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江津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诗集作序

重大发现:江津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诗集作序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8-1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8日21时44分讯(记者 岳芷亦)今(1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获悉,该区针对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于近日取得一项重大发现:晚清名臣曾国藩曾为江津诗人李嗣元诗集《日慎斋诗草》作序,这也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文集作序。该区于今日召开曾国藩与江津鹤山坪李氏诗人文献研究座谈会。

清末重臣曾国藩为江津是人李嗣元的《日慎斋诗草》作序。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560余字《日慎斋诗草序》背后:

曾国藩与江津诗人惺惺相惜的故事

据江津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日慎斋诗草》是一本清代同治十年刊印的江津县鹤山坪诗人李嗣元所著诗集,该诗集收录了李嗣元从道光十二年(1832)至咸丰丙辰(1865)年间创作的632首古今体诗,书稿共分六卷,另加外集一卷。诗作内容涵盖李嗣元投考途中风光、北上仕途和其身处云南的所见所闻。  

“李生春甫余癸卯典试蜀中所得士也……”诗集开篇由曾国藩亲笔题写的560余字《日慎斋诗草序》醒目而真切,字里行间也记录了曾国藩与李嗣元惺惺相惜的故事。

据该序记载,生于嘉庆庚辰年(1820)的李嗣元祖籍江津县鹤山坪。清道光十二年(1832),13岁的李嗣元由于父李瀛奉旨外调京城,出守衢州以及其他原因回到江津,在诗书传家的家风熏陶下,李嗣元苦读多年,博闻强记,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成都参加乡试,而当年四川乡试主考官就是刚升任翰林院侍的曾国藩。

这一年,李嗣元考中了举人,这位文采翩翩的江津文人也获得曾国藩的赏识,“少貌玉立,文似韩慕庐,翛然塵壒之表……”是曾国藩对李嗣元的评价,序中曾国藩称李嗣元是他“典试蜀中所得之士”由此而来。

此后多年,曾国藩与李嗣元之间也多以书信唱和往来,“不见李生今四载,我有情怀浩如海……”“尔曹报国好身手,似我蹉跎已老丑……”曾国藩赋诗勉励李嗣元的文稿均有记载。

咸丰六年(1856),李嗣元遵旨奔赴云南筹饷,在云南遇袭不幸遇害。为缅怀挚友,同治十年即1884年,曾国藩写成560余字的《日慎齐诗草序》。不久,《日慎斋诗草》一书正式刊行,著名“江津李嗣元春甫著”,曾国藩所作之序,放在首页。

曾国藩在《日慎齐诗草序》中,回忆了1843年7月在四川主持典试时与李嗣元相识后“以诗唱酬”的经过,高度评价了李嗣元的诗才和人品。评价李诗是“清华之选”,李嗣元是“㯋异之资”,“富其学”。李嗣元的捐躯是“忠魂英魄厯劫不化”……曾国藩在序的最后说:(李嗣元)遗集之刻刊行”,“以永其传”“生(李嗣元)亦可以含笑九泉”云云……

除了李嗣元,据〈江津县志〉卷七之六“烈女传”记载,曾国藩也曾展读江津鹤山坪女史李默仙的诗稿《昙花一现集》,并为这位孝德兼备的江津女诗人向朝廷请奏旌表以表忠贞。

曾国藩与江津李氏诗人文献挖掘座谈会。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市诗词学会专家肯定此古籍历史文化价值

《日慎斋诗草》见证江津历史人文积淀

“作为清末重臣的曾国藩,能与江津文人交往,并举荐朝廷旌表江津女史,特别是与江津文人以诗唱酬,为诗稿刊行作序,可证明当时江津文风之昌,诗文之盛。”座谈会上,重庆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部共享工程重庆市地方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志昆高度肯定了此次古籍文献工作的价值。

王志昆表示,这是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诗集作序,对于开疆拓土江津的诗联文化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对于重庆市诗词文化研究、传承、保护工作也意义非凡。

据记载,江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建县史,在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厚土上,已涌现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中华联圣钟云舫和“白屋诗人”吴芳吉等历史文化名人。

除此之外,初唐诗人陈子昂途经江津,留下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之《过巴龙门》;诗圣杜甫十三代孙、南宋著名诗人杜莘老寓居江津葬于江津,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等纷纷来此留下诗篇词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江津留下诗词20首,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江津留下诗词46首……他们在诗词上的建树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孕育出江津区六大文化名片之一——诗联文化。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地——江津区先锋镇鹤山坪就是孕育江津诗词文化的“风水宝地”之一。据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介绍,他曾多次到访鹤山坪挖掘收集文史材料,这里不仅是《日慎斋诗草》作者,清代诗人李嗣元及女史李默仙的出生地,这里也有抗蒙史料和整治余江《守城日记》的江海屏、江海清等地方先贤文人的充分史料。

对于此次古籍的重大发现,江津区各相关部门也分别从古籍挖掘、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江津区诗词学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加强对《日慎斋诗草》重点内容的研读,在挖掘诗词的同时加强传承和发展;江津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重大发现侧面反映民间仍有大量文化藏宝,应以挖掘为契机,加强珍贵文献的资料收录,并建立江津地方文献数据库……

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敏表示,要加强对此次重点古籍的保护、整理、学习研讨、宣传工作,争取尽快纳入市级巴渝文库项目。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江津作为“中华诗词城市”的城市文化品质,着力推动江津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迈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大发现:江津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诗集作序

2020-08-18 21:47:0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8日21时44分讯(记者 岳芷亦)今(1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获悉,该区针对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于近日取得一项重大发现:晚清名臣曾国藩曾为江津诗人李嗣元诗集《日慎斋诗草》作序,这也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文集作序。该区于今日召开曾国藩与江津鹤山坪李氏诗人文献研究座谈会。

清末重臣曾国藩为江津是人李嗣元的《日慎斋诗草》作序。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560余字《日慎斋诗草序》背后:

曾国藩与江津诗人惺惺相惜的故事

据江津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日慎斋诗草》是一本清代同治十年刊印的江津县鹤山坪诗人李嗣元所著诗集,该诗集收录了李嗣元从道光十二年(1832)至咸丰丙辰(1865)年间创作的632首古今体诗,书稿共分六卷,另加外集一卷。诗作内容涵盖李嗣元投考途中风光、北上仕途和其身处云南的所见所闻。  

“李生春甫余癸卯典试蜀中所得士也……”诗集开篇由曾国藩亲笔题写的560余字《日慎斋诗草序》醒目而真切,字里行间也记录了曾国藩与李嗣元惺惺相惜的故事。

据该序记载,生于嘉庆庚辰年(1820)的李嗣元祖籍江津县鹤山坪。清道光十二年(1832),13岁的李嗣元由于父李瀛奉旨外调京城,出守衢州以及其他原因回到江津,在诗书传家的家风熏陶下,李嗣元苦读多年,博闻强记,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成都参加乡试,而当年四川乡试主考官就是刚升任翰林院侍的曾国藩。

这一年,李嗣元考中了举人,这位文采翩翩的江津文人也获得曾国藩的赏识,“少貌玉立,文似韩慕庐,翛然塵壒之表……”是曾国藩对李嗣元的评价,序中曾国藩称李嗣元是他“典试蜀中所得之士”由此而来。

此后多年,曾国藩与李嗣元之间也多以书信唱和往来,“不见李生今四载,我有情怀浩如海……”“尔曹报国好身手,似我蹉跎已老丑……”曾国藩赋诗勉励李嗣元的文稿均有记载。

咸丰六年(1856),李嗣元遵旨奔赴云南筹饷,在云南遇袭不幸遇害。为缅怀挚友,同治十年即1884年,曾国藩写成560余字的《日慎齐诗草序》。不久,《日慎斋诗草》一书正式刊行,著名“江津李嗣元春甫著”,曾国藩所作之序,放在首页。

曾国藩在《日慎齐诗草序》中,回忆了1843年7月在四川主持典试时与李嗣元相识后“以诗唱酬”的经过,高度评价了李嗣元的诗才和人品。评价李诗是“清华之选”,李嗣元是“㯋异之资”,“富其学”。李嗣元的捐躯是“忠魂英魄厯劫不化”……曾国藩在序的最后说:(李嗣元)遗集之刻刊行”,“以永其传”“生(李嗣元)亦可以含笑九泉”云云……

除了李嗣元,据〈江津县志〉卷七之六“烈女传”记载,曾国藩也曾展读江津鹤山坪女史李默仙的诗稿《昙花一现集》,并为这位孝德兼备的江津女诗人向朝廷请奏旌表以表忠贞。

曾国藩与江津李氏诗人文献挖掘座谈会。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市诗词学会专家肯定此古籍历史文化价值

《日慎斋诗草》见证江津历史人文积淀

“作为清末重臣的曾国藩,能与江津文人交往,并举荐朝廷旌表江津女史,特别是与江津文人以诗唱酬,为诗稿刊行作序,可证明当时江津文风之昌,诗文之盛。”座谈会上,重庆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部共享工程重庆市地方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志昆高度肯定了此次古籍文献工作的价值。

王志昆表示,这是首次发现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诗集作序,对于开疆拓土江津的诗联文化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对于重庆市诗词文化研究、传承、保护工作也意义非凡。

据记载,江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建县史,在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厚土上,已涌现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中华联圣钟云舫和“白屋诗人”吴芳吉等历史文化名人。

除此之外,初唐诗人陈子昂途经江津,留下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之《过巴龙门》;诗圣杜甫十三代孙、南宋著名诗人杜莘老寓居江津葬于江津,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等纷纷来此留下诗篇词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江津留下诗词20首,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江津留下诗词46首……他们在诗词上的建树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孕育出江津区六大文化名片之一——诗联文化。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地——江津区先锋镇鹤山坪就是孕育江津诗词文化的“风水宝地”之一。据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介绍,他曾多次到访鹤山坪挖掘收集文史材料,这里不仅是《日慎斋诗草》作者,清代诗人李嗣元及女史李默仙的出生地,这里也有抗蒙史料和整治余江《守城日记》的江海屏、江海清等地方先贤文人的充分史料。

对于此次古籍的重大发现,江津区各相关部门也分别从古籍挖掘、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江津区诗词学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加强对《日慎斋诗草》重点内容的研读,在挖掘诗词的同时加强传承和发展;江津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重大发现侧面反映民间仍有大量文化藏宝,应以挖掘为契机,加强珍贵文献的资料收录,并建立江津地方文献数据库……

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敏表示,要加强对此次重点古籍的保护、整理、学习研讨、宣传工作,争取尽快纳入市级巴渝文库项目。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江津作为“中华诗词城市”的城市文化品质,着力推动江津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迈进。

[责任编辑: 董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