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盘活自然资源 秀山人“鼓”了腰包展了笑颜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8日19时讯(记者 赵铁琥 陶彦燕)书中边城、画里秀山。地处武陵山区中心腹地的秀山,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革命老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富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为秀山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有效推动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今(8)日,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办秀山专场。会上,秀山自治县委书记向业顺以涌洞乡楠木村为例,讲述了一个“人均年收入从500元增长到8500元”的脱贫故事。
楠木村位于秀山自治县涌洞乡,由于交通条件落后,村民收入来源十分狭窄、收入总量极为有限,曾是秀山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秀山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注重以景点景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楠木村,成为了该县旅游产业扶贫的一块重要阵地。
“该村地处于‘世界桌山’川河盖景区核心区域,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2.1摄氏度,高山草场、盖岭山原等生态景观绚丽多姿、风光旖旎,具有休闲避暑、户外运动等独特资源禀赋。”向业顺告诉与会媒体记者,“如此优质的自然资源应当用、更要用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紧紧抓住川河盖景区建设机遇,通过就业务工、自主经营、土地流转等方式积极参与景区建设。”
据统计,楠木村先后建成高山生态避暑纳凉和观光农业点4个、农家乐12家、旅游接待户39家,直接或间接覆盖85%以上的建卡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500余人,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500元,提高到2019年的8500余元。此外,该村还立足农文旅融合,发展茶叶300亩、高山蔬菜500亩、金银花500亩,养殖中蜂3000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秀山还依托乡村旅游打造扶贫载体,带动贫困群众拓宽旅游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基地1483个、乡村旅游接待户520家。梅江镇民族村等15个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此外,龙凤花海、金山银山等特色鲜明、主题纷呈的旅游节会活动,非遗主题游、乡村体验游、生态康养产品,以及秀山竹编、钟灵毛尖、秀山土鸡等50余个旅游商品品牌,更是丰富了秀山旅游扶贫业态。
目前,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全县带动2.8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有效推动了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下一步,秀山将围绕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不断总结旅游扶贫经验,大力发展山地旅游,持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