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循环农业结硕果
在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石灯村,向勇用智慧和努力打破了传统的种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循环、增收的致富路子。

万州:循环农业结硕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0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应凤林)用猪、羊的粪便发酵后用于种植,养出来的香猪和山羊、土鸡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和传统商超售卖,供不应求。在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石灯村,向勇用智慧和努力打破了传统的种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循环、增收的致富路子。

向勇正在给猪仔投食。通讯员 应凤林 摄

雨后的山村草木葱茏,驱车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走马镇石灯村,一条大河将敦实的大山劈成两半,流向远方,从不远处的半山腰中传出了“咩咩咩”的羊叫声,循声而去,便是向勇的家。

今年43岁的向勇是走马镇石灯村9组村民,2015年从村干部退下来的他,创办了洪霆农业有限公司,主要是发展循环种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当时就是看中了村里丰富的山地资源,开始养殖香猪和山羊。”向勇说。

先是利用自家院落,搭起了简易猪舍和羊舍,从“自繁自养”开始了创业之路。养殖的活儿看似简单,实际上干的是保姆的事,比如说猪的吃喝拉撒睡,或者平时的感冒生病,这些通通都要“伺候”到位、“照顾”周全。

“从仔猪,到肥猪,过程虽然辛苦,却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对养猪人而言是一种享受。”向勇说,他将养殖当作新的“战场”,边养殖边向专家讨教,参加政府养殖技术培训,还从书店买回大量的养殖书籍学习……逐渐摸索出一套养猪、养羊的方法,成为村里生猪、山羊养殖的“土专家”。

渐渐地,农场已发展到山羊存栏量500只,香猪存栏量50头,乌鸡存栏量500只,以及上万尾生态鱼。

随着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畜禽产生的粪污也成了一大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向勇用智慧和努力打破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发展循环种养,在农场内建立起一个小型生物链。

向勇的生态循环农业结构包括“猪—沼—果”“猪—沼—瓜菜”和“猪—猪粪发酵—蚯蚓”等,以此构建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能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具体来说,就是在流转的500亩荒坡上种上玉米,玉米成熟之后的废弃根茎再喂食畜禽,减少饲料的使用。畜禽产生的粪便一方面直拉到蚯蚓场里喂蚯蚓,一方面经过发酵变成有机肥用来生产绿色蔬菜,销往市场。

养殖的蚯蚓除了疏松土壤之外,还可以喂鱼。“对畜禽粪便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为农作物施灌有机肥,种出绿色农作物。”向勇表示,当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是否安全,种的绿色蔬菜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种养结合”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形式,经过将“种植+养殖”结合起来,构成完好的产业链,不仅能净化处理禽畜粪便、还能提高种养殖经济效益。

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让向勇夫妇的家庭农场持续发展壮大,也有效解决了周边贫困农户的就地就业问题。

“常年在这儿打工的有五六人,农忙时有20多个,工资从每天40元到100元不等,每年所开工资近10万元。”向勇告诉笔者。

曾先芬是农场常年务工的一位贫困户,她说,把土地流转给公司,他们不仅可以拿到一笔流转土地的费用,又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她每年在农场里打工都可以赚好几千元。

谈到未来,向勇很兴奋。“一切才刚起步,还有技术需要探索,很多经验需要总结。”下一步,将会扩大场地规模,利用生态循环的模式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打造好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能把产业做大做强,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万州:循环农业结硕果

2020-07-1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0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应凤林)用猪、羊的粪便发酵后用于种植,养出来的香猪和山羊、土鸡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和传统商超售卖,供不应求。在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石灯村,向勇用智慧和努力打破了传统的种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循环、增收的致富路子。

向勇正在给猪仔投食。通讯员 应凤林 摄

雨后的山村草木葱茏,驱车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走马镇石灯村,一条大河将敦实的大山劈成两半,流向远方,从不远处的半山腰中传出了“咩咩咩”的羊叫声,循声而去,便是向勇的家。

今年43岁的向勇是走马镇石灯村9组村民,2015年从村干部退下来的他,创办了洪霆农业有限公司,主要是发展循环种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当时就是看中了村里丰富的山地资源,开始养殖香猪和山羊。”向勇说。

先是利用自家院落,搭起了简易猪舍和羊舍,从“自繁自养”开始了创业之路。养殖的活儿看似简单,实际上干的是保姆的事,比如说猪的吃喝拉撒睡,或者平时的感冒生病,这些通通都要“伺候”到位、“照顾”周全。

“从仔猪,到肥猪,过程虽然辛苦,却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对养猪人而言是一种享受。”向勇说,他将养殖当作新的“战场”,边养殖边向专家讨教,参加政府养殖技术培训,还从书店买回大量的养殖书籍学习……逐渐摸索出一套养猪、养羊的方法,成为村里生猪、山羊养殖的“土专家”。

渐渐地,农场已发展到山羊存栏量500只,香猪存栏量50头,乌鸡存栏量500只,以及上万尾生态鱼。

随着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畜禽产生的粪污也成了一大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向勇用智慧和努力打破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发展循环种养,在农场内建立起一个小型生物链。

向勇的生态循环农业结构包括“猪—沼—果”“猪—沼—瓜菜”和“猪—猪粪发酵—蚯蚓”等,以此构建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能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具体来说,就是在流转的500亩荒坡上种上玉米,玉米成熟之后的废弃根茎再喂食畜禽,减少饲料的使用。畜禽产生的粪便一方面直拉到蚯蚓场里喂蚯蚓,一方面经过发酵变成有机肥用来生产绿色蔬菜,销往市场。

养殖的蚯蚓除了疏松土壤之外,还可以喂鱼。“对畜禽粪便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为农作物施灌有机肥,种出绿色农作物。”向勇表示,当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是否安全,种的绿色蔬菜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种养结合”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形式,经过将“种植+养殖”结合起来,构成完好的产业链,不仅能净化处理禽畜粪便、还能提高种养殖经济效益。

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让向勇夫妇的家庭农场持续发展壮大,也有效解决了周边贫困农户的就地就业问题。

“常年在这儿打工的有五六人,农忙时有20多个,工资从每天40元到100元不等,每年所开工资近10万元。”向勇告诉笔者。

曾先芬是农场常年务工的一位贫困户,她说,把土地流转给公司,他们不仅可以拿到一笔流转土地的费用,又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她每年在农场里打工都可以赚好几千元。

谈到未来,向勇很兴奋。“一切才刚起步,还有技术需要探索,很多经验需要总结。”下一步,将会扩大场地规模,利用生态循环的模式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打造好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能把产业做大做强,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