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 石柱精神书写“脱贫攻坚答卷”

“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 石柱精神书写“脱贫攻坚答卷”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2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4日19时讯(记者 赵铁琥 陶彦燕)85个贫困村、17229户623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7%降至0.23%;2019年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近98%一举摘下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这就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的石柱县交出的“脱贫攻坚答卷”。

新闻发布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好成绩的取得、好日子的创造,离不开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离不开石柱人民的坚持奋斗,更离不开石柱人民骨子里的“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精神。今(24)日,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办石柱专场。会上,石柱自治县委书记蹇泽西,石柱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左军,重庆市委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队长李建树等向与会媒体记者回顾石柱脱贫之路,讲述石柱感恩奋进、决战脱贫攻坚的故事。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蹇泽西介绍石柱县脱贫攻坚情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补短板筑底板 专项行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们坚持统筹到村到乡到区域,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人居环境等专项行动,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55.4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749个,推动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柱自治县委书记蹇泽西向与会媒体介绍石柱在聚焦基础设施方面的作战行动。

石柱乡村新民居景色,贫困群众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的交通条件、安全饮水、电力通讯、人居环境变化明显。行政村通畅率、通客车率实现“两个100%”,真正做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同时,石柱县成立县农村饮水管理协会并设立31个分会,实现“以建蓄水、以管护水、建管结合、长效运行”的良性循环,脱贫人口安全饮水达标率达100%。电力通讯方面,实现行政村动力电、4G网络、光纤宽带 “三个全覆盖”,农户用电质量更有保障,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搭上“电商快车”,开起了农产品销售“网店”,有的还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的靓丽风景。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人居环境的改变更是石柱“脱贫攻坚答卷”中不能抹去的一笔。蹇泽西告诉与会媒体记者:“通过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院坝、改圈舍、改风貌、改习惯‘六改’工程,石柱县实现了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现在石柱的农村环境是越来越美,居民习惯也越来越好。”

补齐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短板,石柱又将如何筑实筑牢“决战脱贫攻坚”核心指标的底板呢?近几年,石柱坚持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研究制定“两不愁三保障”动态监测机制,深入实施两不愁、产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五大专项行动”,并精准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全面解决突出问题,特别是因疫因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守住了“两不愁三保障”底线。

风景如画的石柱黄水万胜坝莼菜基地。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从“有吃有穿就行”转变为“吃得更健康、穿得更整洁”,从因贫失学、辍学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石柱老百姓真正实现了吃穿不再发愁、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方面,石柱的资助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此外,石柱还完成危房改造12329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易地扶贫搬迁1854户,所有搬迁户均实现“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农户喜获辣椒丰收。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铸长板树样板 特色产业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基础打牢了、贫困群众有保障了,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利用特色资源,让大家持续稳定增收,走上致富路,切实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则是一道难题。对此,石柱有自己的诀窍。

近几年,石柱依托优势,集中精力发展康养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拓宽增收链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石柱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以黄连、黄精、天麻为重点的中药材31.3万亩,以辣椒、莼菜、李子为重点的绿色果蔬产业和中蜂、生猪为重点的生态养殖产业。

蜂蜜产业成为石柱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还择优发展以绿特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全县已引进培育1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实现所有贫困村都有1-2个主导产业。这在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创业的同时,也使得每户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石柱县还帮助贫困群众抓住康养旅游发展机遇。依托扶贫政策,石柱已发展“黄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兴办农家乐1451家、乡村民宿54家。

如果说延长产业链是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第一步棋,那么完善利益链则是保障群众真正实现增收的关键。中益乡华溪村的“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正是石柱在完善利益链方面的一个缩影。

通过创新构建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公司、N个合作经营项目市场主体架构,华溪村探索建立“三变”改革红利分享制度,拧紧了“企业+村集体+村民”利益链条。另一方面,华溪村还探索推行四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创新建立土地入股、订单帮扶、返承包等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户、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

沙子镇盘龙村高山生态蔬菜基地。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石柱县共有978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增收,7100户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销售农产品,6000余户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10099户贫困户在经营主体带动下持续增收。

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只是解决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更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石柱正是通过聚焦“精神扶贫”,让“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精神在脱贫攻坚路上熠熠生辉。

“我们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深化抓党建促脱贫,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制,探索推广‘贵和’‘和美’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全县处处呈现出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的火热场面。”蹇泽西介绍到,“通过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石柱精神逐渐深入人心。全县有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也全部都参与到了产业发展和务工队伍当中,通过勤劳双手脱贫致富。”

据了解,如今的石柱一改贫困落后面貌,村居院落整洁靓丽、乡村学校书声朗朗、产业基地生机盎然,并实现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

点击查看直播详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 石柱精神书写“脱贫攻坚答卷”

2020-09-24 20:21:0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4日19时讯(记者 赵铁琥 陶彦燕)85个贫困村、17229户623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7%降至0.23%;2019年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近98%一举摘下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这就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的石柱县交出的“脱贫攻坚答卷”。

新闻发布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好成绩的取得、好日子的创造,离不开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离不开石柱人民的坚持奋斗,更离不开石柱人民骨子里的“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精神。今(24)日,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办石柱专场。会上,石柱自治县委书记蹇泽西,石柱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左军,重庆市委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队长李建树等向与会媒体记者回顾石柱脱贫之路,讲述石柱感恩奋进、决战脱贫攻坚的故事。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蹇泽西介绍石柱县脱贫攻坚情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补短板筑底板 专项行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们坚持统筹到村到乡到区域,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人居环境等专项行动,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55.4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749个,推动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柱自治县委书记蹇泽西向与会媒体介绍石柱在聚焦基础设施方面的作战行动。

石柱乡村新民居景色,贫困群众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的交通条件、安全饮水、电力通讯、人居环境变化明显。行政村通畅率、通客车率实现“两个100%”,真正做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同时,石柱县成立县农村饮水管理协会并设立31个分会,实现“以建蓄水、以管护水、建管结合、长效运行”的良性循环,脱贫人口安全饮水达标率达100%。电力通讯方面,实现行政村动力电、4G网络、光纤宽带 “三个全覆盖”,农户用电质量更有保障,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搭上“电商快车”,开起了农产品销售“网店”,有的还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的靓丽风景。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人居环境的改变更是石柱“脱贫攻坚答卷”中不能抹去的一笔。蹇泽西告诉与会媒体记者:“通过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院坝、改圈舍、改风貌、改习惯‘六改’工程,石柱县实现了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现在石柱的农村环境是越来越美,居民习惯也越来越好。”

补齐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短板,石柱又将如何筑实筑牢“决战脱贫攻坚”核心指标的底板呢?近几年,石柱坚持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研究制定“两不愁三保障”动态监测机制,深入实施两不愁、产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五大专项行动”,并精准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全面解决突出问题,特别是因疫因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守住了“两不愁三保障”底线。

风景如画的石柱黄水万胜坝莼菜基地。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从“有吃有穿就行”转变为“吃得更健康、穿得更整洁”,从因贫失学、辍学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石柱老百姓真正实现了吃穿不再发愁、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方面,石柱的资助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此外,石柱还完成危房改造12329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易地扶贫搬迁1854户,所有搬迁户均实现“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农户喜获辣椒丰收。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铸长板树样板 特色产业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基础打牢了、贫困群众有保障了,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利用特色资源,让大家持续稳定增收,走上致富路,切实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则是一道难题。对此,石柱有自己的诀窍。

近几年,石柱依托优势,集中精力发展康养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拓宽增收链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石柱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以黄连、黄精、天麻为重点的中药材31.3万亩,以辣椒、莼菜、李子为重点的绿色果蔬产业和中蜂、生猪为重点的生态养殖产业。

蜂蜜产业成为石柱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还择优发展以绿特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全县已引进培育1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实现所有贫困村都有1-2个主导产业。这在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创业的同时,也使得每户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石柱县还帮助贫困群众抓住康养旅游发展机遇。依托扶贫政策,石柱已发展“黄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兴办农家乐1451家、乡村民宿54家。

如果说延长产业链是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第一步棋,那么完善利益链则是保障群众真正实现增收的关键。中益乡华溪村的“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正是石柱在完善利益链方面的一个缩影。

通过创新构建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公司、N个合作经营项目市场主体架构,华溪村探索建立“三变”改革红利分享制度,拧紧了“企业+村集体+村民”利益链条。另一方面,华溪村还探索推行四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创新建立土地入股、订单帮扶、返承包等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户、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

沙子镇盘龙村高山生态蔬菜基地。石柱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石柱县共有978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增收,7100户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销售农产品,6000余户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10099户贫困户在经营主体带动下持续增收。

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只是解决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更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石柱正是通过聚焦“精神扶贫”,让“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精神在脱贫攻坚路上熠熠生辉。

“我们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深化抓党建促脱贫,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制,探索推广‘贵和’‘和美’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全县处处呈现出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的火热场面。”蹇泽西介绍到,“通过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石柱精神逐渐深入人心。全县有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也全部都参与到了产业发展和务工队伍当中,通过勤劳双手脱贫致富。”

据了解,如今的石柱一改贫困落后面貌,村居院落整洁靓丽、乡村学校书声朗朗、产业基地生机盎然,并实现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

点击查看直播详情》》

[责任编辑: 徐力超]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