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创新思维探索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
丰都“巾帼夜校”自2005年开始布局,到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纳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经过两年多的创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形成了全民艺术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丰都:创新思维探索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1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6日6时讯(通讯员 王阳)丰都“巾帼夜校”自2005年开始布局,到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纳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经过两年多的创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形成了全民艺术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妇女同胞的文化阵地

“创办‘巾帼夜校’,是能让更多女性同胞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丰都县文化馆馆长李桢介绍,推出“巾帼夜校”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搭建文化学习、文艺交流、技能培训的平台,开设贴近广大妇女需求的文化课程,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妇女走进夜校学技能,提升生活品质格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基层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

“巾帼夜校”通过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职责定位和建设标准,巾帼夜校”的举办,解决了服务对象工学矛盾和设施空间错时开放利用的问题,扩大了全民艺术普及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竭力服务特殊人群,探索建立起规范建设、规范管理、规范使用的长效机制,进而推动国家和市级出台一系列促进“巾帼夜校”建管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标准化进程。

在创建中,始终围绕“巾帼夜校”建管用的关键环节,着力抓好教学、学习、管理、保障四个方面,全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落到实处。经过长期摸索,丰都县逐步将“巾帼夜校”打造成为妇女群众的综合服务阵地、教育培训场地、引领示范基地,成为深受妇女同胞信赖和热爱的“文化阵地”和“温馨之家”。

国画教学 通讯员 王阳 摄

按需定制课程多元素发展

据了解,丰都县依托文化馆建立“巾帼夜校”总校,依托全县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分校20个,依托有条件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及社会机构举办的设施建立支校6个;共举办培训149个班次,其中总校55个班次、分校82个班次、支校12个班次;培训人员共计45.3万人次,其中总校13.3万人次、分校29.6万人次、支校2.4万人次。该示范项目培训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约33万人次,占总培训人数的70%。

“我们所开设的课程都是需要来确定的。”李桢介绍,我们针对妇女干部、留守妇女、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等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妇女群众点单、“巾帼夜校”接单的方式,常年开设合唱、书法、绘画、语言与形体等课堂,适时举办素质提升讲座等;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结合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增设了麦秆画、剪纸等内容,结合时尚流行趋势,增设了电钢琴、拉丁舞等热门课程,还开辟报刊杂志专栏等展示平台,展现女性才艺;每年还举办“巾帼夜校”学员成果汇演和书画展,表演歌舞戏曲等才艺,展出学员国画、书法、剪纸、麦秆画等作品。

全民艺术普及获得良性发展

“丰都通过开办‘巾帼夜校’全民艺术普及获得了良性发展。”李桢介绍,全民艺术普及体制和机制发生新变化。通过“巾帼夜校”的建设,整合利用教育部门艺术老师、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有艺术天赋的职工、文艺骨干、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老师、县外艺术院校的学生等,破解了师资紧缺、艺术门类不全的问题;创建后师资由原来文化馆(站)从业人员28人增加到110人,这些专业老师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政府加大投入,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艺术普及,缓解了全民艺术普及经费投入相对滞后和设施设备欠缺的问题。

全民艺术普及对象发生结构性变化。创建前,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对象主要以老年人为主,通过“巾帼夜校”的建设,全民艺术普及的对象扩大到中青年人群、企事业单位职工、留守妇女儿童等,文化馆(站)的职责和使命得到了充分彰显,提高了全民艺术普及的覆盖面,推动了全民艺术普及的均等化发展。

全民艺术普及新形式和手段实现创新。创建前,全民艺术普及以文化馆(站)阵地培训为主、以文化馆(站)师资为主、以课堂式教学为主、以单一学习为主。通过“巾帼夜校”的建设,全民艺术普及的形式以阵地培训为主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文化馆(站)师资为主转为文化馆(站)师资和社会力量师资相结合,以课堂式教学为主转为体验式、互动式、交流式相结合,以单一学习为主转为传帮带、参与和自主开展全民艺术活动为主。激发了全民参与艺术普及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丰都:创新思维探索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

2020-09-16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6日6时讯(通讯员 王阳)丰都“巾帼夜校”自2005年开始布局,到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纳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经过两年多的创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形成了全民艺术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妇女同胞的文化阵地

“创办‘巾帼夜校’,是能让更多女性同胞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丰都县文化馆馆长李桢介绍,推出“巾帼夜校”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搭建文化学习、文艺交流、技能培训的平台,开设贴近广大妇女需求的文化课程,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妇女走进夜校学技能,提升生活品质格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基层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

“巾帼夜校”通过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职责定位和建设标准,巾帼夜校”的举办,解决了服务对象工学矛盾和设施空间错时开放利用的问题,扩大了全民艺术普及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竭力服务特殊人群,探索建立起规范建设、规范管理、规范使用的长效机制,进而推动国家和市级出台一系列促进“巾帼夜校”建管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标准化进程。

在创建中,始终围绕“巾帼夜校”建管用的关键环节,着力抓好教学、学习、管理、保障四个方面,全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落到实处。经过长期摸索,丰都县逐步将“巾帼夜校”打造成为妇女群众的综合服务阵地、教育培训场地、引领示范基地,成为深受妇女同胞信赖和热爱的“文化阵地”和“温馨之家”。

国画教学 通讯员 王阳 摄

按需定制课程多元素发展

据了解,丰都县依托文化馆建立“巾帼夜校”总校,依托全县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分校20个,依托有条件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及社会机构举办的设施建立支校6个;共举办培训149个班次,其中总校55个班次、分校82个班次、支校12个班次;培训人员共计45.3万人次,其中总校13.3万人次、分校29.6万人次、支校2.4万人次。该示范项目培训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约33万人次,占总培训人数的70%。

“我们所开设的课程都是需要来确定的。”李桢介绍,我们针对妇女干部、留守妇女、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等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妇女群众点单、“巾帼夜校”接单的方式,常年开设合唱、书法、绘画、语言与形体等课堂,适时举办素质提升讲座等;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结合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增设了麦秆画、剪纸等内容,结合时尚流行趋势,增设了电钢琴、拉丁舞等热门课程,还开辟报刊杂志专栏等展示平台,展现女性才艺;每年还举办“巾帼夜校”学员成果汇演和书画展,表演歌舞戏曲等才艺,展出学员国画、书法、剪纸、麦秆画等作品。

全民艺术普及获得良性发展

“丰都通过开办‘巾帼夜校’全民艺术普及获得了良性发展。”李桢介绍,全民艺术普及体制和机制发生新变化。通过“巾帼夜校”的建设,整合利用教育部门艺术老师、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有艺术天赋的职工、文艺骨干、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老师、县外艺术院校的学生等,破解了师资紧缺、艺术门类不全的问题;创建后师资由原来文化馆(站)从业人员28人增加到110人,这些专业老师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政府加大投入,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艺术普及,缓解了全民艺术普及经费投入相对滞后和设施设备欠缺的问题。

全民艺术普及对象发生结构性变化。创建前,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对象主要以老年人为主,通过“巾帼夜校”的建设,全民艺术普及的对象扩大到中青年人群、企事业单位职工、留守妇女儿童等,文化馆(站)的职责和使命得到了充分彰显,提高了全民艺术普及的覆盖面,推动了全民艺术普及的均等化发展。

全民艺术普及新形式和手段实现创新。创建前,全民艺术普及以文化馆(站)阵地培训为主、以文化馆(站)师资为主、以课堂式教学为主、以单一学习为主。通过“巾帼夜校”的建设,全民艺术普及的形式以阵地培训为主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文化馆(站)师资为主转为文化馆(站)师资和社会力量师资相结合,以课堂式教学为主转为体验式、互动式、交流式相结合,以单一学习为主转为传帮带、参与和自主开展全民艺术活动为主。激发了全民参与艺术普及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