇菌棒产业,对原花炮厂的厂房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矮坳村发展的黄金李种植基地。通讯员 杨育霖 摄

2019年6月,凯江农业在矮坳村原花炮厂所在地建设了20余亩香菇菌棒项目车间。10月,香菇菌棒项目已经顺利投产。目前,该车间日均生产量达1万余棒,每棒可收益3.5元—4元,每年可直接为矮坳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经济收入。凯江农业还承诺连续3年每年为该村30户130人建卡贫困户固定分红3万元。今年,该产业成功申报扶贫车间,矮坳村20余名村民在此实现稳定就业,建卡贫困户袁艳云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在外进厂务工,但是后来我爸爸因为意外导致脚不方便,便想找个离家近点的工作,方便照顾我爸爸。”袁艳云说,她在香菇菌棒大棚里面工作已经快一年,平均一个月能收入2000余元,因为离家里较近,方便照顾家里,她觉得很满意。

除了解决好遗留问题,杨秀华与驻村工作队还想为矮坳村留下一片带不走的支柱产业。经考察、调研并争取群众同意后,决定在矮坳村发展水果种植。2019年,驻村工作队采取“合作社+农户+大户”的发展模式,在该村发展了120亩黄金李种植基地,由种植大户带头助贫带贫,普通农户和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实现收益后,村合作社、农户、大户可按照5:3:2比例进行分红。

随着黄金李基地的迅速发展,杨华秀还与驻村工作队一起积极推动该村其他产业发展。2019年11月该村成功引入计划总投资60余万元的东西扶贫协作试点项目——希森6号马铃薯实验基地,项目总面积210亩,预计年产量达500吨,惠及7户建卡贫困户。据动态监测统计,2019年,矮坳村30户建卡贫困户130人均纯收入均超过5000元。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杨华秀表示,一要继续发展好矮坳村的各项产业,为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继续抓党建工作,为矮坳村班子和党员注入活力,三要继续抓民心工程,让老百姓对扶贫工作和村上的其他工作给予支持和信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秀山矮坳村驻村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突破口

2020-06-16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6日6时讯(通讯员 吴国超)自驻村以来,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凯街道矮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华秀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始终把夯实矮坳村产业发展,带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突破口,大力宣传和落实扶贫各项政策措施,发扬钉子精神,拿出踏石留印子的劲头,锲而不舍发展扶贫产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情怀。

矮坳村现有茶叶基地189亩、黄金李基地120亩、食用菌菌棒基地2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100亩、中药材恒温大棚4000平方米,与现在红红火火的产业发展相比,两年前,杨华秀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刚到矮坳村时,面对的却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以及产业发展失败遗留的各种问题。

华秀(右一)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察看香菇菌棒产业发展情况。通讯员 杨育霖 摄

“我们驻村工作村2018年9月进入矮坳村,当时矮坳村存在的问题是‘花花世界’600亩土地经营关闭,120亩土地的原花炮厂也倒闭了。”杨华秀说,“花花世界”曾经是矮坳村依托当地地理条件打造的乡村旅游支柱产业,但因经验不足、经营不善,收效甚微,在2018年,“花花世界”因债务过高关闭,矮坳村从此失去支柱产业。

为切实解决产业发展带来的遗留问题,消除村民心中的疑虑,驻村之后,杨秀华所在的驻村工作队成功引进秀山梵朴农业有限公司,利用争取到的58万元股权化项目资金入股,在原“花花世界”土地上,修建了4000平方米中药材育苗大棚和1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如今,矮坳村30户建卡贫困户连续5年每年可在该项目获得分红2.088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万元,村里10余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务工,其中建卡户就有3人。

“原‘花花世界’的土地面积有600余亩,为了盘活这600亩土地,我们引进了两个公司,一是秀山梵朴农业公司进来发展中药材种植,恒温大棚有4000平方米培育中药材育苗,还新建了100亩中药材培育示范基地,剩下的500余亩土地则用来发展茶叶。”杨华秀道。

杨华秀填写扶贫工作手册。通讯员 杨育霖 摄

在紧邻原“花花世界”土地另一侧,是矮坳村原花炮厂120亩土地。原花炮厂倒闭后,矮坳村民出租土地给花炮厂的土地租金以及务工收入一下子打了“水漂”,便对发展产业充满了不信任。

“只有先暖民心,才能后促发展。”了解情况后,杨华秀认为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土地租金和务工工资问题,他便与驻村工作队员自己掏腰包一起垫资了3万元,又多方筹借12万元资金,为村民及时弥补了拖欠的土地租金和工资,消减了群众的信任危机。

“想把花炮厂这120亩盘活,光我们驻村工作队垫资远远不够,还得引‘活水’进来。”杨华秀回忆道,为了盘活土地,驻村工作队四方打听,成功引进了重庆百事益公司对原花炮厂的土地进行重新租赁。为进一步激活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又把原来500元一亩的土地租金提高至700元一亩。同时,还引进秀山凯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香菇菌棒产业,对原花炮厂的厂房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矮坳村发展的黄金李种植基地。通讯员 杨育霖 摄

2019年6月,凯江农业在矮坳村原花炮厂所在地建设了20余亩香菇菌棒项目车间。10月,香菇菌棒项目已经顺利投产。目前,该车间日均生产量达1万余棒,每棒可收益3.5元—4元,每年可直接为矮坳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经济收入。凯江农业还承诺连续3年每年为该村30户130人建卡贫困户固定分红3万元。今年,该产业成功申报扶贫车间,矮坳村20余名村民在此实现稳定就业,建卡贫困户袁艳云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在外进厂务工,但是后来我爸爸因为意外导致脚不方便,便想找个离家近点的工作,方便照顾我爸爸。”袁艳云说,她在香菇菌棒大棚里面工作已经快一年,平均一个月能收入2000余元,因为离家里较近,方便照顾家里,她觉得很满意。

除了解决好遗留问题,杨秀华与驻村工作队还想为矮坳村留下一片带不走的支柱产业。经考察、调研并争取群众同意后,决定在矮坳村发展水果种植。2019年,驻村工作队采取“合作社+农户+大户”的发展模式,在该村发展了120亩黄金李种植基地,由种植大户带头助贫带贫,普通农户和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实现收益后,村合作社、农户、大户可按照5:3:2比例进行分红。

随着黄金李基地的迅速发展,杨华秀还与驻村工作队一起积极推动该村其他产业发展。2019年11月该村成功引入计划总投资60余万元的东西扶贫协作试点项目——希森6号马铃薯实验基地,项目总面积210亩,预计年产量达500吨,惠及7户建卡贫困户。据动态监测统计,2019年,矮坳村30户建卡贫困户130人均纯收入均超过5000元。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杨华秀表示,一要继续发展好矮坳村的各项产业,为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继续抓党建工作,为矮坳村班子和党员注入活力,三要继续抓民心工程,让老百姓对扶贫工作和村上的其他工作给予支持和信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