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台湾周|两岸专家线上线下论道 共寻融合发展之路

重庆·台湾周|两岸专家线上线下论道 共寻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2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4日14时35分讯(记者 李天春 张馨月 实习生 鲜诗瑶)“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实现民族复兴”。今(24)日, 2020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作为第十二届“重庆·台湾周”的分项目之一,来自海峡两岸的26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路径”“发挥重庆‘三个作用’与深化渝台融合发展”“台胞台商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倡议”等3个分场次主题发表主题演讲,70多名相关领域研究者参加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两岸贸易仍旧保持快速增长;祖国大陆仍是台湾最主要贸易伙伴,两岸融合发展格局没有变;祖国大陆仍然是、更加是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和最大机遇。

殷存毅: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观点:经济短链化和区域化对台商有利

中央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格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从与内循环产业对标、企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和服务(包括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引导台商把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来的机遇。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在论坛上交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摄

近年来,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智造”转变,经济短链化和区域化的趋势给台商提供了发展机遇。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用方面,台商要积极融入祖国大陆,加强和祖国大陆的企业合作。同时,要加强金融业服务的力度。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与祖国大陆共克时艰,台商一定会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取得新的发展。

林祖嘉: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要观点:两岸生产链的垂直关系不可能取代

(视频连线)

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台湾经济会很惨。今年受疫情影响,宅经济出现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宅在家中要用手机、笔记本,这些主要在大陆生产,而台湾的电子零配件产品大部分销往大陆。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李天春摄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贸易下降,然而两岸的贸易却在上升。事实证明,两岸生产链的垂直关系不可能取代,台商在生产链方面不可能放弃大陆市场。大陆在金融、物流、医疗、观光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这给台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大陆未来仍然是台湾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市场。

两岸经贸关系对于两岸都很重要,“互利互惠,共创双赢”仍然是两岸双方应该去争取的。

重庆在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台商有机会到重庆投资。

曹小衡:南开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

主要观点: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台商投资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成为指导 “十四五”规划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基本战略遵循,这标志着大陆经济正在进入内需驱动、质量提升、科技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大陆经济快速发展是吸引台商投资的主要原因,台资企业对大陆市场持续看好。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工作将是推动两岸经济融合深化,帮助台商台企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升两岸融合发展质量,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高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任教授

主要观点:两岸经贸交流不受人为主观意志所影响

(视频连线)

市场力量主导两岸经贸交流,不受人为主观意志所影响,今年上半年,两岸双边贸易和台商赴大陆投资仍然呈现逆势上扬的的趋势,充分显示在市场力量的支配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盘相当稳固。

黄清贤:台湾学者、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观点:两岸经济有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

(视频连线)

在“两岸一家亲”、互利互惠基础上,两岸经济已有了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当通过享有愈来愈多的同等待遇,大陆台胞发展得越来越好,台湾民众也会向往。这种由下而上的融合发展动力,将引导两岸走向正确道路,两岸就有机会合作。不但有成长得更先进的发展,更有心灵契合的人民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新时代。

活动期间,两岸专家学者还将实地考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共同增进对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坚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认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台湾周|两岸专家线上线下论道 共寻融合发展之路

2020-10-24 17:58:1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4日14时35分讯(记者 李天春 张馨月 实习生 鲜诗瑶)“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实现民族复兴”。今(24)日, 2020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作为第十二届“重庆·台湾周”的分项目之一,来自海峡两岸的26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路径”“发挥重庆‘三个作用’与深化渝台融合发展”“台胞台商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倡议”等3个分场次主题发表主题演讲,70多名相关领域研究者参加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两岸贸易仍旧保持快速增长;祖国大陆仍是台湾最主要贸易伙伴,两岸融合发展格局没有变;祖国大陆仍然是、更加是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和最大机遇。

殷存毅: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观点:经济短链化和区域化对台商有利

中央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格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从与内循环产业对标、企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和服务(包括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引导台商把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来的机遇。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在论坛上交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摄

近年来,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智造”转变,经济短链化和区域化的趋势给台商提供了发展机遇。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用方面,台商要积极融入祖国大陆,加强和祖国大陆的企业合作。同时,要加强金融业服务的力度。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与祖国大陆共克时艰,台商一定会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取得新的发展。

林祖嘉: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要观点:两岸生产链的垂直关系不可能取代

(视频连线)

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台湾经济会很惨。今年受疫情影响,宅经济出现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宅在家中要用手机、笔记本,这些主要在大陆生产,而台湾的电子零配件产品大部分销往大陆。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李天春摄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贸易下降,然而两岸的贸易却在上升。事实证明,两岸生产链的垂直关系不可能取代,台商在生产链方面不可能放弃大陆市场。大陆在金融、物流、医疗、观光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这给台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大陆未来仍然是台湾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市场。

两岸经贸关系对于两岸都很重要,“互利互惠,共创双赢”仍然是两岸双方应该去争取的。

重庆在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台商有机会到重庆投资。

曹小衡:南开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

主要观点: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台商投资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成为指导 “十四五”规划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基本战略遵循,这标志着大陆经济正在进入内需驱动、质量提升、科技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大陆经济快速发展是吸引台商投资的主要原因,台资企业对大陆市场持续看好。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工作将是推动两岸经济融合深化,帮助台商台企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升两岸融合发展质量,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高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任教授

主要观点:两岸经贸交流不受人为主观意志所影响

(视频连线)

市场力量主导两岸经贸交流,不受人为主观意志所影响,今年上半年,两岸双边贸易和台商赴大陆投资仍然呈现逆势上扬的的趋势,充分显示在市场力量的支配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盘相当稳固。

黄清贤:台湾学者、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观点:两岸经济有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

(视频连线)

在“两岸一家亲”、互利互惠基础上,两岸经济已有了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当通过享有愈来愈多的同等待遇,大陆台胞发展得越来越好,台湾民众也会向往。这种由下而上的融合发展动力,将引导两岸走向正确道路,两岸就有机会合作。不但有成长得更先进的发展,更有心灵契合的人民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新时代。

活动期间,两岸专家学者还将实地考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共同增进对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坚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认知。

[责任编辑: 龚晗]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