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汉子当了两年“巫山人” 巧借东西协作杠杆撬动产业扶贫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7日17时02分讯(通讯员 陈达平 刘朝明)如果,把扶贫重任看作是一只千钧之重的“大球”,那么,用什么杠杆才能撬动它?山东烟台,重庆巫山,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因东西扶贫协作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也让挂职干部申俊立“矢志扶贫,久久为功”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2018年7月被组织选派到巫山时算起,申俊立的“巫山人”时间刚刚超过两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助力巫山建成全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让闲置期每年超过大半年的烤烟育苗专用大棚“变废为宝”,用产业扶贫这个杠杆,成功撬动了扶贫的“大球”。
巧借科技力量 巫山农业产业创新不断
申俊立到巫山后,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大胆探索。他经过调研发现,巫山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气候条件跟烟台基本相似,具备引进烟台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在巫山培育新兴富民产业的基础。
为此,申俊立多次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和烟台市农科院专家及有关企业来巫山考察,并在2019年年初确定以巫山县金坪乡为核心区打造烟台(巫山)现代农业产业园。
同时,产业园还辐射周围乡镇,引进烟台秋月梨、大樱桃、甜柿等优良果树品种9个,采用节约灌溉、绿色防控、网架栽培等先进技术,借鉴烟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组织金坪乡各村农户成立合作社,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已完成1900亩的秋月梨、200亩大樱桃、700甜柿示范基地的建设,还在铜鼓镇龙湾村建设烟台大樱桃基地100亩,在抱龙镇马坪村建设甜柿基地200亩。
为确保种的下、管得好,申俊立在定干、修剪等关键季节山东专家来基地亲自指导示范,积极协调烟台果品龙头企业与基地建立产销关系,与果农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打通市场销售渠道。
在农业园的建立上,他“变废为宝”,利用巫山有很多烤烟大棚育苗期短的实际,2019年在烤烟大棚育苗空档期改建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大棚2个,从烟台引进17个黄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短短半年时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以上。闲置近10年的大棚,每天产生的收益达2000元以上,成为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鲁渝协作4个农业产业园之一。
巧借园区合力 巫山农产品加工产业越做越大
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加工“链条”。
烟台民营经济活跃、商贸物流繁荣,对巫山如何实施拉动?申俊立首先想到的是农产品加工,在他的极力配合与推动下,依托巫山职教园区,于2018年年底建成了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引导和支持烟台企业到巫山开发农产品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这是山东援建重庆14个贫困区县中首家正式运营的山东援建产业园。
目前,烟台三嘉投资控股在巫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的年产6000吨粉丝的生产加工线,已于2019年9月正式投产,吸纳巫山劳动力328人就业,其中贫困户81余人,年创税收400万元。预计今年产量达6000吨,产值8000万元,成为巫山最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此外,申俊立还协调投资兴建了山东烟台·巫山“双创”中心创业平台,已入驻创业型企业10余家,2019年以来累计助销巫山恋橙、洋芋、高山蔬菜等农特产品5000余万元。
巧借东西协作 巫山产业扶贫路越走越宽
产业铸就“铁饭碗”,产业就是生产力。在申俊立的努力下,巫山产业扶贫路子越走越宽,仅农业产业园就可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4户稳定脱贫,算是披荆斩棘闯出了一条东西部产业协作“链条式”扶贫的新路子。
怎么建设,如何管理?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巫山金坪乡,目前已完成投资620万元,其中整合山东省、市援建资金450万元。为保障新品种引得来、种得活、管得好,烟台农业企业采纳了申俊立的建议,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3年内在产业关键管护节点,每年至少3次到产业园进行苗木定杆、打药施肥、修枝蔬果等现场技术指导,手把手培养当地技术骨干,同时通过视频全年跟踪指导技术服务,实现农业园区标准化管理。
此外,烟台市农业农村局每年选派6名专家赴巫山支农6个月,推行种植品种、生产标准、技术指导、农资配送、田间管理“五统一”的种植标准,引进了网架栽培、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控等先进技术。
为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农户收益,产业园采用农户、村集体和合作社按6:3:1的比例入股的模式进行运营。果树丰产后,村集体收益的50%再次专门用于贫困户收益分红,解决贫困人口持续增收问题。
“巫山脆李有近30万亩,怎么销要早做文章,打主动仗。”申俊立说,年底他的“巫山人”之旅就要结束了,但是已经根植于心底的巫山“情节”不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