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日 | 龚平:孩子们的好老师 乡亲们的“好亲人”

国家扶贫日 | 龚平:孩子们的好老师 乡亲们的“好亲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7日21时讯(记者 李天春 实习生 简梦 通讯员 龚段徐)今(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驻奉节县平安乡工作队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信息调研处处长、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驻平安乡工作队联络员龚平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扎根平安乡两年多,龚平用心用力用情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了平安乡干部群众的良好赞誉。孩子们说他是“好老师”,乡亲们说他是“好亲人”,同事们说他是驻乡工作队的“好兄长”。

龚平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昆 摄

乡亲们的“好亲人”

龚平长期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颇懂农村工作。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曾以《处长听老农传“经”》为题,深入报道了他和乡亲们亲人般融洽的关系和感情。

“龚处长,我今年56岁哒,种了几十年地,你看我这双手,像不像老农民的手。”2019年6 月14日,平安乡天台村村民张胜昔,自豪地伸出双手对到他家走访的龚平说:“应该和你们的差不多吧!现代农民靠什么脱贫致富?一靠勤劳,二靠头脑。”

张胜昔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高中生,因父母多病和孩子上学一度成为贫困户。近年来,他和妻子每年种了20多亩地,还喂养4头猪,年收入10多万元,这在当地是少有的。龚平听说了张胜昔是种地能手,便专程到到他家“取经”。

龚平冒雪走访贫困户。通讯员 谢龙 摄

张胜昔说,种田种地要动脑筋。比如,他每年种了10亩地的土烟,按传统种法,一家人累死累活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按新办法,他一个人轻轻松松三、四个月就完成了。什么原因?要创新。比如在施肥环节,传统施水肥,要10次左右,他改为施干肥,只要一次底肥两次追肥就行,节省劳动力十之七八。

张胜昔家张贴的对联已陈旧,他知道龚平写得一手好字,便请求龚平给他重一幅对联。宾主二人一人端砚压纸,一人挥毫疾书,农家小院不时响起欢快爽朗的笑声。

龚平经常走村入户,对贫困户问寒问暖,时间久了,乡亲们都说他是“好亲人”。

孩子们的“好老师”

今年53岁的朱学兵是平安乡文昌村的贫困户,因为穷,曾经在山洞里生活了25年,被乡亲们称为“山顶洞人”。

朱学兵的妻子身患癫痫病和智障,几乎是他独自拖着三个儿女艰难度日。龚平得知朱学兵的情况后,多次到他家关心问候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渐渐地老朱一家人和龚平熟络亲近起来。

去年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天,朱学兵的两个女儿(读初中)和读小学的儿子都在家,龚平到他朱学兵家后,就和孩子们聊起了学校生活情况,还讲起了自己儿时的糗事,孩子们在笑声中对这位扶贫干部没有了神秘感和陌生感。

龚平勉励朱学兵孩子努力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通讯员 唐华 摄

龚平不失时机地夸奖孩子们各自的优点,给他们写了书法、画了画,孩子们佩服他,亲切地称他为“龚叔叔”、“龚老师”。

去年8月,龚平又为朱学兵的大女儿争取到重庆免费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孩子第一次坐高铁、乘游船,到奉节县城、到重庆市区,看到了大山外的精彩,开阔了眼界和视野。现在,朱学兵的三个孩子开朗阳光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如今,朱学兵的大女儿以468分的成绩拿到了奉节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3年后她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工作队的“好兄长”

龚平是驻乡工作队里年龄超过50岁的三个老大哥之一,大家亲切地叫他“平哥”。

龚平擅长宣传工作,能写一手好文章,他牵头组建了驻乡工作队综合服务宣传组。大家创作汇编了几十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词、三句半、顺口溜,用平安乡活生生的发展变化和群众身边鲜活的正反典型,在群众大会上宣传表演,深受乡亲们喜爱。

龚平工作有激情,特别“实干”。他常常白天走村入社督查调研,夜里就挥笔撰写火热的脱贫攻坚生活,常常写作到半夜才上床休息,或者凌晨三四点醒来又开始写到天亮。

两年来,龚平撰写了100多篇稿件在中央和市级媒体发表。

龚平参加群众院坝会宣传脱贫攻坚好政策。通讯员 冉景绪 摄

龚平爱思考、肯动脑、工作中抓试点、抓指导、抓推进,点面结合经验频出。天台村成为“亿元村”有他的辛勤付出,他指导天台村探索建立“四位一体”防返贫机制的做法,市扶贫办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国务院扶贫办上报。

龚平是个热心肠,爱帮忙,肯助人,不少年轻的扶贫干部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成为单位宣传业务骨干。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国家扶贫日 | 龚平:孩子们的好老师 乡亲们的“好亲人”

2020-10-17 21: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7日21时讯(记者 李天春 实习生 简梦 通讯员 龚段徐)今(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驻奉节县平安乡工作队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信息调研处处长、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驻平安乡工作队联络员龚平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扎根平安乡两年多,龚平用心用力用情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了平安乡干部群众的良好赞誉。孩子们说他是“好老师”,乡亲们说他是“好亲人”,同事们说他是驻乡工作队的“好兄长”。

龚平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昆 摄

乡亲们的“好亲人”

龚平长期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颇懂农村工作。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曾以《处长听老农传“经”》为题,深入报道了他和乡亲们亲人般融洽的关系和感情。

“龚处长,我今年56岁哒,种了几十年地,你看我这双手,像不像老农民的手。”2019年6 月14日,平安乡天台村村民张胜昔,自豪地伸出双手对到他家走访的龚平说:“应该和你们的差不多吧!现代农民靠什么脱贫致富?一靠勤劳,二靠头脑。”

张胜昔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高中生,因父母多病和孩子上学一度成为贫困户。近年来,他和妻子每年种了20多亩地,还喂养4头猪,年收入10多万元,这在当地是少有的。龚平听说了张胜昔是种地能手,便专程到到他家“取经”。

龚平冒雪走访贫困户。通讯员 谢龙 摄

张胜昔说,种田种地要动脑筋。比如,他每年种了10亩地的土烟,按传统种法,一家人累死累活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按新办法,他一个人轻轻松松三、四个月就完成了。什么原因?要创新。比如在施肥环节,传统施水肥,要10次左右,他改为施干肥,只要一次底肥两次追肥就行,节省劳动力十之七八。

张胜昔家张贴的对联已陈旧,他知道龚平写得一手好字,便请求龚平给他重一幅对联。宾主二人一人端砚压纸,一人挥毫疾书,农家小院不时响起欢快爽朗的笑声。

龚平经常走村入户,对贫困户问寒问暖,时间久了,乡亲们都说他是“好亲人”。

孩子们的“好老师”

今年53岁的朱学兵是平安乡文昌村的贫困户,因为穷,曾经在山洞里生活了25年,被乡亲们称为“山顶洞人”。

朱学兵的妻子身患癫痫病和智障,几乎是他独自拖着三个儿女艰难度日。龚平得知朱学兵的情况后,多次到他家关心问候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渐渐地老朱一家人和龚平熟络亲近起来。

去年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天,朱学兵的两个女儿(读初中)和读小学的儿子都在家,龚平到他朱学兵家后,就和孩子们聊起了学校生活情况,还讲起了自己儿时的糗事,孩子们在笑声中对这位扶贫干部没有了神秘感和陌生感。

龚平勉励朱学兵孩子努力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通讯员 唐华 摄

龚平不失时机地夸奖孩子们各自的优点,给他们写了书法、画了画,孩子们佩服他,亲切地称他为“龚叔叔”、“龚老师”。

去年8月,龚平又为朱学兵的大女儿争取到重庆免费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孩子第一次坐高铁、乘游船,到奉节县城、到重庆市区,看到了大山外的精彩,开阔了眼界和视野。现在,朱学兵的三个孩子开朗阳光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如今,朱学兵的大女儿以468分的成绩拿到了奉节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3年后她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工作队的“好兄长”

龚平是驻乡工作队里年龄超过50岁的三个老大哥之一,大家亲切地叫他“平哥”。

龚平擅长宣传工作,能写一手好文章,他牵头组建了驻乡工作队综合服务宣传组。大家创作汇编了几十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词、三句半、顺口溜,用平安乡活生生的发展变化和群众身边鲜活的正反典型,在群众大会上宣传表演,深受乡亲们喜爱。

龚平工作有激情,特别“实干”。他常常白天走村入社督查调研,夜里就挥笔撰写火热的脱贫攻坚生活,常常写作到半夜才上床休息,或者凌晨三四点醒来又开始写到天亮。

两年来,龚平撰写了100多篇稿件在中央和市级媒体发表。

龚平参加群众院坝会宣传脱贫攻坚好政策。通讯员 冉景绪 摄

龚平爱思考、肯动脑、工作中抓试点、抓指导、抓推进,点面结合经验频出。天台村成为“亿元村”有他的辛勤付出,他指导天台村探索建立“四位一体”防返贫机制的做法,市扶贫办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国务院扶贫办上报。

龚平是个热心肠,爱帮忙,肯助人,不少年轻的扶贫干部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成为单位宣传业务骨干。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