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萤火虫”照亮留守娃
在大足,提起“萤火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昆虫,而是志愿者。近几年来,随着这支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服务队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给了很多留守儿童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

大足:“萤火虫”照亮留守娃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1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3日6时20分讯(通讯员 赵玮)在大足,提起“萤火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昆虫,而是志愿者。近几年来,随着这支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服务队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给了很多留守儿童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

“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是由现年42岁的王航,于2015年筹备发起。受祖父影响,王航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已有20多个年头。作为本地成功企业家的她长期热衷公益事业,1996年从生意上赚到一些钱后,她就慷慨捐资助学。生意越做越大,捐款捐物的额度也“水涨船高”。

志愿者带领受助孩子玩游戏 赵玮 摄

2014年底,王航去北京一个传统文化学习班进修,正是这一次的学习让她萌生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

“既然自己都已经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时期,那么在我们大足周边那些偏远的农村小学,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在期盼着为了养家糊口而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给他们一个拥抱,一点关爱,一点鼓励……”2015年10月,由她发起的大足区“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成立了,首批队员为她及合作伙伴公司的30余名员工。

怀着这样一份初心,2016年,王航与多位爱心人士交流接触,大家一拍即合,并于当年10月正式成立了“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团队。

靠着纯粹做善事的理念,“萤火虫”吸引了大批爱心人士加入,目前,“萤火虫”的成员已经超过500人,数百名留守儿童受到连续不间断的关爱。

志愿者看望困难家庭的孩子 赵玮 摄

因爱而来

陈勇,江苏人,经商多年。为了家庭,来到大足生活已经30年,能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

“我身边接触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不错,也很少有留守儿童。”陈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服务队组织的一次家访活动。

那一次家访的对象是三驱镇一对孤苦可怜的兄弟,志愿者家访的目的是为后续帮助进行综合评估。

王家兄弟俩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他们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远走他乡,多年没有音讯。简陋的平房里,只有两个孩子以及年过七旬的爷爷相依为命。

“两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陈勇至今还记得初见兄弟俩的情形,孩子慌张闪躲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

转身看着一贫如洗的房间,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难受、悲伤的情绪让陈勇久久不能自拔。

“那次家访之前,我没有接触过留守儿童,更没想到,就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这么困难的孩子,需要帮助,需要陪伴!”陈勇动情地说。

从那以后,逢人他就变身说客:“节约几包烟钱也能帮助那些留守儿童……”渐渐地,他也从最初的参与者,变成了策划者和组织者,从队伍的边缘走到了中心。

坚守“初心”低调前行

亦如“萤火虫”名字的意义,陈勇也希望自己能像萤火虫一样,为关爱留守儿童尽一点微薄之力。

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寻找帮扶对象,实地家访……陈勇全情投入到志愿者的工作中,生怕错过一场活动。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陈勇发现,服务队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需要更深入的家访活动。

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财务组、考察组、策划组、安保组等,成员各司其职,队伍高效运转。

在具体的帮扶措施方面,陈勇也提议,成立一个为主,两个为辅的对接帮助小组,使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帮扶措施能够落地生根,产生实效。

惜字阁黄家兄弟俩身世可怜,母亲因患精神疾病离家了无音讯,父亲去世多年,爷爷年迈,无奈之下两个孩子投靠了堂姐。两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成绩也差。在“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近两年的帮扶下,兄弟俩再次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成绩逐步提高,人也变得阳光自信了。

4年来,还有数十名像三驱镇王家兄弟,惜字阁黄家兄弟这样的困难留守儿童通过“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帮助,改善了生活,找回了自信。

在重点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过程中,陈勇也带领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触角延伸到关爱老人,帮助患病孩童,慰问疫情一线工作者等多个方面。

2019年11月,服务队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开展“重走小川东道、新温中国梦”公益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历史文化,学习古人先贤不惧艰难的精神;2019年12月24日,服务队组织部分志愿者来到石马镇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今年5月,大足区第三小学学生陈湫桐患上过敏性紫癜混合型疾病,该病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服务队志愿者积极响应捐款号召,几个小时就筹集爱心善款2000多元……

从创立之日起,“萤火虫”关爱留守志愿服务队就确立了自己的行事理念,只吸收纯粹想做好事的人,不附带给某位队员的企业打广告,不搞冠名,联络的qq群、微信群里也严禁发布任何有广告嫌疑的消息。

曾经有人找到陈勇,表示愿意拿出2000元以自己企业的名义,给服务队举行一场活动。陈勇断然拒绝:“不能让服务队的活动商业化。”

带着创立的“初心”,阳光慈善,低调前行。4年来,在陈勇的带领下,“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传递温暖爱心接力大三学生小明家住宝顶镇,两年前,收到大学通知书的她正在为学费犯难时,陈勇代表“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她度过了难关。

备受感动的她,如今每学期放假回来,她都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参加服务队组织的活动。

“曾经我也和他们一样,内向而茫然。”正在福建上学的小明,通过电波侃侃而谈,“陈叔叔给了我莫大的温暖,就像家人般的陪伴和关爱……”

因为这份温暖,小明走出了阴霾,也让她萌生了帮助别人的想法。2019年寒假、暑假,小明两次回乡都和陈勇联系,表示希望参加服务队的活动。

这次开学前的慰问活动,小明又报名参加了,和孩子一起做互动游戏,除草劳动,小明觉得非常有意义:“这些孩子虽然家庭困难,但他们学习努力,乖巧孝顺,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从最初的受助者,到如今的志愿者,小明并非个例。陈勇说,这种爱心传承、接力的现象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爱心不打烊,善行不停歇。陈勇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力量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每一份爱心都真正落到实处,让志愿服务队更大、更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大足:“萤火虫”照亮留守娃

2020-09-13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3日6时20分讯(通讯员 赵玮)在大足,提起“萤火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昆虫,而是志愿者。近几年来,随着这支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服务队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给了很多留守儿童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

“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是由现年42岁的王航,于2015年筹备发起。受祖父影响,王航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已有20多个年头。作为本地成功企业家的她长期热衷公益事业,1996年从生意上赚到一些钱后,她就慷慨捐资助学。生意越做越大,捐款捐物的额度也“水涨船高”。

志愿者带领受助孩子玩游戏 赵玮 摄

2014年底,王航去北京一个传统文化学习班进修,正是这一次的学习让她萌生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

“既然自己都已经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时期,那么在我们大足周边那些偏远的农村小学,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在期盼着为了养家糊口而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给他们一个拥抱,一点关爱,一点鼓励……”2015年10月,由她发起的大足区“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成立了,首批队员为她及合作伙伴公司的30余名员工。

怀着这样一份初心,2016年,王航与多位爱心人士交流接触,大家一拍即合,并于当年10月正式成立了“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团队。

靠着纯粹做善事的理念,“萤火虫”吸引了大批爱心人士加入,目前,“萤火虫”的成员已经超过500人,数百名留守儿童受到连续不间断的关爱。

志愿者看望困难家庭的孩子 赵玮 摄

因爱而来

陈勇,江苏人,经商多年。为了家庭,来到大足生活已经30年,能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

“我身边接触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不错,也很少有留守儿童。”陈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服务队组织的一次家访活动。

那一次家访的对象是三驱镇一对孤苦可怜的兄弟,志愿者家访的目的是为后续帮助进行综合评估。

王家兄弟俩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他们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远走他乡,多年没有音讯。简陋的平房里,只有两个孩子以及年过七旬的爷爷相依为命。

“两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陈勇至今还记得初见兄弟俩的情形,孩子慌张闪躲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

转身看着一贫如洗的房间,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难受、悲伤的情绪让陈勇久久不能自拔。

“那次家访之前,我没有接触过留守儿童,更没想到,就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这么困难的孩子,需要帮助,需要陪伴!”陈勇动情地说。

从那以后,逢人他就变身说客:“节约几包烟钱也能帮助那些留守儿童……”渐渐地,他也从最初的参与者,变成了策划者和组织者,从队伍的边缘走到了中心。

坚守“初心”低调前行

亦如“萤火虫”名字的意义,陈勇也希望自己能像萤火虫一样,为关爱留守儿童尽一点微薄之力。

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寻找帮扶对象,实地家访……陈勇全情投入到志愿者的工作中,生怕错过一场活动。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陈勇发现,服务队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需要更深入的家访活动。

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财务组、考察组、策划组、安保组等,成员各司其职,队伍高效运转。

在具体的帮扶措施方面,陈勇也提议,成立一个为主,两个为辅的对接帮助小组,使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帮扶措施能够落地生根,产生实效。

惜字阁黄家兄弟俩身世可怜,母亲因患精神疾病离家了无音讯,父亲去世多年,爷爷年迈,无奈之下两个孩子投靠了堂姐。两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成绩也差。在“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近两年的帮扶下,兄弟俩再次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成绩逐步提高,人也变得阳光自信了。

4年来,还有数十名像三驱镇王家兄弟,惜字阁黄家兄弟这样的困难留守儿童通过“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帮助,改善了生活,找回了自信。

在重点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过程中,陈勇也带领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触角延伸到关爱老人,帮助患病孩童,慰问疫情一线工作者等多个方面。

2019年11月,服务队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开展“重走小川东道、新温中国梦”公益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历史文化,学习古人先贤不惧艰难的精神;2019年12月24日,服务队组织部分志愿者来到石马镇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今年5月,大足区第三小学学生陈湫桐患上过敏性紫癜混合型疾病,该病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服务队志愿者积极响应捐款号召,几个小时就筹集爱心善款2000多元……

从创立之日起,“萤火虫”关爱留守志愿服务队就确立了自己的行事理念,只吸收纯粹想做好事的人,不附带给某位队员的企业打广告,不搞冠名,联络的qq群、微信群里也严禁发布任何有广告嫌疑的消息。

曾经有人找到陈勇,表示愿意拿出2000元以自己企业的名义,给服务队举行一场活动。陈勇断然拒绝:“不能让服务队的活动商业化。”

带着创立的“初心”,阳光慈善,低调前行。4年来,在陈勇的带领下,“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传递温暖爱心接力大三学生小明家住宝顶镇,两年前,收到大学通知书的她正在为学费犯难时,陈勇代表“萤火虫”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她度过了难关。

备受感动的她,如今每学期放假回来,她都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参加服务队组织的活动。

“曾经我也和他们一样,内向而茫然。”正在福建上学的小明,通过电波侃侃而谈,“陈叔叔给了我莫大的温暖,就像家人般的陪伴和关爱……”

因为这份温暖,小明走出了阴霾,也让她萌生了帮助别人的想法。2019年寒假、暑假,小明两次回乡都和陈勇联系,表示希望参加服务队的活动。

这次开学前的慰问活动,小明又报名参加了,和孩子一起做互动游戏,除草劳动,小明觉得非常有意义:“这些孩子虽然家庭困难,但他们学习努力,乖巧孝顺,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从最初的受助者,到如今的志愿者,小明并非个例。陈勇说,这种爱心传承、接力的现象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爱心不打烊,善行不停歇。陈勇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力量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每一份爱心都真正落到实处,让志愿服务队更大、更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龚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