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绿水青山酿出“幸福蜜”
苍松翠柏间,一箱箱蜂桶整齐排开,“嗡嗡”的蜜蜂忙着采集、酝酿香甜的蜂蜜,一股浓郁的蜜香扑鼻而来。

万州:绿水青山酿出“幸福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6时5分讯(通讯员 应凤林 付作侨 荣腾龙)苍松翠柏间,一箱箱蜂桶整齐排开,“嗡嗡”的蜜蜂忙着采集、酝酿香甜的蜂蜜,一股浓郁的蜜香扑鼻而来。重庆市万州区梨树乡河马村村支书李家明看着眼前的景象,露出欣慰的笑容。

村民首次养殖的中蜂生长状况良好。通讯员 荣腾龙 摄

而一年前的李家明还总是满脸愁容。昨(14)日,笔者了解到,河马村地处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当时,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村里18家传统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拆了养殖场,生计咋保障?河马村告别传统养殖场,直面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半年时间,在青山中酿出一桶桶“幸福蜜”,实现了生态可保护、农业有增效、农民获增收,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告别传统养殖场

位于王二包市级自然景区的河马村,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森林占了80%以上,耕地面积所剩无几,多年来,村民们形成了养殖黑山羊的习惯,最多的时候全村有1000头。2017年,该村因养殖黑山羊实现整村脱贫。

2018年,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万州自上而下开启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整治行动,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地处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河马村,在生态红线内,要求所有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或者搬迁。

得知消息后,身为村支书和致富带头人的李家明,一直默默配合着养殖场的拆除工作,先是将自己亲手养殖的300只山羊运走,清理掉废污,接着又给其他养殖户做工作、搞拆迁。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这种传统的畜禽养殖有着不可回避的污染,村民们怨声载道,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都是从小生长在这里,也不愿看见环境被破坏,早就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了。”李家明这样不停地安慰自己和其他养殖户。

同年底,辖区内18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整个村庄开启了产业转型之路。

迎来绿色新发展

没了主导产业,全村人的生计怎么办?好不容易脱贫再返贫怎么办?

河马村的痛点成为帮扶单位区银保监分局和梨树乡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绿色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河马村位于王二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能达到100多种,3月—9月百花相继盛开,是蜜蜂养殖的“天然蜜场”。基于此,大家一致认为,养蜂是最合适的选择,不占地不污染环境,劳动强度也不高。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后,驻村队员和村干部们便四处打听哪里有中蜂养殖,能学到专业经验。今年4月,村干部们来到秀山县龙池镇白庄村,这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精湛的养蜂技术让李家明大开眼界,吃下了“定心丸”。

没承想,满载喜悦回到村里鼓励大家一起养殖中蜂时,村民们却不“买账”。“我们村又不是没养过蜂,你看哪个搞成功了的。”“这个产量能有多高,我们不相信。”……村民们多持观望态度,为此,村干部们先后召集党员干部开会、村民小组开会、集体开大会,挨家挨户讲道理,做工作,来来回回跑了不下于50次,最终,21户村民愿意一起干。

6月16日,在万州银保监分局指导下,万州金融团工委引领各成员单位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打造金融扶贫创新项目,河马村中峰养殖项目正式挂牌,聘请养蜂专家把脉技术,村委会带头组建了油麻藤中蜂专业合作社,从秀山引来200桶中蜂,入住河马村,21户村民以每股200元的现金入股方式,将200桶中蜂全部领养。养殖期间,村民可免费学习中蜂养殖技术。

项目虽然落地,头一次养蜂的焦虑、担忧还是让合作社社长李家明整晚睡不着觉,失败了怎么办?品质差怎么办?直到9月20日,看着一缕缕黄橙橙的蜜从蜂桶中溢出来时,李家明和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细细一称,足有525公斤斤,两天后,再次出蜜350公斤,深山密林的天然蜜源五倍子蜂蜜经过专业鉴定,色泽金黄、品质地道、口味独特,且纯净无杂,受到客户青睐,产值至少可达17万元。

过上甜蜜好日子

短短半年时间产出的近1吨蜂蜜,坚定了河马村发展中蜂产业的信心,“等到明年春天,200桶就会发展成400桶,我们也要建自己的加工厂和检测点。”李家明信心满满地期待。

基地首次出蜜,也点燃了村民们学习技术的热情。养殖蜜蜂多年的黄国平没想到产量这么高,和自己养殖的土蜂比起来,这个更加“高大上”,技术有保障,产品品质有保障,销路有保障。

对于河马村村民们来说,也开始享受绿水青山释放的“生态红利”。贫困户李永平前些年因为政策兜底,脱了贫,如今想致富,专门认购了10桶中蜂,只要专家一来,他就隔三差五地到基地学习养蜂技术。66岁的方远清,关掉家里的传统养殖场来到中蜂基地当起管理员,每个月除了600元的固定工资之外,每年底还能分到销售额的20%提成……

入股的村民按照约定,第一年每股可分得100元,第二年每股可分得160元,第三年每股可分得200元。三年后,待村民养殖技术学成,可对领养的中蜂自己管理、销售蜂蜜,合作社负责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山里的日头越升越高,阳光穿越重重密枝洒落于蜂箱上。方远清笑了,“守护好我们的这片青山,我们的日子定会一天比一天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州区梨树乡河马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适宜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万州:绿水青山酿出“幸福蜜”

2020-10-15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6时5分讯(通讯员 应凤林 付作侨 荣腾龙)苍松翠柏间,一箱箱蜂桶整齐排开,“嗡嗡”的蜜蜂忙着采集、酝酿香甜的蜂蜜,一股浓郁的蜜香扑鼻而来。重庆市万州区梨树乡河马村村支书李家明看着眼前的景象,露出欣慰的笑容。

村民首次养殖的中蜂生长状况良好。通讯员 荣腾龙 摄

而一年前的李家明还总是满脸愁容。昨(14)日,笔者了解到,河马村地处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当时,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村里18家传统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拆了养殖场,生计咋保障?河马村告别传统养殖场,直面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半年时间,在青山中酿出一桶桶“幸福蜜”,实现了生态可保护、农业有增效、农民获增收,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告别传统养殖场

位于王二包市级自然景区的河马村,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森林占了80%以上,耕地面积所剩无几,多年来,村民们形成了养殖黑山羊的习惯,最多的时候全村有1000头。2017年,该村因养殖黑山羊实现整村脱贫。

2018年,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万州自上而下开启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整治行动,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地处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河马村,在生态红线内,要求所有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或者搬迁。

得知消息后,身为村支书和致富带头人的李家明,一直默默配合着养殖场的拆除工作,先是将自己亲手养殖的300只山羊运走,清理掉废污,接着又给其他养殖户做工作、搞拆迁。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这种传统的畜禽养殖有着不可回避的污染,村民们怨声载道,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都是从小生长在这里,也不愿看见环境被破坏,早就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了。”李家明这样不停地安慰自己和其他养殖户。

同年底,辖区内18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整个村庄开启了产业转型之路。

迎来绿色新发展

没了主导产业,全村人的生计怎么办?好不容易脱贫再返贫怎么办?

河马村的痛点成为帮扶单位区银保监分局和梨树乡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绿色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河马村位于王二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能达到100多种,3月—9月百花相继盛开,是蜜蜂养殖的“天然蜜场”。基于此,大家一致认为,养蜂是最合适的选择,不占地不污染环境,劳动强度也不高。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后,驻村队员和村干部们便四处打听哪里有中蜂养殖,能学到专业经验。今年4月,村干部们来到秀山县龙池镇白庄村,这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精湛的养蜂技术让李家明大开眼界,吃下了“定心丸”。

没承想,满载喜悦回到村里鼓励大家一起养殖中蜂时,村民们却不“买账”。“我们村又不是没养过蜂,你看哪个搞成功了的。”“这个产量能有多高,我们不相信。”……村民们多持观望态度,为此,村干部们先后召集党员干部开会、村民小组开会、集体开大会,挨家挨户讲道理,做工作,来来回回跑了不下于50次,最终,21户村民愿意一起干。

6月16日,在万州银保监分局指导下,万州金融团工委引领各成员单位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打造金融扶贫创新项目,河马村中峰养殖项目正式挂牌,聘请养蜂专家把脉技术,村委会带头组建了油麻藤中蜂专业合作社,从秀山引来200桶中蜂,入住河马村,21户村民以每股200元的现金入股方式,将200桶中蜂全部领养。养殖期间,村民可免费学习中蜂养殖技术。

项目虽然落地,头一次养蜂的焦虑、担忧还是让合作社社长李家明整晚睡不着觉,失败了怎么办?品质差怎么办?直到9月20日,看着一缕缕黄橙橙的蜜从蜂桶中溢出来时,李家明和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细细一称,足有525公斤斤,两天后,再次出蜜350公斤,深山密林的天然蜜源五倍子蜂蜜经过专业鉴定,色泽金黄、品质地道、口味独特,且纯净无杂,受到客户青睐,产值至少可达17万元。

过上甜蜜好日子

短短半年时间产出的近1吨蜂蜜,坚定了河马村发展中蜂产业的信心,“等到明年春天,200桶就会发展成400桶,我们也要建自己的加工厂和检测点。”李家明信心满满地期待。

基地首次出蜜,也点燃了村民们学习技术的热情。养殖蜜蜂多年的黄国平没想到产量这么高,和自己养殖的土蜂比起来,这个更加“高大上”,技术有保障,产品品质有保障,销路有保障。

对于河马村村民们来说,也开始享受绿水青山释放的“生态红利”。贫困户李永平前些年因为政策兜底,脱了贫,如今想致富,专门认购了10桶中蜂,只要专家一来,他就隔三差五地到基地学习养蜂技术。66岁的方远清,关掉家里的传统养殖场来到中蜂基地当起管理员,每个月除了600元的固定工资之外,每年底还能分到销售额的20%提成……

入股的村民按照约定,第一年每股可分得100元,第二年每股可分得160元,第三年每股可分得200元。三年后,待村民养殖技术学成,可对领养的中蜂自己管理、销售蜂蜜,合作社负责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山里的日头越升越高,阳光穿越重重密枝洒落于蜂箱上。方远清笑了,“守护好我们的这片青山,我们的日子定会一天比一天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州区梨树乡河马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适宜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