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中山杉让长江万州段水清岸绿
从2009年开始,万州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开展植被恢复试验,在165米到175水位线试种中山杉,经过每年长达六个月的淹没浸泡,这些中山杉顽强地存活下来,在长江两岸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千亩中山杉让长江万州段水清岸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1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8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范晴 通讯员 谭本政)一江碧水,山环水绕。说起山水之城,万州名副其实。这里既有长江的浩渺壮阔,也有溪流潺潺的婉约动人。站在万州沱口江边远眺,一江碧水微波荡漾,两岸绿树红花随风摇曳,江上群鸟翩飞,而有抗浪固沙、稳定库岸作用的中山杉林十分显眼。

从2009年开始,万州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开展植被恢复试验,在165米到175水位线试种中山杉,经过每年长达六个月的淹没浸泡,这些中山杉顽强地存活下来,在长江两岸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目前,万州区已经栽种了共计1800亩中山杉,且存活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产业的绿色发展方式,也回馈着万州的生态环境,使万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而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又为万州发展腾出了更大的环境容量,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放眼万州,一个“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城市,正闪耀在长江之滨。

种植中山杉。通讯员 冉孟军  摄

种植中山杉破解世界级难题

众所周知,在江河两岸随着水位涨跌,会有一层时而被水淹没,时而露出水面的岸带,这就是消落带。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长江沿岸因为每年三峡工程蓄放水,库区水位周期性大幅度的涨落,产生了大面积的消落带。

由于普通林木不具备长期水淹浸泡还能存活的特性,且消落带的土壤大多贫瘠,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加之为保护水质,不能施肥等因素,消落带栽种何种植物是一个难题。三峡库区消落带由于面积大、水位落差大、季节性气候反差大,其生态恢复与治理更成为一个世界级难题。

“早在2002年库区未形成前,我们就开始关注消落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区林业局林科所高级工程师任凭说,必须具备特定生态习性的植物才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它既要冬季耐淹,又要夏季耐旱,但这样的植物种类非常稀少。

2002年初,万州引进了两万株中山杉进行试种。中山杉是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用雌性落羽杉母本和雄性墨西哥落羽杉母本杂交而成,为半常绿高大乔木,树干挺拔、树形优美,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的特点。由于中山杉根系发达,可深入3米以下土层,通常有数条主根,大量细根,能起到良好的固土防沙的效果。

2005年,库区扩容清理,几百株中山杉移栽到附近的山上。因是裸根移栽,又赶上当年大旱,疏于管理,最后几乎都未能成活。后来,工作人员发现,中山杉是较为适宜在长江消落区栽植的树种。

“我们曾乘船沿长江万州段干流进行了考察和测算,发现万州境内近24平方公里的消落区,165米至175米水位线范围内的区域总面积为1.6万亩,适宜栽种中山杉的滩涂及湿地面积则有9375亩。”任凭介绍说,“试种说明,165米至175米范围内的消落区最适宜中山杉成活。我们计算过,只要5000万元,就能把万州境内9375亩的滩涂及湿地全部种上中山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消落区治理难题。”

中山杉长势好。通讯员 冉孟军 摄

中山杉蔚然成林变靓丽风景线

2009年春,配合三峡水库首次蓄水,区林科所从林场基地里移栽了208株中山杉,种在沱口福利院外侧、水位165米至175米的消落区里。2010年3月底的一天清晨,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沱口福利院外侧,江水在一夜之间退去了一米多,一部分中山杉已经露出了树梢。任凭在晨曦中看到,树枝上的新芽隐约可见。

新芽的出现,代表着中山杉在长江生长的希望,也看到了治理江岸消落区的希望。随后,万州区稳扎稳打,由浅入深,首先在170米至175米水位区间进行试验性栽种。

经过几年的淹没浸泡试验,苗木存活204株,死亡4株,保存率达到98%,苗木生长表现正常。苗木米径达到15厘米至18厘米,树高7米至9米,无病虫害危害,浪刷作用后的自身恢复能力较强;死亡苗木的致死原因初步分析主要是由于自身质量较差,恢复生长缓慢,导致水下生存能力减弱所致。

在中山杉淹没试验取得初步成功的情况下,2012年3月,万州区结合长江绿化工程,在新田镇五溪村、沱口福利院外侧、瀼渡镇等地的江边消落区165米至175米范围内营造了近500亩中山杉试验示范林,其中在瀼渡镇栽植米径8厘米的大苗100株、米径4厘米的大苗3000株,新田镇五溪村和沱口福利院外侧栽植树径2厘米、苗高1.5米的小苗17000株,于2012年4月初全部完成栽植任务。该片试验示范林经过四年的生长和三次蓄水淹没浸泡,目前平均保存率达到85%以上,在167米以上的苗木成活率较高,生长表现正常,165米附近的苗木生长表现较差,成活率稍低。

为了扩大试验示范成果,万州区在长坪乡建设了一个中山杉育苗基地,已经建立17个中山杉品种的资源圃基地、采穗圃基地、扦插苗床,基地面积200亩,扦插苗木80万株。2015年计划建成基地规模达到1000亩,年育苗200万株的中山杉专业苗木基地,目前生产的苗木已经推广到附近的开州、云阳和江西、湖北等地。

到目前为止,万州区在新田镇、武陵镇、瀼渡镇、溪口乡、大周镇、燕山乡、高峰镇和百安坝街道等地消落区推广栽植中山杉试验示范林1800余亩,生长表现较为良好。

“除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山杉还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中山杉具有较好的材质,是制作家具的重要原料。因此,随着中山杉在我区的栽植面积逐步扩大,在保证消落带治理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间伐木材,还可产生一笔不菲的收入,逐步形成一个近万亩的消落带生态经济带。

一株中山杉,解了大难题。

近年来,万州区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聚焦“一心六型”,学好用好“两山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的要求,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实现长江两岸森林面积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如今,再次行走在万州长江段的江岸,边坡上一株株中山杉正茁壮成长,逐渐成林,原本粗粝的边坡俨然已是一道道绿色“走廊”。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千亩中山杉让长江万州段水清岸绿

2020-07-18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8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范晴 通讯员 谭本政)一江碧水,山环水绕。说起山水之城,万州名副其实。这里既有长江的浩渺壮阔,也有溪流潺潺的婉约动人。站在万州沱口江边远眺,一江碧水微波荡漾,两岸绿树红花随风摇曳,江上群鸟翩飞,而有抗浪固沙、稳定库岸作用的中山杉林十分显眼。

从2009年开始,万州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开展植被恢复试验,在165米到175水位线试种中山杉,经过每年长达六个月的淹没浸泡,这些中山杉顽强地存活下来,在长江两岸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目前,万州区已经栽种了共计1800亩中山杉,且存活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产业的绿色发展方式,也回馈着万州的生态环境,使万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而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又为万州发展腾出了更大的环境容量,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放眼万州,一个“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城市,正闪耀在长江之滨。

种植中山杉。通讯员 冉孟军  摄

种植中山杉破解世界级难题

众所周知,在江河两岸随着水位涨跌,会有一层时而被水淹没,时而露出水面的岸带,这就是消落带。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长江沿岸因为每年三峡工程蓄放水,库区水位周期性大幅度的涨落,产生了大面积的消落带。

由于普通林木不具备长期水淹浸泡还能存活的特性,且消落带的土壤大多贫瘠,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加之为保护水质,不能施肥等因素,消落带栽种何种植物是一个难题。三峡库区消落带由于面积大、水位落差大、季节性气候反差大,其生态恢复与治理更成为一个世界级难题。

“早在2002年库区未形成前,我们就开始关注消落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区林业局林科所高级工程师任凭说,必须具备特定生态习性的植物才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它既要冬季耐淹,又要夏季耐旱,但这样的植物种类非常稀少。

2002年初,万州引进了两万株中山杉进行试种。中山杉是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用雌性落羽杉母本和雄性墨西哥落羽杉母本杂交而成,为半常绿高大乔木,树干挺拔、树形优美,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的特点。由于中山杉根系发达,可深入3米以下土层,通常有数条主根,大量细根,能起到良好的固土防沙的效果。

2005年,库区扩容清理,几百株中山杉移栽到附近的山上。因是裸根移栽,又赶上当年大旱,疏于管理,最后几乎都未能成活。后来,工作人员发现,中山杉是较为适宜在长江消落区栽植的树种。

“我们曾乘船沿长江万州段干流进行了考察和测算,发现万州境内近24平方公里的消落区,165米至175米水位线范围内的区域总面积为1.6万亩,适宜栽种中山杉的滩涂及湿地面积则有9375亩。”任凭介绍说,“试种说明,165米至175米范围内的消落区最适宜中山杉成活。我们计算过,只要5000万元,就能把万州境内9375亩的滩涂及湿地全部种上中山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消落区治理难题。”

中山杉长势好。通讯员 冉孟军 摄

中山杉蔚然成林变靓丽风景线

2009年春,配合三峡水库首次蓄水,区林科所从林场基地里移栽了208株中山杉,种在沱口福利院外侧、水位165米至175米的消落区里。2010年3月底的一天清晨,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沱口福利院外侧,江水在一夜之间退去了一米多,一部分中山杉已经露出了树梢。任凭在晨曦中看到,树枝上的新芽隐约可见。

新芽的出现,代表着中山杉在长江生长的希望,也看到了治理江岸消落区的希望。随后,万州区稳扎稳打,由浅入深,首先在170米至175米水位区间进行试验性栽种。

经过几年的淹没浸泡试验,苗木存活204株,死亡4株,保存率达到98%,苗木生长表现正常。苗木米径达到15厘米至18厘米,树高7米至9米,无病虫害危害,浪刷作用后的自身恢复能力较强;死亡苗木的致死原因初步分析主要是由于自身质量较差,恢复生长缓慢,导致水下生存能力减弱所致。

在中山杉淹没试验取得初步成功的情况下,2012年3月,万州区结合长江绿化工程,在新田镇五溪村、沱口福利院外侧、瀼渡镇等地的江边消落区165米至175米范围内营造了近500亩中山杉试验示范林,其中在瀼渡镇栽植米径8厘米的大苗100株、米径4厘米的大苗3000株,新田镇五溪村和沱口福利院外侧栽植树径2厘米、苗高1.5米的小苗17000株,于2012年4月初全部完成栽植任务。该片试验示范林经过四年的生长和三次蓄水淹没浸泡,目前平均保存率达到85%以上,在167米以上的苗木成活率较高,生长表现正常,165米附近的苗木生长表现较差,成活率稍低。

为了扩大试验示范成果,万州区在长坪乡建设了一个中山杉育苗基地,已经建立17个中山杉品种的资源圃基地、采穗圃基地、扦插苗床,基地面积200亩,扦插苗木80万株。2015年计划建成基地规模达到1000亩,年育苗200万株的中山杉专业苗木基地,目前生产的苗木已经推广到附近的开州、云阳和江西、湖北等地。

到目前为止,万州区在新田镇、武陵镇、瀼渡镇、溪口乡、大周镇、燕山乡、高峰镇和百安坝街道等地消落区推广栽植中山杉试验示范林1800余亩,生长表现较为良好。

“除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山杉还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中山杉具有较好的材质,是制作家具的重要原料。因此,随着中山杉在我区的栽植面积逐步扩大,在保证消落带治理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间伐木材,还可产生一笔不菲的收入,逐步形成一个近万亩的消落带生态经济带。

一株中山杉,解了大难题。

近年来,万州区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聚焦“一心六型”,学好用好“两山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的要求,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实现长江两岸森林面积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如今,再次行走在万州长江段的江岸,边坡上一株株中山杉正茁壮成长,逐渐成林,原本粗粝的边坡俨然已是一道道绿色“走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