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手艺人:让残缺老物件“妙手回春” 传递乡愁
9月5日,笔者在合川区南津街街道文峰古街一个名叫“德艺坊”的老物件展示厅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对一堆老物件进行修复。

合川手艺人:让残缺老物件“妙手回春” 传递乡愁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0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7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云)9月5日,笔者在合川区南津街街道文峰古街一个名叫“德艺坊”的老物件展示厅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对一堆老物件进行修复。这堆老物件,是一些看上去有一定年代的“八仙”木雕,曹国舅、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徐守学在修复老物件。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中年男子说,铁拐李手中的拐杖以前残缺了,摆在眼前的是他修补上去的;蓝采和手中的扇子缺了,现在看到的也是他修补上去的;曹国舅的手断了,也是他结上去的。同时,中年男子还说,这堆“八仙”木雕老物件,其实只有7个,差一个吕洞宾,吕洞宾则是他用一节有年代感的老木料雕的。

合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易宗成告诉笔者,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在合川乃至周边地区享有盛誉的老物件修复师徐守学。

“我从初中毕业就开始跟表哥学习木雕技艺。”徐守学告诉笔者,现年53岁的他,是合川区官渡镇断桥村5组田坝院子人,他于1983年从官渡中学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出于对美术和雕刻的热爱,他就拜同村的表哥、民间木雕大师周继伍为师,向周继伍学习木雕雕刻技艺。与表哥周继伍不同的是,他除了雕刻一些木雕作品外,而更多的则是从事老物件修复,让残缺的老物件“妙手回春”,让修复的老物件传递乡愁。

徐守学展示经他修复的曹国舅的手。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徐守学说,随着城市化进城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乡村院落及房屋因无人居住而荒废,老家具、老农具、老神龛、老木雕等传递着传统乡村传统文化的农家老物件也逐渐进入收藏市场,而进入收藏市场的老物件又往往“缺胳膊短腿”。为此,他的修复技艺正好派上用场,让“缺胳膊短腿”的老物件重放昔日的光彩。

对于老物件的修复,徐守学说必须做到修旧如旧。作为一名老物件修复师,必须放开视野,准确了解老物件的材质、年代、做工与流派风格。比如修复老式“宁式床”,就必须以“宁式床”的流派风格来修复,用于修补的木料必须是同一种木料且年代比较接近,如果年代相差太远,修复后还必须“做旧”,要让整个老物件看上去整体协调。

徐守学在指导儿子徐彭。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乡村老物件再不加以抢救保护,今后就有可能失传,后人也很难看到。”徐守学说,从事木雕雕刻与老物件修复三十多年来,经他修复的老物件难以计数,其中有老式雕花床、老式神龛、老式八仙桌、各种人物木雕及龙凤、狮虎、喜鹊等雕件,凡是经他修复的老物件几乎都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由于徐守学在老物件修复方面的技艺精湛并享有盛誉,他于2020年当选合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徐守学说,为了让他从事的这门技艺后继有人,他也开始带徒弟,28岁的儿子徐鹏就是其中之一。

儿子徐鹏告诉笔者,父亲教他的老物件修复技艺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更是一项传递传统乡土文化与乡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九零后”年轻人,他有信心把父亲传给他的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合川手艺人:让残缺老物件“妙手回春” 传递乡愁

2020-09-07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7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云)9月5日,笔者在合川区南津街街道文峰古街一个名叫“德艺坊”的老物件展示厅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对一堆老物件进行修复。这堆老物件,是一些看上去有一定年代的“八仙”木雕,曹国舅、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徐守学在修复老物件。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中年男子说,铁拐李手中的拐杖以前残缺了,摆在眼前的是他修补上去的;蓝采和手中的扇子缺了,现在看到的也是他修补上去的;曹国舅的手断了,也是他结上去的。同时,中年男子还说,这堆“八仙”木雕老物件,其实只有7个,差一个吕洞宾,吕洞宾则是他用一节有年代感的老木料雕的。

合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易宗成告诉笔者,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在合川乃至周边地区享有盛誉的老物件修复师徐守学。

“我从初中毕业就开始跟表哥学习木雕技艺。”徐守学告诉笔者,现年53岁的他,是合川区官渡镇断桥村5组田坝院子人,他于1983年从官渡中学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出于对美术和雕刻的热爱,他就拜同村的表哥、民间木雕大师周继伍为师,向周继伍学习木雕雕刻技艺。与表哥周继伍不同的是,他除了雕刻一些木雕作品外,而更多的则是从事老物件修复,让残缺的老物件“妙手回春”,让修复的老物件传递乡愁。

徐守学展示经他修复的曹国舅的手。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徐守学说,随着城市化进城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乡村院落及房屋因无人居住而荒废,老家具、老农具、老神龛、老木雕等传递着传统乡村传统文化的农家老物件也逐渐进入收藏市场,而进入收藏市场的老物件又往往“缺胳膊短腿”。为此,他的修复技艺正好派上用场,让“缺胳膊短腿”的老物件重放昔日的光彩。

对于老物件的修复,徐守学说必须做到修旧如旧。作为一名老物件修复师,必须放开视野,准确了解老物件的材质、年代、做工与流派风格。比如修复老式“宁式床”,就必须以“宁式床”的流派风格来修复,用于修补的木料必须是同一种木料且年代比较接近,如果年代相差太远,修复后还必须“做旧”,要让整个老物件看上去整体协调。

徐守学在指导儿子徐彭。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乡村老物件再不加以抢救保护,今后就有可能失传,后人也很难看到。”徐守学说,从事木雕雕刻与老物件修复三十多年来,经他修复的老物件难以计数,其中有老式雕花床、老式神龛、老式八仙桌、各种人物木雕及龙凤、狮虎、喜鹊等雕件,凡是经他修复的老物件几乎都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由于徐守学在老物件修复方面的技艺精湛并享有盛誉,他于2020年当选合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徐守学说,为了让他从事的这门技艺后继有人,他也开始带徒弟,28岁的儿子徐鹏就是其中之一。

儿子徐鹏告诉笔者,父亲教他的老物件修复技艺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更是一项传递传统乡土文化与乡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九零后”年轻人,他有信心把父亲传给他的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