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管理 铜梁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显成效
”西河镇三小时降雨量10.6毫米,温度24.8℃……”7月10日上午,在位于重庆市铜梁区气象局的智慧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下称“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全区各个气象站反馈的实时数据。由大数据局和气象局牵头,铜梁在全市区县中率先通过联动支撑平台建立防灾减灾大数据库,实现灾害监测信息、统计信息、应急联动信息快速展示。

“一张图”管理 铜梁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显成效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1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西河镇三小时降雨量10.6毫米,温度24.8℃……”7月10日上午,在位于重庆市铜梁区气象局的智慧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下称“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全区各个气象站反馈的实时数据。由大数据局和气象局牵头,铜梁在全市区县中率先通过联动支撑平台建立防灾减灾大数据库,实现灾害监测信息、统计信息、应急联动信息快速展示。

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一张图”展示。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铜梁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虽然气象、国土、水利、民政、环保等部门都各自发挥了其监测、预报、预警、防灾减灾等方面职能,但由于各部门侧重点不同,自成体系,属单一灾种垂直管理模式,灾害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存在不足,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短板,而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大数据的统一管理,使大数据管理能更加真实、直观、丰富、准确和安全。

据铜梁区气象局气象台台长吴政谦介绍,该平台一期建设现已基本完成,使用了三维倾斜摄像、三维GIS平台、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建成了数据资源池管理平台、大数据一张图应用平台和大数据运维监控平台,目前已集成14个部门30类异构数据,初步应用在生态宜居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并取得明显成效。

笔者在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上看到,管理平台不仅能实时显示天气实况、气象卫星影像,根据已汇集的部门数据及社会单位数据,对安居、龙城天街、淮远河等重点地区,以及部分种养殖大户、危化企业等都能实施实时信息查看。

平台模拟涪江洪峰过境安居情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今年进入汛期后铜梁暴雨次数较往年偏多,而平台监控能力的精准定位,实施大数据‘一张图’管理,能使救灾所需的人力物力大大缩减,防灾成效明显提高。”吴政谦告诉笔者,系统还能对重点地区灾情进行智能化模拟,比如涪江安居段警戒水位为214米,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不仅能重现2018年7月洪峰过境时达到219米水位时的场景,还能模拟最高水位达到220米时安居街道淹没情景,从而为提前疏散、撤离群众做好准备,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5G技术对大数据的支撑,今年底将完成的平台二期建设中将继续丰富各行业数据资源类型,并进行高性能的分析管理,实现多层次跨行业的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智慧服务。”铜梁区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负责人陈昉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一张图”管理 铜梁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显成效

2020-07-12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西河镇三小时降雨量10.6毫米,温度24.8℃……”7月10日上午,在位于重庆市铜梁区气象局的智慧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下称“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全区各个气象站反馈的实时数据。由大数据局和气象局牵头,铜梁在全市区县中率先通过联动支撑平台建立防灾减灾大数据库,实现灾害监测信息、统计信息、应急联动信息快速展示。

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一张图”展示。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铜梁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虽然气象、国土、水利、民政、环保等部门都各自发挥了其监测、预报、预警、防灾减灾等方面职能,但由于各部门侧重点不同,自成体系,属单一灾种垂直管理模式,灾害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存在不足,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短板,而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大数据的统一管理,使大数据管理能更加真实、直观、丰富、准确和安全。

据铜梁区气象局气象台台长吴政谦介绍,该平台一期建设现已基本完成,使用了三维倾斜摄像、三维GIS平台、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建成了数据资源池管理平台、大数据一张图应用平台和大数据运维监控平台,目前已集成14个部门30类异构数据,初步应用在生态宜居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并取得明显成效。

笔者在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上看到,管理平台不仅能实时显示天气实况、气象卫星影像,根据已汇集的部门数据及社会单位数据,对安居、龙城天街、淮远河等重点地区,以及部分种养殖大户、危化企业等都能实施实时信息查看。

平台模拟涪江洪峰过境安居情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今年进入汛期后铜梁暴雨次数较往年偏多,而平台监控能力的精准定位,实施大数据‘一张图’管理,能使救灾所需的人力物力大大缩减,防灾成效明显提高。”吴政谦告诉笔者,系统还能对重点地区灾情进行智能化模拟,比如涪江安居段警戒水位为214米,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不仅能重现2018年7月洪峰过境时达到219米水位时的场景,还能模拟最高水位达到220米时安居街道淹没情景,从而为提前疏散、撤离群众做好准备,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5G技术对大数据的支撑,今年底将完成的平台二期建设中将继续丰富各行业数据资源类型,并进行高性能的分析管理,实现多层次跨行业的生态宜居及防灾减灾智慧服务。”铜梁区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负责人陈昉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