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渠口镇开展产业扶贫 “扶”出美好生活
近年来,开州区渠口镇在坚持不搞大开发、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为全镇贫困群众“扶”出美好生活。

开州渠口镇开展产业扶贫 “扶”出美好生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2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罗继波)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渠口镇在坚持不搞大开发、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为全镇贫困群众“扶”出美好生活。

渠口镇共有建卡贫困户670户2202人,已脱贫648户2158人,剩余未脱贫人口22户44人,将在今年全部脱贫。 

“党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喻世恭,现年70多岁了,不能外出就业,就不断扩大李子种植规模,连同晚熟李在一起种植规模已达10亩。通过精心管理,2019年实现了大丰收,亩产量2000斤以上,销售价格平均达到每斤8元。他依靠产业增收16万元,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渠口镇在脱贫攻坚定点攻坚村、1万亩李子产业园的中心地带毛坪村,培育了知名度颇高的本土品牌“八缘牌”青脆李,年电商销售“八缘牌”青脆李金额达100多万元,2019年,该村贫困户依靠李子产业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通过三年的努力打拼,全镇“1万亩柑橘产业带、1万亩李子产业园”两个“1万亩”建设完成。曾经的荒山荒坡全部被产业带连接起来,真正扭转了单家独户小规发展的传统种植局面,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实现连片种植,抱团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渠口镇以党支部为龙头,大力推行“党支部+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建立各类种植基地和合作社21个,培育致富带头人18人,覆盖贫困户2202人。 

选对产业方能铺就致富路。渠口镇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柑橘、李子等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把各方力量运用到脱贫攻坚上来,切实增强了村集体“造血”功能。

市民采摘李子。通讯员 冉绢 摄

“1234”利益联结确保收益全覆盖

向阳村贫困户查朝应自强不息,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边在果园务工,每年收入1.2万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毛坪村贫困户何昌元因没有文化,便选择加入桃坪李子专业合作社,认真学习李子种植技术,每年收益3万多元,在3年时间里彻底改变了家庭生活环境,被评为村里的“致富能手”“脱贫之星”。在渠口镇,依靠产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贫困户有很多。 

向阳村种植柑橘5000多亩,因农村劳动力不足,向阳村党支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引进三个龙头企业进行管理,通过土地流转加果园务工的方式,2019年全村产出柑橘500多万斤,全村农户平均增收7000元以上。 

产业发展了,收益增加了,如何让收益惠及广大群众,如何实现长远发展,渠口镇结合实际,各村根据条件实行土地、劳务、现金三种入股方式,确保村民变成“股民”,获得长期收益。 

收益分红虽然给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益,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依然存在。渠口镇党委政府大胆探索,决定破解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整合各类帮扶资金160万元,打造东西扶贫协作产业示范园,产权属村集体组织所有。以预留前期集体经济投入、预留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预留来年果园生产资金、产业“自我造血”模式等措施,提出“1234”利益联结机制,即:10%分配给本村全部建卡贫困户、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30%用于土地入股分红、40%用于再生产投入。该园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预计丰产期年产量150万斤,按照市价每斤5元计算,预计年收益750万元。 

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十三五以来,渠口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传统产业要做优、特色产业要做强、主导产业要做大”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入融合的路子,铺就了一条绿色的脱贫致富之路。产业发展、收益分红均实现了全覆盖,两个“1万亩”成了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2019年,全镇贫困户产业收入户均达到8000元以上。 

该镇秉承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的原则,在加快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式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产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结合地缘优势,推出“游汉丰寨、摘渠口果”的扶贫一日游活动,提高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真正让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提速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让产业扶贫“扶”出美好生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开州渠口镇开展产业扶贫 “扶”出美好生活

2020-09-2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罗继波)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渠口镇在坚持不搞大开发、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为全镇贫困群众“扶”出美好生活。

渠口镇共有建卡贫困户670户2202人,已脱贫648户2158人,剩余未脱贫人口22户44人,将在今年全部脱贫。 

“党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喻世恭,现年70多岁了,不能外出就业,就不断扩大李子种植规模,连同晚熟李在一起种植规模已达10亩。通过精心管理,2019年实现了大丰收,亩产量2000斤以上,销售价格平均达到每斤8元。他依靠产业增收16万元,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渠口镇在脱贫攻坚定点攻坚村、1万亩李子产业园的中心地带毛坪村,培育了知名度颇高的本土品牌“八缘牌”青脆李,年电商销售“八缘牌”青脆李金额达100多万元,2019年,该村贫困户依靠李子产业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通过三年的努力打拼,全镇“1万亩柑橘产业带、1万亩李子产业园”两个“1万亩”建设完成。曾经的荒山荒坡全部被产业带连接起来,真正扭转了单家独户小规发展的传统种植局面,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实现连片种植,抱团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渠口镇以党支部为龙头,大力推行“党支部+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建立各类种植基地和合作社21个,培育致富带头人18人,覆盖贫困户2202人。 

选对产业方能铺就致富路。渠口镇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柑橘、李子等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把各方力量运用到脱贫攻坚上来,切实增强了村集体“造血”功能。

市民采摘李子。通讯员 冉绢 摄

“1234”利益联结确保收益全覆盖

向阳村贫困户查朝应自强不息,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边在果园务工,每年收入1.2万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毛坪村贫困户何昌元因没有文化,便选择加入桃坪李子专业合作社,认真学习李子种植技术,每年收益3万多元,在3年时间里彻底改变了家庭生活环境,被评为村里的“致富能手”“脱贫之星”。在渠口镇,依靠产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贫困户有很多。 

向阳村种植柑橘5000多亩,因农村劳动力不足,向阳村党支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引进三个龙头企业进行管理,通过土地流转加果园务工的方式,2019年全村产出柑橘500多万斤,全村农户平均增收7000元以上。 

产业发展了,收益增加了,如何让收益惠及广大群众,如何实现长远发展,渠口镇结合实际,各村根据条件实行土地、劳务、现金三种入股方式,确保村民变成“股民”,获得长期收益。 

收益分红虽然给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益,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依然存在。渠口镇党委政府大胆探索,决定破解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整合各类帮扶资金160万元,打造东西扶贫协作产业示范园,产权属村集体组织所有。以预留前期集体经济投入、预留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预留来年果园生产资金、产业“自我造血”模式等措施,提出“1234”利益联结机制,即:10%分配给本村全部建卡贫困户、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30%用于土地入股分红、40%用于再生产投入。该园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预计丰产期年产量150万斤,按照市价每斤5元计算,预计年收益750万元。 

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十三五以来,渠口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传统产业要做优、特色产业要做强、主导产业要做大”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入融合的路子,铺就了一条绿色的脱贫致富之路。产业发展、收益分红均实现了全覆盖,两个“1万亩”成了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2019年,全镇贫困户产业收入户均达到8000元以上。 

该镇秉承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的原则,在加快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式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产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结合地缘优势,推出“游汉丰寨、摘渠口果”的扶贫一日游活动,提高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真正让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提速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让产业扶贫“扶”出美好生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