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川西村“稻鱼共生”双丰收 探索农旅融合之路
在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棋盘般的田畴中,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一尾尾黄辣丁、罗非鱼水中嬉戏,又是一片丰收的场景。

梁平川西村“稻鱼共生”双丰收 探索农旅融合之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4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蒋婷)金秋时节,田间地头的喜讯频传。在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棋盘般的田畴中,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一尾尾黄辣丁、罗非鱼水中嬉戏,又是一片丰收的场景。

“稻黄鱼肥”,种养殖大户龚来兵站在田中,喜从中来。龚来兵是梁平聚奎人,平日爱好钓鱼。2019年,得知梁平礼让镇川西村在招业主发展养殖业。龚来兵颇为心动,综合考察下来,决定发展稻鱼共生的种养殖业。春耕时节一到,龚来兵选用口感香糯的丰优香占水稻种子,一块田90%的面积种水稻,10%的面积养鱼,目前稻田里养殖了黄辣丁、罗非鱼、鲤鱼、鲫鱼共四种鱼类。

龚来兵在清理杂物。通讯员 蒋婷 摄

在龚来兵的水稻田里,140多亩水稻已经收割了90%,剩下的因为稻田水未放干,收割机无法进去收割,只能人工采收。还未收割的稻田里,还能看见稻鱼共生的景象,黄橙橙的、饱满的稻粒和活蹦乱跳的鱼迎来了双丰收。

据了解,“稻鱼共生”这种在稻田里养鱼的古老农耕传统,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可实现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目的。龚来兵正是看中这一优势,才大胆在川西村流转了140亩水田发展“稻鱼共养”,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龚来兵家的水稻和鱼品质较好,虽高于市场价,但却不愁销路。他家的水稻和鱼都卖往了万州,今年,丰收的4万多公斤水稻被三峡职业学院直接以4.4元/公斤的价格买走了5000公斤,每隔一周,万州的鱼贩便会来打一次鱼。龚来兵算了两笔“账”,就拿1亩稻田的面积来说,以前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1亩稻田平均产600公斤水稻,按照市场价格2.4元/公斤算,1亩稻田收入1440元左右;现在稻田养鱼,1亩稻田能产400公斤水稻,虽然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大米的品质提高了,在市场上能卖4.4元/公斤,水稻收入近1700元。同时1亩稻田能产100公斤稻田鱼,收入在2800元-4000元左右;这两笔“账”加起来,1亩稻田就有了4500-5700元的效益,比纯种植水稻收入高三四倍。

礼让镇川西村星罗棋布的稻鱼共养的稻田。通讯员 蒋婷 摄

值得一提的是,“稻鱼共生”不但提供了绿色的农产品,还实现了农旅融合的新尝试。“周末都会有客人来,都是自发前来体验抓鱼乐趣,给周边农家乐带来了收入,带动了土特产的销售,将土鸡、土鸡蛋、大米等土特产品变了现。”龚来兵坦言,“原先只是单纯的种水稻养鱼,没想到还有客人来这里钓鱼耍,这的确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给我们启发了农旅融合的思路,可以借助‘稻鱼共生’项目的开发体验式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

龚来兵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有鱼儿在田里,就不会打农药,水稻是原生态的。水稻抽穗长粒时,稻花飘然落入水中,黄辣丁鱼争相抢食,吃稻花长大的鱼也是风味十足,完全可以做出品牌来,水稻和鱼类的品质优良,以后还可以走有机这条路,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梁平川西村“稻鱼共生”双丰收 探索农旅融合之路

2020-09-04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4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蒋婷)金秋时节,田间地头的喜讯频传。在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棋盘般的田畴中,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一尾尾黄辣丁、罗非鱼水中嬉戏,又是一片丰收的场景。

“稻黄鱼肥”,种养殖大户龚来兵站在田中,喜从中来。龚来兵是梁平聚奎人,平日爱好钓鱼。2019年,得知梁平礼让镇川西村在招业主发展养殖业。龚来兵颇为心动,综合考察下来,决定发展稻鱼共生的种养殖业。春耕时节一到,龚来兵选用口感香糯的丰优香占水稻种子,一块田90%的面积种水稻,10%的面积养鱼,目前稻田里养殖了黄辣丁、罗非鱼、鲤鱼、鲫鱼共四种鱼类。

龚来兵在清理杂物。通讯员 蒋婷 摄

在龚来兵的水稻田里,140多亩水稻已经收割了90%,剩下的因为稻田水未放干,收割机无法进去收割,只能人工采收。还未收割的稻田里,还能看见稻鱼共生的景象,黄橙橙的、饱满的稻粒和活蹦乱跳的鱼迎来了双丰收。

据了解,“稻鱼共生”这种在稻田里养鱼的古老农耕传统,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可实现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目的。龚来兵正是看中这一优势,才大胆在川西村流转了140亩水田发展“稻鱼共养”,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龚来兵家的水稻和鱼品质较好,虽高于市场价,但却不愁销路。他家的水稻和鱼都卖往了万州,今年,丰收的4万多公斤水稻被三峡职业学院直接以4.4元/公斤的价格买走了5000公斤,每隔一周,万州的鱼贩便会来打一次鱼。龚来兵算了两笔“账”,就拿1亩稻田的面积来说,以前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1亩稻田平均产600公斤水稻,按照市场价格2.4元/公斤算,1亩稻田收入1440元左右;现在稻田养鱼,1亩稻田能产400公斤水稻,虽然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大米的品质提高了,在市场上能卖4.4元/公斤,水稻收入近1700元。同时1亩稻田能产100公斤稻田鱼,收入在2800元-4000元左右;这两笔“账”加起来,1亩稻田就有了4500-5700元的效益,比纯种植水稻收入高三四倍。

礼让镇川西村星罗棋布的稻鱼共养的稻田。通讯员 蒋婷 摄

值得一提的是,“稻鱼共生”不但提供了绿色的农产品,还实现了农旅融合的新尝试。“周末都会有客人来,都是自发前来体验抓鱼乐趣,给周边农家乐带来了收入,带动了土特产的销售,将土鸡、土鸡蛋、大米等土特产品变了现。”龚来兵坦言,“原先只是单纯的种水稻养鱼,没想到还有客人来这里钓鱼耍,这的确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给我们启发了农旅融合的思路,可以借助‘稻鱼共生’项目的开发体验式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

龚来兵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有鱼儿在田里,就不会打农药,水稻是原生态的。水稻抽穗长粒时,稻花飘然落入水中,黄辣丁鱼争相抢食,吃稻花长大的鱼也是风味十足,完全可以做出品牌来,水稻和鱼类的品质优良,以后还可以走有机这条路,提高产品附加值。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