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谢建发带头发展产业 摇身变“致富带路人”
谢建发一家在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及谢建发辛勤打拼下,实现脱贫。为了能照顾家人,谢建发决定回到家乡干点什么事业,挑起家庭重担。

奉节县:谢建发带头发展产业 摇身变“致富带路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0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周海媚 贾顺琴)“现在正是花椒采摘季,看见这一树树都挂满颗粒饱满的青花椒,发现自己立志发展产业没有错。”正在花椒基地里指导村民们下枝采摘的谢建发喜笑颜开。

昨(6)日,笔者了解到,谢建发今年38岁,为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烟山村1组(原瓦屋)的村民,因母亲年迈多病,妻子体弱多病,孩子也还在读书,家中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为了挣钱养家,他只能一人在外地打工贴补家用,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拮据,于2014年被纳入因病因学而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家享受到多项扶贫的政策,我们全家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孩子有教育资助,家人有医疗报销,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在外地打工挣钱才实现脱贫。”谢建发时常告诉孩子,“人穷志不穷,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不光荣,要靠自己的双手奋斗。”

查看花椒长势。通讯员 贾顺琴 摄

2017年,谢建发一家在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及谢建发辛勤打拼下,实现脱贫。为了能照顾一家人,谢建发思考再三,决定回到家乡干点什么事业,挑起家庭重担。“我一直在外地打工照顾不到家里人,心里还是很愧疚,所以我就想在家乡创业。”谢建发说,“一次偶然间,我与同村村民谭扬彪和潘益平聊天时,发现大家都有创业的意向,所以我们就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创业。经过考察发现家乡无论是土壤、气候及海拔都适宜种植花椒,所以我们一起便前往‘花椒之乡’重庆江津的石门镇去‘取经’学习种植花椒的技术。”

“虽种植技术掌握了不少,但我没有创业发展的启动资金,当正发愁没有资金时,镇村干部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于是我立马去村办公室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加上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我们三人共筹集18万元正式开始创业。”谢建发对笔者说,“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坎坷,正当我们有了创业资金时,可我们看中的200余亩土地又迟迟流转不出来,因为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的村民们大多数都不同意”。

据村主任黄作锟介绍,“当我们村支两委得知谢建发三人的情况后,主动出面与村民们家家户户的做思想工作,帮助流转土地。最终,200余亩土地成功得到流转。另外,为了确保他们有种有收,我们经常邀请种植专家到镇上来开展技术培训,为他们不断输送技术‘血液’。”

2017年,谢建发三人在流转的200余亩土地上种植了花椒30000余株,成为烟山村第一批发展花椒产业的村民。今年,他们又投入2万元新建了一个100平米的烤房。

“花椒栽种简便,繁殖容易,可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见成效,四年达到盛产期。我们这四年共为花椒产业投入62万元了,去年纯收入达6万元,而今年花椒产量明显提高,预计产量可达20000余斤,按照目前5元一斤的市场价,收入达10万余元。”谢建发笑着说,“今年我已经按时还款,对花椒产业带动我家致富更是充满了信心。”

“有了产业才能让贫困户树立自信,由输血变成自己造血,才能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我们大力鼓励像谢建发一样的群众带头发展特色高效产业,通过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甲高镇接下来会继续积极探索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来带动贫困户和群众增收。”甲高镇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随着他们的花椒产业发展成功,不仅带动周边农户也跟着发展400余亩花椒基地,还带动周边15户农户在花椒基地里务工增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奉节县:谢建发带头发展产业 摇身变“致富带路人”

2020-07-0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周海媚 贾顺琴)“现在正是花椒采摘季,看见这一树树都挂满颗粒饱满的青花椒,发现自己立志发展产业没有错。”正在花椒基地里指导村民们下枝采摘的谢建发喜笑颜开。

昨(6)日,笔者了解到,谢建发今年38岁,为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烟山村1组(原瓦屋)的村民,因母亲年迈多病,妻子体弱多病,孩子也还在读书,家中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为了挣钱养家,他只能一人在外地打工贴补家用,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拮据,于2014年被纳入因病因学而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家享受到多项扶贫的政策,我们全家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孩子有教育资助,家人有医疗报销,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在外地打工挣钱才实现脱贫。”谢建发时常告诉孩子,“人穷志不穷,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不光荣,要靠自己的双手奋斗。”

查看花椒长势。通讯员 贾顺琴 摄

2017年,谢建发一家在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及谢建发辛勤打拼下,实现脱贫。为了能照顾一家人,谢建发思考再三,决定回到家乡干点什么事业,挑起家庭重担。“我一直在外地打工照顾不到家里人,心里还是很愧疚,所以我就想在家乡创业。”谢建发说,“一次偶然间,我与同村村民谭扬彪和潘益平聊天时,发现大家都有创业的意向,所以我们就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创业。经过考察发现家乡无论是土壤、气候及海拔都适宜种植花椒,所以我们一起便前往‘花椒之乡’重庆江津的石门镇去‘取经’学习种植花椒的技术。”

“虽种植技术掌握了不少,但我没有创业发展的启动资金,当正发愁没有资金时,镇村干部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于是我立马去村办公室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加上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我们三人共筹集18万元正式开始创业。”谢建发对笔者说,“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坎坷,正当我们有了创业资金时,可我们看中的200余亩土地又迟迟流转不出来,因为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的村民们大多数都不同意”。

据村主任黄作锟介绍,“当我们村支两委得知谢建发三人的情况后,主动出面与村民们家家户户的做思想工作,帮助流转土地。最终,200余亩土地成功得到流转。另外,为了确保他们有种有收,我们经常邀请种植专家到镇上来开展技术培训,为他们不断输送技术‘血液’。”

2017年,谢建发三人在流转的200余亩土地上种植了花椒30000余株,成为烟山村第一批发展花椒产业的村民。今年,他们又投入2万元新建了一个100平米的烤房。

“花椒栽种简便,繁殖容易,可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见成效,四年达到盛产期。我们这四年共为花椒产业投入62万元了,去年纯收入达6万元,而今年花椒产量明显提高,预计产量可达20000余斤,按照目前5元一斤的市场价,收入达10万余元。”谢建发笑着说,“今年我已经按时还款,对花椒产业带动我家致富更是充满了信心。”

“有了产业才能让贫困户树立自信,由输血变成自己造血,才能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我们大力鼓励像谢建发一样的群众带头发展特色高效产业,通过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甲高镇接下来会继续积极探索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来带动贫困户和群众增收。”甲高镇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随着他们的花椒产业发展成功,不仅带动周边农户也跟着发展400余亩花椒基地,还带动周边15户农户在花椒基地里务工增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