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诗歌照亮的地方!”全国诗人名家深情寄语北碚

“这是一个被诗歌照亮的地方!”全国诗人名家深情寄语北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0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6日21时30分讯(记者 雷其霖 刘岱松 陈美西 通讯员 齐宏)今(6)晚,第二届缙云诗会“巴山夜雨诗歌奖”颁奖典礼暨主题朗诵会在北碚开幕。来自全国的著名诗人和朗诵名家齐聚碚城,为广大诗歌爱好者献上一场诗歌盛宴。活动中,多位诗人、作家深情寄语北碚。

诗歌座谈会现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岱松 实习生 李永欢 摄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草堂》诗刊主编梁平表示:“诗歌是北碚一个很重要的符号,也是我们成渝两地,或者说巴蜀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标记。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的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与研究,通过中国新诗研究所伸发开去,影响遍及全国。无论是研究所出来的学生也好,还是北碚出去的诗人也好,已经分散在全国各地,可谓蔚为大观。”

《四川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赵晓梦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故地重游赵晓梦感慨良多:“李商隐写过:‘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天雨过天晴,我们来到缙云山参加缙云诗会,让我感慨很深。我在重庆北碚西南师大念书的时候来过缙云山,今天故地重游,刚才去了黛湖、翠月湖,最后来到陶乐。站在平台上一看,我最大的一个感受,这里山清水秀治理得非常好,我们看到阳光下很多高楼在生长,说明我们这个城市的建设。来之前我写过对北碚的印象,是一个很小的小城,但是这个小城有很多的大师,人文的、抗战的文化、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大学林立,它的人文是一个小城,它很美。但是今天我来了,我发现北碚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小城,它也在生长,它生态的建设,城市的发展,都已经超出我在这里念书时的感想,同时承载着这么多文化、人文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我觉得缙云山更加的漂亮!这一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北碚有诗人、有诗歌教育的机构,而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诗歌研究人才,所以北碚这个地方,是集创作、研究、教育为一体的诗歌重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港》主编荣荣同期声:“缙云山这个地方、北碚这个地方历来是一个诗人和文人都非常向往之地,留下了非常多的优美诗句。虽然我刚刚才到,但已经感受到了这里很浓的诗情画意。 我觉得我们那么多写诗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启发灵感,在这个自然优美宁静之地,肯定会有一个诗意之旅。”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蒋登科对第二届缙云诗会的成功举办十分欣喜,他表示:“非常高兴又一次参加缙云诗会。作为一名北碚人,对我来说,缙云诗会就是家门口的一次盛会。北碚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一次缙云诗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一起到北碚采风,为北碚写诗。作为一名北碚人,能够为北碚邀请来这么多诗人,能够为北碚留下更多优秀的诗篇,这是我非常幸福而且非常荣幸的事情。北碚这个地方非常吸引人,自然山水好,人文底蕴深厚,而且这个地方的诗歌传统非常好,有诗歌创作,诗歌研究,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诗人、诗歌作品,而且影响都很大。通过这些诗人的采风创作,他们不断地给我们奉献更多的新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已经有的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使我们的诗歌底蕴越来越深厚,使北碚继续成为一个诗歌之城,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有吸引力的诗歌之城。”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表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当年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北碚聚集了很多中国的文人和诗人,也聚集了很多重要的报刊,这对于促进重庆诗歌、四川诗歌,促进中国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凝聚民族的志气,当时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至今还存在,这也是咱们北碚文化发展走向更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契合点 。”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胜说:“既有自然的元素,又能保留现代化的功能,在北温泉到缙云山这条线上我们看到的精品民宿、酒店都能够反映出这样的倾向,就是北碚在探索,探索一种最好的,这个城市最美的形体是什么样子。”

《文汇报》副总编辑缪克构说:“巴山夜雨是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意象,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黄宾虹画作里面专门有一幅叫作巴山夜雨,还有电影巴山夜雨。所以巴山夜雨这样一个中国文学艺术形象始终贯穿了古今,伴随我们走到了今天。”

诗人傅天琳分享诗歌创作心路历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岱松 实习生 李永欢 摄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傅天琳对重回北碚参加诗会非常高兴,她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我应该算是主人,能回北碚参加诗会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在我最爱的北碚开的诗会,我一直觉得,不管有多少城市,不管有多少山,我心里永远最爱的是我的北碚,我的缙云山。所以这次能够有那么多全国各地的最优秀的诗人来,他们来能够为我们的山,我们的北碚写一些诗,我感到是非常高兴的。”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的首席记者张杰参加诗会时表示:“每个人来了北碚,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写,心里面都有诗,这里的植被特别的茂盛,很适合写诗。”

《中国艺术报》通联国际部主任金涛说:“我是第一次来到北碚,我知道北碚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地方,在抗战期间这里汇聚了很多文化名流,在北碚居住创作了他们非常重要的作品。这次过来了之后,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漂亮,山青水秀让我印象深刻。这次第二届缙云诗会,来了全国非常多诗歌大家、名家,北碚这座城市,本身它是非常多的底蕴,这次很多大家在这里汇集,对北碚诗歌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促进。去年的北碚第一届缙云诗会,我看大家做了一个相关的诗集,非常漂亮,从装帧、印制,到诗歌的质量都非常高,我觉得北碚的诗歌水平是非常高的。”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鲁迅文学奖评委吕进说:“第二届缙云诗会一个很大的亮点——今晚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将为北碚授予中国新诗创研中心,这个牌是由今天到会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题写的,中国作家协会授牌在国内是第一次。北碚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主要是指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现在要把这个成绩扩大,把北碚作为一个中国新诗发展的中心,所以这个牌的意义是很大的。中国新诗创研中心是一个校地合作的项目,是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和北碚区合作的,我们一定要把‘创’和‘研’搭起来,把北碚的诗歌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让北碚进一步成为我们国内新诗的重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田禾表示:“北碚举行缙云诗会,能够提升当地文化,让当地的百姓了解诗歌,对诗歌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3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的时候我第一次来到北碚,因为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从北碚走出去的北碚果园诗人傅天琳的诗,所以我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可以说我比今天一起来的诗人更多的了解缙云山和北碚,傅天琳笔下所写的北碚和我亲身感受的北碚在那一时刻就融合到了一起。所以这次再来缙云山,就好像来看到了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也是故地重游,百感交集,北碚对我来说是一个诗意的土地,也是一个被诗歌照亮过的地方,我由衷的希望它变成一个人人向往、人人祝福的诗歌胜地!”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文艺编辑部主任刘立云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42年前我读过傅天琳老师创作的《音乐岛》诗后就一直向往这座山。42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到了这个地方。通过一个人记住一座山,通过一座山使我产生一种无尽的向往,这座山一定是有它独特的魅力,我很高兴我在42年以后来到缙云山,实现我这个愿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这是一个被诗歌照亮的地方!”全国诗人名家深情寄语北碚

2020-11-06 22:15:0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6日21时30分讯(记者 雷其霖 刘岱松 陈美西 通讯员 齐宏)今(6)晚,第二届缙云诗会“巴山夜雨诗歌奖”颁奖典礼暨主题朗诵会在北碚开幕。来自全国的著名诗人和朗诵名家齐聚碚城,为广大诗歌爱好者献上一场诗歌盛宴。活动中,多位诗人、作家深情寄语北碚。

诗歌座谈会现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岱松 实习生 李永欢 摄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草堂》诗刊主编梁平表示:“诗歌是北碚一个很重要的符号,也是我们成渝两地,或者说巴蜀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标记。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的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与研究,通过中国新诗研究所伸发开去,影响遍及全国。无论是研究所出来的学生也好,还是北碚出去的诗人也好,已经分散在全国各地,可谓蔚为大观。”

《四川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赵晓梦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故地重游赵晓梦感慨良多:“李商隐写过:‘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天雨过天晴,我们来到缙云山参加缙云诗会,让我感慨很深。我在重庆北碚西南师大念书的时候来过缙云山,今天故地重游,刚才去了黛湖、翠月湖,最后来到陶乐。站在平台上一看,我最大的一个感受,这里山清水秀治理得非常好,我们看到阳光下很多高楼在生长,说明我们这个城市的建设。来之前我写过对北碚的印象,是一个很小的小城,但是这个小城有很多的大师,人文的、抗战的文化、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大学林立,它的人文是一个小城,它很美。但是今天我来了,我发现北碚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小城,它也在生长,它生态的建设,城市的发展,都已经超出我在这里念书时的感想,同时承载着这么多文化、人文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我觉得缙云山更加的漂亮!这一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北碚有诗人、有诗歌教育的机构,而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诗歌研究人才,所以北碚这个地方,是集创作、研究、教育为一体的诗歌重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港》主编荣荣同期声:“缙云山这个地方、北碚这个地方历来是一个诗人和文人都非常向往之地,留下了非常多的优美诗句。虽然我刚刚才到,但已经感受到了这里很浓的诗情画意。 我觉得我们那么多写诗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启发灵感,在这个自然优美宁静之地,肯定会有一个诗意之旅。”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蒋登科对第二届缙云诗会的成功举办十分欣喜,他表示:“非常高兴又一次参加缙云诗会。作为一名北碚人,对我来说,缙云诗会就是家门口的一次盛会。北碚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一次缙云诗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一起到北碚采风,为北碚写诗。作为一名北碚人,能够为北碚邀请来这么多诗人,能够为北碚留下更多优秀的诗篇,这是我非常幸福而且非常荣幸的事情。北碚这个地方非常吸引人,自然山水好,人文底蕴深厚,而且这个地方的诗歌传统非常好,有诗歌创作,诗歌研究,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诗人、诗歌作品,而且影响都很大。通过这些诗人的采风创作,他们不断地给我们奉献更多的新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已经有的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使我们的诗歌底蕴越来越深厚,使北碚继续成为一个诗歌之城,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有吸引力的诗歌之城。”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表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当年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北碚聚集了很多中国的文人和诗人,也聚集了很多重要的报刊,这对于促进重庆诗歌、四川诗歌,促进中国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凝聚民族的志气,当时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至今还存在,这也是咱们北碚文化发展走向更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契合点 。”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胜说:“既有自然的元素,又能保留现代化的功能,在北温泉到缙云山这条线上我们看到的精品民宿、酒店都能够反映出这样的倾向,就是北碚在探索,探索一种最好的,这个城市最美的形体是什么样子。”

《文汇报》副总编辑缪克构说:“巴山夜雨是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意象,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黄宾虹画作里面专门有一幅叫作巴山夜雨,还有电影巴山夜雨。所以巴山夜雨这样一个中国文学艺术形象始终贯穿了古今,伴随我们走到了今天。”

诗人傅天琳分享诗歌创作心路历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岱松 实习生 李永欢 摄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傅天琳对重回北碚参加诗会非常高兴,她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我应该算是主人,能回北碚参加诗会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在我最爱的北碚开的诗会,我一直觉得,不管有多少城市,不管有多少山,我心里永远最爱的是我的北碚,我的缙云山。所以这次能够有那么多全国各地的最优秀的诗人来,他们来能够为我们的山,我们的北碚写一些诗,我感到是非常高兴的。”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的首席记者张杰参加诗会时表示:“每个人来了北碚,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写,心里面都有诗,这里的植被特别的茂盛,很适合写诗。”

《中国艺术报》通联国际部主任金涛说:“我是第一次来到北碚,我知道北碚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地方,在抗战期间这里汇聚了很多文化名流,在北碚居住创作了他们非常重要的作品。这次过来了之后,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漂亮,山青水秀让我印象深刻。这次第二届缙云诗会,来了全国非常多诗歌大家、名家,北碚这座城市,本身它是非常多的底蕴,这次很多大家在这里汇集,对北碚诗歌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促进。去年的北碚第一届缙云诗会,我看大家做了一个相关的诗集,非常漂亮,从装帧、印制,到诗歌的质量都非常高,我觉得北碚的诗歌水平是非常高的。”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鲁迅文学奖评委吕进说:“第二届缙云诗会一个很大的亮点——今晚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将为北碚授予中国新诗创研中心,这个牌是由今天到会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题写的,中国作家协会授牌在国内是第一次。北碚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主要是指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现在要把这个成绩扩大,把北碚作为一个中国新诗发展的中心,所以这个牌的意义是很大的。中国新诗创研中心是一个校地合作的项目,是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和北碚区合作的,我们一定要把‘创’和‘研’搭起来,把北碚的诗歌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让北碚进一步成为我们国内新诗的重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田禾表示:“北碚举行缙云诗会,能够提升当地文化,让当地的百姓了解诗歌,对诗歌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3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的时候我第一次来到北碚,因为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从北碚走出去的北碚果园诗人傅天琳的诗,所以我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可以说我比今天一起来的诗人更多的了解缙云山和北碚,傅天琳笔下所写的北碚和我亲身感受的北碚在那一时刻就融合到了一起。所以这次再来缙云山,就好像来看到了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也是故地重游,百感交集,北碚对我来说是一个诗意的土地,也是一个被诗歌照亮过的地方,我由衷的希望它变成一个人人向往、人人祝福的诗歌胜地!”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文艺编辑部主任刘立云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42年前我读过傅天琳老师创作的《音乐岛》诗后就一直向往这座山。42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到了这个地方。通过一个人记住一座山,通过一座山使我产生一种无尽的向往,这座山一定是有它独特的魅力,我很高兴我在42年以后来到缙云山,实现我这个愿望!”

[责任编辑: 李淼]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