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明实践看污水返清 全国网媒记者共同学习“九龙经验”

观文明实践看污水返清 全国网媒记者共同学习“九龙经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1日23时25分讯(记者 李佳妮 吴羽飞)今(21)日下午,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2020全国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活动走进九龙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跳蹬河畔的“草海湾公园”,57名全国重点网媒记者近距离学习九龙坡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办法。


网媒重庆行记者参访跳蹬河。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据了解,作为全市2020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县,九龙坡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行动”为主线,高标准、高质量和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为单元,着力构建起中心—分中心(所)—站(点)全覆盖的 三级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曾经的“黑臭”河变水质变得清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截至目前,九龙坡区已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13个、文明实践站149个,在9个区级部门设立了文明实践分中心,实名志愿者总数为274458人,志愿团体621个。建设在九龙镇盘龙新城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体系与队伍建设、项目运行与管理、线上线下互动与传播、文明实践风采展示、学习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

经整治后,跳蹬河风景宜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活动现场,记者们对区级、街道和社区三个层面的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每到一处展点,记者们都认真听讲解、看展板、拍照。希望把九龙坡区的经验办法带回去,供全国各地文明建设工作者交流借鉴。

“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记者们开始对中心随处可见的“老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记者好奇地打开搜索引擎,来查查“老杨”究竟何方神圣。

河岸步道经修葺后焕然一新,是居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其实,“老杨”的原型是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扎根基层30余年的综治工作者杨永根,他牵头调解矛盾纠纷近2500件次,让一个个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和妥善解决。群众们都亲切称呼他为“老杨”。

“领头杨”到位了,“杨群”也就建立了起来。如今,“老杨群工”已在组织体系、建设标准、运行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机制方面实现了标准化运作。“老杨群工”延伸到了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现在,无论你是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工、社会单位…只要为群众办事,你就是“老杨”! 

如今的跳蹬河,两岸绿植密布,行走其间,十分惬意。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体验了社会人文的新时代文明建设路径,记者们又来到跳磴河畔的草海湾公园,了解九龙坡在环境治理上的成果和经验。

跳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上世纪80年代末起,大量小企业、小作坊开始在跳磴河沿岸聚集,把污水直排到河里,沿河还有人养鸡、养鸭、养猪,粪便也是倒入跳磴河。最臭的那几年周边居民连门都没法打开,“打开闻到那股恶臭就想吐。”

来自全国的媒体媒体记者在九龙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2017年,因水质黑臭,跳磴河被纳入中央环保督查范围。同年,九龙坡区组建跳磴河河长工作领导小组,打响了跳磴河治理攻坚战。跳磴河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资16.5亿元,拆除房屋面积24.3万平方米,完成干流、支流河道清淤21.7公里,新建和改造干流、支流管网33.4公里,完成河底生态修复4.5万平方米,新建干流护岸13公里,新增生态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新建人行步道19.6公里。同时,九龙坡区还为跳蹬河量身打造了10个滨河公园,供远近居民休闲游赏。

九龙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引起记者们的关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其中,草海湾公园占地105亩,园内种有芦苇、矮蒲苇、狼尾草、细叶芒四种草。在建设上,公园全面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利用坡、沟、坝、河的元素,形成多级渗滤系统,搭配不同功能的植被群落,在全面削减地表初期雨水污染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滞留吸收自然雨水。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功能时,逐渐形成自然的生态体系,促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媒体记者们了解九龙坡跳蹬河智慧水务监测系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活动现场,全国网媒记者们沿着跳蹬河滨人行步道漫步,看到在细细的秋雨之下,跳蹬河流水清景美,自在怡人,道路两旁的芦苇花层层叠叠,生机盎然,空气中淡淡的青草香气和泥土气息沁人心脾。现场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有记者在河边郁郁葱葱的芦花从中,隐约看到了钓鱼者的身影。

“现在开始有偷钓的了,我们马上就下去劝阻。”负责现场讲解的跳蹬河水务工作人员笑着说。偷钓者的出现,证明了跳蹬河里已经有了很多鱼,而曾经的“臭水沟”是鱼类根本无法生存的。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观文明实践看污水返清 全国网媒记者共同学习“九龙经验”

2020-09-21 23:29:5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1日23时25分讯(记者 李佳妮 吴羽飞)今(21)日下午,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2020全国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活动走进九龙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跳蹬河畔的“草海湾公园”,57名全国重点网媒记者近距离学习九龙坡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办法。


网媒重庆行记者参访跳蹬河。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据了解,作为全市2020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县,九龙坡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行动”为主线,高标准、高质量和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为单元,着力构建起中心—分中心(所)—站(点)全覆盖的 三级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曾经的“黑臭”河变水质变得清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截至目前,九龙坡区已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13个、文明实践站149个,在9个区级部门设立了文明实践分中心,实名志愿者总数为274458人,志愿团体621个。建设在九龙镇盘龙新城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体系与队伍建设、项目运行与管理、线上线下互动与传播、文明实践风采展示、学习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

经整治后,跳蹬河风景宜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活动现场,记者们对区级、街道和社区三个层面的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每到一处展点,记者们都认真听讲解、看展板、拍照。希望把九龙坡区的经验办法带回去,供全国各地文明建设工作者交流借鉴。

“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记者们开始对中心随处可见的“老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记者好奇地打开搜索引擎,来查查“老杨”究竟何方神圣。

河岸步道经修葺后焕然一新,是居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其实,“老杨”的原型是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扎根基层30余年的综治工作者杨永根,他牵头调解矛盾纠纷近2500件次,让一个个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和妥善解决。群众们都亲切称呼他为“老杨”。

“领头杨”到位了,“杨群”也就建立了起来。如今,“老杨群工”已在组织体系、建设标准、运行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机制方面实现了标准化运作。“老杨群工”延伸到了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现在,无论你是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工、社会单位…只要为群众办事,你就是“老杨”! 

如今的跳蹬河,两岸绿植密布,行走其间,十分惬意。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体验了社会人文的新时代文明建设路径,记者们又来到跳磴河畔的草海湾公园,了解九龙坡在环境治理上的成果和经验。

跳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上世纪80年代末起,大量小企业、小作坊开始在跳磴河沿岸聚集,把污水直排到河里,沿河还有人养鸡、养鸭、养猪,粪便也是倒入跳磴河。最臭的那几年周边居民连门都没法打开,“打开闻到那股恶臭就想吐。”

来自全国的媒体媒体记者在九龙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2017年,因水质黑臭,跳磴河被纳入中央环保督查范围。同年,九龙坡区组建跳磴河河长工作领导小组,打响了跳磴河治理攻坚战。跳磴河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资16.5亿元,拆除房屋面积24.3万平方米,完成干流、支流河道清淤21.7公里,新建和改造干流、支流管网33.4公里,完成河底生态修复4.5万平方米,新建干流护岸13公里,新增生态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新建人行步道19.6公里。同时,九龙坡区还为跳蹬河量身打造了10个滨河公园,供远近居民休闲游赏。

九龙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引起记者们的关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其中,草海湾公园占地105亩,园内种有芦苇、矮蒲苇、狼尾草、细叶芒四种草。在建设上,公园全面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利用坡、沟、坝、河的元素,形成多级渗滤系统,搭配不同功能的植被群落,在全面削减地表初期雨水污染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滞留吸收自然雨水。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功能时,逐渐形成自然的生态体系,促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媒体记者们了解九龙坡跳蹬河智慧水务监测系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活动现场,全国网媒记者们沿着跳蹬河滨人行步道漫步,看到在细细的秋雨之下,跳蹬河流水清景美,自在怡人,道路两旁的芦苇花层层叠叠,生机盎然,空气中淡淡的青草香气和泥土气息沁人心脾。现场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有记者在河边郁郁葱葱的芦花从中,隐约看到了钓鱼者的身影。

“现在开始有偷钓的了,我们马上就下去劝阻。”负责现场讲解的跳蹬河水务工作人员笑着说。偷钓者的出现,证明了跳蹬河里已经有了很多鱼,而曾经的“臭水沟”是鱼类根本无法生存的。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