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补短板兴产业 石泉村巨变开启幸福新生活
綦江区石泉村有15条公路共12.408公里,过去村民出行常常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自2018年扶贫项目启动之后,全村硬化公路5.179公里,新修公路3.1公里,扩建公路2.8公里,同时硬化人行便道0.8公里。

綦江:补短板兴产业 石泉村巨变开启幸福新生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0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3日6时25分讯(通讯员 赵竹萱)“高粱产业稳步提升发展,村子变得清爽整洁,8米宽的产业路也开始修建了,现在村民们致富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日前,望着一片片丰收的金红色高粱穗子,石壕镇石泉村党总支书记陈昌贵自豪地说。

补短板 改善人居环境

石泉村有15条公路共12.408公里,过去村民出行常常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自2018年扶贫项目启动之后,全村硬化公路5.179公里,新修公路3.1公里,扩建公路2.8公里,同时硬化人行便道0.8公里。

自2018年以来,石泉村聚焦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短板,打通民生“堵点”。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后,全村实现集中统一供水、农村电网1720户全覆盖、建设农村通讯网、改造靓化房屋。目前,长2.8公里、宽8米的产业路和解决114户村民饮水不便的两个蓄水池正在加快建设中。

2019年下半年,石泉村积极打造美丽乡村试范点,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间、农家书屋1个、村卫生室1间、文化活动室1个,以及文化广场5700平米,安装庭园灯80盏,路灯100盏,墙体美化约1500平方米。同时,动员群众修建花园、花台25个,发放多种花草350多株。

“村里的路不仅修好了,路两旁还种满了花草,各家各户的房屋外墙上也都画上了彩绘。我家外墙上这些彩绘还是我女儿画的呢,好看得很。”石泉村贫困户项良梅说,如今的石泉村已大变样,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花草草,而且自发维护村里的公共卫生环境。

“村里变好了,受益的是我们大家。”谈到村里的变化,老党员冯成堂更是深有体会。他说,这几年来,自家水、电、气、网全都通了,厕所也是新修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现在村里的健身小广场正在修建,再过大概十来天就能修建完成,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就近锻炼身体了。

石泉村种植高粱1500余亩 通讯员 赵竹萱 摄

抓产业 增加群众收入

“修路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利,还积极助推村里的高粱产业发展。”陈昌贵说。石泉村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高粱的生长,2016年起村里规模化发展高粱产业,2019年全村高粱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00余亩发展至1500余亩,惠及700户村民。

村民冯世伦是石泉村的高粱种植大户,家中的10余亩高粱地年产量约8000斤。他坦言,去年高粱的收购价是每斤4元,今年雨水多产量有所减少,预计每亩产量500—600斤,收入能达到2万余元。

金秋时节,每到高粱成熟之际,成片的金红色高粱地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拍照游玩。

冯世伦笑着告诉记者,自从路修好了之后,来的收购商多了,游玩的人也多了,别说高粱不愁卖,就是自家的土货都被销售一空,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采访最后,陈昌贵说,把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这是石泉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如今,石泉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成效,村民收入也不断增加,真正留住了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綦江:补短板兴产业 石泉村巨变开启幸福新生活

2020-09-03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3日6时25分讯(通讯员 赵竹萱)“高粱产业稳步提升发展,村子变得清爽整洁,8米宽的产业路也开始修建了,现在村民们致富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日前,望着一片片丰收的金红色高粱穗子,石壕镇石泉村党总支书记陈昌贵自豪地说。

补短板 改善人居环境

石泉村有15条公路共12.408公里,过去村民出行常常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自2018年扶贫项目启动之后,全村硬化公路5.179公里,新修公路3.1公里,扩建公路2.8公里,同时硬化人行便道0.8公里。

自2018年以来,石泉村聚焦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短板,打通民生“堵点”。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后,全村实现集中统一供水、农村电网1720户全覆盖、建设农村通讯网、改造靓化房屋。目前,长2.8公里、宽8米的产业路和解决114户村民饮水不便的两个蓄水池正在加快建设中。

2019年下半年,石泉村积极打造美丽乡村试范点,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间、农家书屋1个、村卫生室1间、文化活动室1个,以及文化广场5700平米,安装庭园灯80盏,路灯100盏,墙体美化约1500平方米。同时,动员群众修建花园、花台25个,发放多种花草350多株。

“村里的路不仅修好了,路两旁还种满了花草,各家各户的房屋外墙上也都画上了彩绘。我家外墙上这些彩绘还是我女儿画的呢,好看得很。”石泉村贫困户项良梅说,如今的石泉村已大变样,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花草草,而且自发维护村里的公共卫生环境。

“村里变好了,受益的是我们大家。”谈到村里的变化,老党员冯成堂更是深有体会。他说,这几年来,自家水、电、气、网全都通了,厕所也是新修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现在村里的健身小广场正在修建,再过大概十来天就能修建完成,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就近锻炼身体了。

石泉村种植高粱1500余亩 通讯员 赵竹萱 摄

抓产业 增加群众收入

“修路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利,还积极助推村里的高粱产业发展。”陈昌贵说。石泉村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高粱的生长,2016年起村里规模化发展高粱产业,2019年全村高粱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00余亩发展至1500余亩,惠及700户村民。

村民冯世伦是石泉村的高粱种植大户,家中的10余亩高粱地年产量约8000斤。他坦言,去年高粱的收购价是每斤4元,今年雨水多产量有所减少,预计每亩产量500—600斤,收入能达到2万余元。

金秋时节,每到高粱成熟之际,成片的金红色高粱地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拍照游玩。

冯世伦笑着告诉记者,自从路修好了之后,来的收购商多了,游玩的人也多了,别说高粱不愁卖,就是自家的土货都被销售一空,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采访最后,陈昌贵说,把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这是石泉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如今,石泉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成效,村民收入也不断增加,真正留住了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龚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