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旧貌换新颜 村民笑开颜
绿树环绕、花果飘香,道路两旁风貌统一的楼房整齐排列。日前,笔者来到重庆丰都保合镇余家坝村就被这公园式的村落所吸引,走在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丰都:旧貌换新颜 村民笑开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2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王阳)绿树环绕、花果飘香,道路两旁风貌统一的楼房整齐排列。日前,笔者来到重庆丰都保合镇余家坝村就被这公园式的村落所吸引,走在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农业生态观光园一角。通讯员 王阳 供图

旧房换新颜

“我们村原来各方面基础条件十分薄弱,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不好。”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时权告诉笔者,原来余家坝村没有水泥路,房屋多数都是土坯房,而且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但这种现象从2013年开始逐步发生了改变。

余时权介绍,余家坝村首先利用帮扶单位的项目和资金,对农村危旧房按照“白墙灰砖黛瓦”的民居风格风貌进行了加固改造,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现有的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和砖混结构,以改造为主、以新建为辅,尽量不改变地形地貌、道路水系,村民的房屋建筑很多是有地方特色的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房屋,屋顶多使用小青瓦,地方特色明显,给人整齐划一的印象。

来到该村三组村民蒋坪家门外,笔者看到他家是一栋两层高的砖瓦小楼。看到笔者到来,蒋坪带着笔者参观了他的小洋房,楼房里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各种家电应有尽有,地上贴着瓷砖,而且家中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十分干净。

“原来真还没想到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现在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十分感谢党和政府。”蒋坪说。

设施换新装

“我们现在走的水泥路也是后来才修的。”离开了蒋坪的小洋房,余时权说,余家坝村2015年逐步开始硬化村道路,目前,硬化村道主公路16公里,修建人行便道60公里、机耕道34公里,人行便道连接至每个组每个院子,机耕道连接至核心区的每个产业地块,实现了“出门不湿脚,上坡农机托”的便利条件。

沿着公路一直前行,笔者看到一位村民正拿着扫帚在打扫路面并上前与之交谈。这位村民叫王淑英,她告诉笔者,原来村上没有硬化水泥路,村民的出行是大问题,尤其遇到下雨天,出门就会沾上一身泥,而且有的地方还去不了,现在硬化了水泥路,大家出行方便了,村里的人都十分高兴和珍惜,谁家门前的道路脏了,都会自觉拿着工具出来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

“我们村现在人居环境变得这么好,这和村民的主动参与分不开,同时,政府也在主动作为。”余时权说,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里重点围绕垃圾处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情况进行了治理,还对农户房屋周围的杂草杂树进行了清理,并统一栽上了桂花、黄桷兰。同时,全村配置了垃圾箱、垃圾桶共85个,配置专门的保洁人员。

增收换新法

沿着水泥路一路走来,余时权带着笔者参观了该村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内分为了生态水产养殖区、水果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花卉苗木种植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引进大户带动。”余时权说,有了大户的带动才能激发当地村民发展的信心,然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围绕“天天有水产、月月有水果、四季有花香”的目标来发展,将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更多市民来村里休闲度假,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村里打造农业生态园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福利。”余家坝村二组村民李先美告诉笔者,有了农业生态园,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实现增收,而且每年的夏季,不少游客还会到这里欣赏荷花、垂钓、采摘,来的游客多了,家里面的“土货”就变成了“抢手货”,尤其是土鸡蛋、土鸭蛋、老腊肉就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每次来到这里都会买一些带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丰都:旧貌换新颜 村民笑开颜

2020-10-2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王阳)绿树环绕、花果飘香,道路两旁风貌统一的楼房整齐排列。日前,笔者来到重庆丰都保合镇余家坝村就被这公园式的村落所吸引,走在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农业生态观光园一角。通讯员 王阳 供图

旧房换新颜

“我们村原来各方面基础条件十分薄弱,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不好。”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时权告诉笔者,原来余家坝村没有水泥路,房屋多数都是土坯房,而且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但这种现象从2013年开始逐步发生了改变。

余时权介绍,余家坝村首先利用帮扶单位的项目和资金,对农村危旧房按照“白墙灰砖黛瓦”的民居风格风貌进行了加固改造,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现有的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和砖混结构,以改造为主、以新建为辅,尽量不改变地形地貌、道路水系,村民的房屋建筑很多是有地方特色的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房屋,屋顶多使用小青瓦,地方特色明显,给人整齐划一的印象。

来到该村三组村民蒋坪家门外,笔者看到他家是一栋两层高的砖瓦小楼。看到笔者到来,蒋坪带着笔者参观了他的小洋房,楼房里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各种家电应有尽有,地上贴着瓷砖,而且家中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十分干净。

“原来真还没想到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现在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十分感谢党和政府。”蒋坪说。

设施换新装

“我们现在走的水泥路也是后来才修的。”离开了蒋坪的小洋房,余时权说,余家坝村2015年逐步开始硬化村道路,目前,硬化村道主公路16公里,修建人行便道60公里、机耕道34公里,人行便道连接至每个组每个院子,机耕道连接至核心区的每个产业地块,实现了“出门不湿脚,上坡农机托”的便利条件。

沿着公路一直前行,笔者看到一位村民正拿着扫帚在打扫路面并上前与之交谈。这位村民叫王淑英,她告诉笔者,原来村上没有硬化水泥路,村民的出行是大问题,尤其遇到下雨天,出门就会沾上一身泥,而且有的地方还去不了,现在硬化了水泥路,大家出行方便了,村里的人都十分高兴和珍惜,谁家门前的道路脏了,都会自觉拿着工具出来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

“我们村现在人居环境变得这么好,这和村民的主动参与分不开,同时,政府也在主动作为。”余时权说,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里重点围绕垃圾处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情况进行了治理,还对农户房屋周围的杂草杂树进行了清理,并统一栽上了桂花、黄桷兰。同时,全村配置了垃圾箱、垃圾桶共85个,配置专门的保洁人员。

增收换新法

沿着水泥路一路走来,余时权带着笔者参观了该村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内分为了生态水产养殖区、水果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花卉苗木种植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引进大户带动。”余时权说,有了大户的带动才能激发当地村民发展的信心,然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围绕“天天有水产、月月有水果、四季有花香”的目标来发展,将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更多市民来村里休闲度假,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村里打造农业生态园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福利。”余家坝村二组村民李先美告诉笔者,有了农业生态园,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实现增收,而且每年的夏季,不少游客还会到这里欣赏荷花、垂钓、采摘,来的游客多了,家里面的“土货”就变成了“抢手货”,尤其是土鸡蛋、土鸭蛋、老腊肉就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每次来到这里都会买一些带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