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解放70年沧桑巨变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7日10时讯(记者 王庆炼)1950年10月19日,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藏高原迎风飘扬,这一天,西藏昌都宣告解放。
昌都的解放促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翻开了西藏历史崭新的篇章。
70年岁月沧桑,70年翻天覆地。昌都解放以来,经济社会、生产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2019年超220亿元
解放70年来,昌都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迈进的跨越转变,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
据了解,2012年以来,昌都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2019年,昌都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20.96亿元,是1958年0.41亿元的539倍,年均增长8.1%(可比价)。
经济增长提速,质量也得跟上。
改革开放以来,昌都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藏东高原特色农牧业、绿色工业和第三产业,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了经济发展质与量同步的提升。
2019年,全市农牧业总产值达到48.02亿元,是1958年0.32亿元的150倍。
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推动昌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2019年,昌都工业总产值达32.4亿元,是1965年91.14万元的3555倍;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00.39亿元,是1990年10848万元的92.5倍。
基础设施缓解制约 交通电力水利全面发展
70年前,交通成为西藏发展的拦路虎,70年后的今天,天上地下,皆有交通工具往来昌都。
昌都市政府副市长赵明表示,解放昌都70年,基础设施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能源保障体系、现代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现代信息化服务体系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昌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89万公里,县(区)通畅率达到100%,行政村(居)通达率达到100%,彻底改变了昔日出行全靠人背马驮、走骡马驿道的落后状况。
1995年建成昌都邦达机场并先后开通了昌都至拉萨、成都、重庆、西安等四条直达航线,每周航班达到80余架次,这条空中走廊,让山高谷深的昌都与其他省市紧紧相连。
此外,川藏联网工程、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并投运,927个村61.3万人实现主电网覆盖,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78%;乡(镇)通电话率、通光缆率均达到100%,行政村通信覆盖率、光纤通达覆盖率分别达到99.47%、96.84%
水利设施方面,新增(改善)农田灌溉面积达到40.53万亩,61.83万农牧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昌都市区大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昌都解放70年,也是城乡面貌、民生福祉不断向好的70年。
山高谷深,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是近年来昌都不断努力的方向,城乡面貌取得日新月异的变化。
截至2019年底,昌都城镇化率达到29.2%,昌都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昌都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得到全面保护。
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教育医疗就业各有保障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昌都在脱贫攻坚方面也取得决定性成就,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2016年以来,昌都累计减贫3.84万户19.46万人,1127个贫困村退出,11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有史以来第一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也是昌都面临的一项具体而关键的工作。
解放70年来,昌都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截至2019年底,昌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9所,在校学生达14.7万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79.75%、99.85%、100.38%、65.9%。
1950年,昌都没有一所医院,仅有少数僧医和零星藏医,如今,昌都建立了藏中西医结合、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截至2019年底,昌都医疗卫生机构达369个;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8.24/10万,婴幼儿死亡率降至6.63‰,人均寿命从1950年的35.5岁提高到2019年的70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87.6%,相关指标与70年前相比均大幅提升。
社会保障和就业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0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