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保家寺村:对标对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除了养殖业,目前村里的李子、藠头、榨菜等种植业也发展得很好,并分别建立了李子支部、藠头支部、榨菜支部,主要负责产业的发展和销售方面的服务。

丰都保家寺村:对标对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2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保家寺村属于县级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对标对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方略,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排查,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保家寺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贵强说。

实施精准帮扶 脱贫成效明显

“驻村工作队的热心帮扶,让我走出了人生低谷,立即振作起来,通过发展养殖业增加了收入,如今不仅脱贫,日子也越过越好。”四组村民胡方祥说。

胡方祥家是保家寺村建卡贫困户之一,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他有一个发家致富的计划,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尤其是没有资金投入,这个理想便一直不能付诸实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为胡方祥提供产业发展资金购买鸡苗、牛犊、羊羔,提供养殖技术并开展消费扶贫,帮助销售农副产品。”杨贵强说。

因为生长在农村,干农活吃得苦,平时对养殖业也比较熟悉,胡方祥搞起养殖来也算是顺风顺水。2019年,他家卖鸡、卖牛、卖羊的年纯收入1.05万元,轻松地实现了脱贫摘帽。尝到甜头后,近一两年来,胡方祥搞养殖的信心更足了,他决定逐步扩大规模。

杨贵强介绍,驻村工作队针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让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发展种植、养殖,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收入,胡方祥家只是众多贫困户中的一个缩影。同时,工作队还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来带动贫困户从事种养殖。如一组贫困户胡道平,在致富带头人陈玉军的帮带下,如今通过养殖鸡、鸭、鹅等也成功实现脱贫增收。

“除了养殖业,目前村里的李子、藠头、榨菜等种植业也发展得很好,并分别建立了李子支部、藠头支部、榨菜支部,主要负责产业的发展和销售方面的服务。”杨贵强说。

以前的‘空壳村’有了产业支撑

保家寺村党总支书记殷志华介绍,本轮脱贫攻坚中,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与村干部携手,坚持精准方略,推动精准帮扶,目前的保家寺村“两不愁三保障”已达标,全村建卡贫困户71户248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5.3%降至0。

“你们村的脱贫保障是什么?是什么为该村全面脱贫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撑?”笔者问。

“不等不靠发展产业,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才是根本。”殷志华回答,驻村工作队入驻村里后,坚持从源头抓起,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带领他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具体举措就是,该村借助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从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两头入手,传统产业方面,重点是发展青红脆李2029亩、榨菜1000亩、藠头500亩;支柱产业方面,建设有一个占地87亩、装机量为1.6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同时,在光伏产业的基础上综合开发现代高效农业,种植花椒87亩,可实现集体收入每年30万元左右。

“除此之外,我们村还成立了丰都县兴家养鸡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鸡30万只,示范带动多户贫困户加入养鸡行列,每户年增收1-3万元不等。”殷志华说。通过招商引进生态观光园、采摘园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可采摘无花果、葡萄、西瓜、草莓、火龙果、蔬菜等。

如今,保家寺村常住人口占比已超过50%,因为有了产业支撑,贫困户不仅如期实现脱贫,腰包也逐渐鼓起来,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

基础条件改善 小日子有奔头

“以前村里没有水泥路,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由于不通公路,销售农产品和购买农资,主要靠肩挑背磨,费时费力,年轻人都不愿呆在家里。”保家寺村相关负责人张锡川说。

脱贫攻坚给保家寺村的交通带来了极大变化,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混泥土公路15.8公里,社道公路通达率100%;修建人行便道12公里,农户人行便道通达率98%。

以前,该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比较困难,现如今村里修建自来水厂1座,日制水能力为200立方米,可以满足5个组的村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整修堤坝漏水山坪塘35口,建设灌溉沟和排洪沟共计3000米,抗旱管网3500米,有效地保障了全村农业灌溉。

“曾经我家的房子非常破旧,刮风下雨住在里面不安全,村干部实地调查后将其纳入危旧房改造。现在住的新房不仅宽敞明亮,周边的环境也让人舒心。”村民张习英正在屋门口择菜,准备做午饭的她见笔者来采访,立马端来凳子热情让座。

张锡川介绍,张习英家只是该村危旧房改造的一个缩影。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全面实施C、D级危房改造,异地搬迁、高山生态搬迁、房屋复垦、房屋收储、农房“四改”,共改造C级危房131户、D级危房39户、异地搬迁5户、高山生态搬迁17户、房屋复垦61套、房屋收储5套、农房“四改”18套,有效地保障了辖区农户住房安全。

“全村道路交通、饮水灌溉、住房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村民的小日子有了奔头。”张锡川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丰都保家寺村:对标对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2020-07-25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保家寺村属于县级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对标对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方略,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排查,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保家寺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贵强说。

实施精准帮扶 脱贫成效明显

“驻村工作队的热心帮扶,让我走出了人生低谷,立即振作起来,通过发展养殖业增加了收入,如今不仅脱贫,日子也越过越好。”四组村民胡方祥说。

胡方祥家是保家寺村建卡贫困户之一,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他有一个发家致富的计划,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尤其是没有资金投入,这个理想便一直不能付诸实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为胡方祥提供产业发展资金购买鸡苗、牛犊、羊羔,提供养殖技术并开展消费扶贫,帮助销售农副产品。”杨贵强说。

因为生长在农村,干农活吃得苦,平时对养殖业也比较熟悉,胡方祥搞起养殖来也算是顺风顺水。2019年,他家卖鸡、卖牛、卖羊的年纯收入1.05万元,轻松地实现了脱贫摘帽。尝到甜头后,近一两年来,胡方祥搞养殖的信心更足了,他决定逐步扩大规模。

杨贵强介绍,驻村工作队针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让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发展种植、养殖,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收入,胡方祥家只是众多贫困户中的一个缩影。同时,工作队还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来带动贫困户从事种养殖。如一组贫困户胡道平,在致富带头人陈玉军的帮带下,如今通过养殖鸡、鸭、鹅等也成功实现脱贫增收。

“除了养殖业,目前村里的李子、藠头、榨菜等种植业也发展得很好,并分别建立了李子支部、藠头支部、榨菜支部,主要负责产业的发展和销售方面的服务。”杨贵强说。

以前的‘空壳村’有了产业支撑

保家寺村党总支书记殷志华介绍,本轮脱贫攻坚中,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与村干部携手,坚持精准方略,推动精准帮扶,目前的保家寺村“两不愁三保障”已达标,全村建卡贫困户71户248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5.3%降至0。

“你们村的脱贫保障是什么?是什么为该村全面脱贫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撑?”笔者问。

“不等不靠发展产业,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才是根本。”殷志华回答,驻村工作队入驻村里后,坚持从源头抓起,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带领他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具体举措就是,该村借助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从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两头入手,传统产业方面,重点是发展青红脆李2029亩、榨菜1000亩、藠头500亩;支柱产业方面,建设有一个占地87亩、装机量为1.6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同时,在光伏产业的基础上综合开发现代高效农业,种植花椒87亩,可实现集体收入每年30万元左右。

“除此之外,我们村还成立了丰都县兴家养鸡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鸡30万只,示范带动多户贫困户加入养鸡行列,每户年增收1-3万元不等。”殷志华说。通过招商引进生态观光园、采摘园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可采摘无花果、葡萄、西瓜、草莓、火龙果、蔬菜等。

如今,保家寺村常住人口占比已超过50%,因为有了产业支撑,贫困户不仅如期实现脱贫,腰包也逐渐鼓起来,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

基础条件改善 小日子有奔头

“以前村里没有水泥路,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由于不通公路,销售农产品和购买农资,主要靠肩挑背磨,费时费力,年轻人都不愿呆在家里。”保家寺村相关负责人张锡川说。

脱贫攻坚给保家寺村的交通带来了极大变化,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混泥土公路15.8公里,社道公路通达率100%;修建人行便道12公里,农户人行便道通达率98%。

以前,该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比较困难,现如今村里修建自来水厂1座,日制水能力为200立方米,可以满足5个组的村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整修堤坝漏水山坪塘35口,建设灌溉沟和排洪沟共计3000米,抗旱管网3500米,有效地保障了全村农业灌溉。

“曾经我家的房子非常破旧,刮风下雨住在里面不安全,村干部实地调查后将其纳入危旧房改造。现在住的新房不仅宽敞明亮,周边的环境也让人舒心。”村民张习英正在屋门口择菜,准备做午饭的她见笔者来采访,立马端来凳子热情让座。

张锡川介绍,张习英家只是该村危旧房改造的一个缩影。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全面实施C、D级危房改造,异地搬迁、高山生态搬迁、房屋复垦、房屋收储、农房“四改”,共改造C级危房131户、D级危房39户、异地搬迁5户、高山生态搬迁17户、房屋复垦61套、房屋收储5套、农房“四改”18套,有效地保障了辖区农户住房安全。

“全村道路交通、饮水灌溉、住房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村民的小日子有了奔头。”张锡川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