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平:一本未写完的工作日记 留下永不磨灭的扶贫情感

胡华平:一本未写完的工作日记 留下永不磨灭的扶贫情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1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2日10时20分讯(记者 李天春 张馨月 袁舒含)立冬已过,气温渐渐降低,天还没亮,家住涪陵区青羊镇吴家村1组的村民袁洪书便起床了,细细将院子收拾了一番,就往自家田地走。

前些日子,他把新购的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子播撒在田间。如今,只需细心灌溉、静静等待一整个冬天,明年春天中药材或能卖个好价钱。

干完农活,袁洪书坐在田坎上抽起了旱烟,寒冷的空气将他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两个多月前,曾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的驻村扶贫干部胡华平永远地离开了。

今年8月25日,在村里参加扶贫工作会议的胡华平突发疾病晕倒在会场,再也没有醒来,他的生命定格到58岁。

而后,人们翻开胡华平的扶贫日记,才惊讶地发现,在近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这个不善言辞的扶贫干部一直用心、用情记录着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关心着每个帮扶对象的生活变化。

11月1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吴家村,认真翻阅胡华平生前记录的扶贫日记,字里行间中,一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共产党员形象逐渐浮现在眼前……


8月25日胡华平的会议记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一本尚未写完的扶贫日记

时间回溯,记忆的闸门打开。

2017年年底,胡华平提着一袋换洗衣物,一摞书来到吴家村,就这样开启了他的驻村工作。

从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到吴家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身份的转变令胡华平感到重任在肩。

彼时的吴家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为了摸清家底,胡华平深入田间地头、翻山越岭走访农户,掌握村民致贫原因,为其出谋划策。

“胡华平同志来到我们吴家村后,得知68户建卡贫困户收入普遍偏低,经过调查走访,主动提出变传统农业种植为中药材种植,并积极找涪陵太极集团和堡子中药材基地联系种子、农药、种植技术,挨家挨户向每个建卡贫困户算对比账。”吴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光平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胡华平“挽起裤脚就下田”的工作作风已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涪陵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华龙网发

在胡华平的带领和帮助下,吴家村全村种植中药材200余亩,按季节按技术种植,精心管理。胡华平还经常到种植地里察看中药材的长势,督促村民按时除草、施肥、清除杂株。

2019年,吴家村收入60余万元,10多户建卡贫困户因此脱贫,乡亲们脸上露出笑容:“多亏听了胡华平的话,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了!”

“胡华平对我们的事情很上心,谁家遇到了困难,他比当事人还要着急,总是想办法、找措施,帮助协调,竭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再次回忆起这些事,村民钟莲红不禁掩面而泣。

胡华平的三本工作记录簿,事无巨细的记录了每一天的工作见闻及思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驻村三年,胡华平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对于村里的事,他了如指掌。

谁家的母猪又产了几头小猪,谁家种的农作物又该除草施肥,谁家养殖的土鸡土鸭该出栏了……这些日常小事他如数家珍,在日记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这本日记还尚未写完,胡华平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一个永不删除的电话号码

对大部分村民来说,胡科长走得很突然。

三年的相处时光,袁洪书内心早已将胡华平当做知心好友,对于他的离世,至今还难以接受。

在袁洪书的记忆中,胡华平是一个不爱说话却任劳任怨的人。“他从来不讲冠冕堂皇的话,每次聊天都是给我解决技术上的问题,遇上我们割谷子,二话不说挽起裤脚就下田帮忙。”

袁洪书通过帮扶,摘掉建卡扶贫户的帽子,变身致富带头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胡华平在世时,最牵挂的事就是村里没产业,村民过不上好日子。去年,他带领我们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今年还没等到咱们分红,他却先走了……”如今,袁洪书已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但说起胡科长的好,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已然泪目。

同样对胡华平感激不尽的还有村民梅德会。自胡华平进驻吴家村后,梅德会就成为胡华平的对口帮扶对象之一。

“胡华平走了快3个月了,但是一想到他还是止不住流泪,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提起胡华平,梅德会眼眶微红,声音也有些颤抖,“胡华平是很好的一个人,隔三岔五就来家里关心我们,还自掏腰包给我治病,最让人伤心的是他走了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一直生着病。”

梅德会拿出手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想他的时候只能翻翻手机通讯录里电话,胡华平的电话号码我一辈子也不得删!”


梅德会曾是胡华平的帮扶对象,手机里胡华平的电话号码让她舍不得删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吴家村4组村民杨仁淑也是胡华平生前的帮扶对象。说起胡华平,她脸上难掩悲伤的神色:“他带给我们的远不止生活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

“他经常给娃娃讲,要想彻底摆脱贫困,一定要好好读书,要有文化,要学真本领。”如今,杨仁淑的两个孩子都已学有所成,女儿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主城工作,并在胡华平的鼓励下考取了在读研究生,小儿子也顺利考上了兰州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杨仁淑搬到新家后通了自来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一条充满温情的扶贫之路

胡华平在市场监管战线上战斗了41年,是一位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

“虽然我的身体感觉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是我还是要尽力地坚持下去,直到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脱贫困攻坚诺言完全实现的那一天,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2019年12月25日,是胡华平来到吴家村两周年的日子,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

“以前很不理解父亲的选择,明明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我们都劝他留在单位上班,但他还是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到偏僻的农村过苦日子。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的心、他的情都奉献在了为群众服务这件事上。”胡华平的儿子胡竞源泣不成声。

11月10日,一场村里组织的院坝会,在青羊镇吴家村便民服务中心门口的坝子上召开,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森当着乡亲父老的面,宣读了中共涪陵区委关于追授胡华平同志为“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8胡华平被追授“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走进吴家村村委会,这里是胡华平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在二楼走廊尽头,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既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休息所。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胡华平走了,扶贫之路仍在继续。如今,新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任晓梅接过了他的接力棒,“至今,我去贫困户家里,听得最多的也是,‘胡华平人好得很,他还在的时候,为我们做了好多事’。”

不少村民和干部在院坝会上想到胡华平都会默默流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吴家村的贫困户永远也忘不了,曾经有个胡华平,是真心把他们放在心里,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任晓梅说,胡华平是她学习的榜样,自己也会向胡华平一样卷起裤腿行走在田间地头,成为走进吴家村贫困户家里、心里的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胡华平:一本未写完的工作日记 留下永不磨灭的扶贫情感

2020-11-12 10:27:4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2日10时20分讯(记者 李天春 张馨月 袁舒含)立冬已过,气温渐渐降低,天还没亮,家住涪陵区青羊镇吴家村1组的村民袁洪书便起床了,细细将院子收拾了一番,就往自家田地走。

前些日子,他把新购的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子播撒在田间。如今,只需细心灌溉、静静等待一整个冬天,明年春天中药材或能卖个好价钱。

干完农活,袁洪书坐在田坎上抽起了旱烟,寒冷的空气将他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两个多月前,曾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的驻村扶贫干部胡华平永远地离开了。

今年8月25日,在村里参加扶贫工作会议的胡华平突发疾病晕倒在会场,再也没有醒来,他的生命定格到58岁。

而后,人们翻开胡华平的扶贫日记,才惊讶地发现,在近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这个不善言辞的扶贫干部一直用心、用情记录着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关心着每个帮扶对象的生活变化。

11月1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吴家村,认真翻阅胡华平生前记录的扶贫日记,字里行间中,一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共产党员形象逐渐浮现在眼前……


8月25日胡华平的会议记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一本尚未写完的扶贫日记

时间回溯,记忆的闸门打开。

2017年年底,胡华平提着一袋换洗衣物,一摞书来到吴家村,就这样开启了他的驻村工作。

从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到吴家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身份的转变令胡华平感到重任在肩。

彼时的吴家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为了摸清家底,胡华平深入田间地头、翻山越岭走访农户,掌握村民致贫原因,为其出谋划策。

“胡华平同志来到我们吴家村后,得知68户建卡贫困户收入普遍偏低,经过调查走访,主动提出变传统农业种植为中药材种植,并积极找涪陵太极集团和堡子中药材基地联系种子、农药、种植技术,挨家挨户向每个建卡贫困户算对比账。”吴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光平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胡华平“挽起裤脚就下田”的工作作风已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涪陵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华龙网发

在胡华平的带领和帮助下,吴家村全村种植中药材200余亩,按季节按技术种植,精心管理。胡华平还经常到种植地里察看中药材的长势,督促村民按时除草、施肥、清除杂株。

2019年,吴家村收入60余万元,10多户建卡贫困户因此脱贫,乡亲们脸上露出笑容:“多亏听了胡华平的话,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了!”

“胡华平对我们的事情很上心,谁家遇到了困难,他比当事人还要着急,总是想办法、找措施,帮助协调,竭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再次回忆起这些事,村民钟莲红不禁掩面而泣。

胡华平的三本工作记录簿,事无巨细的记录了每一天的工作见闻及思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驻村三年,胡华平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对于村里的事,他了如指掌。

谁家的母猪又产了几头小猪,谁家种的农作物又该除草施肥,谁家养殖的土鸡土鸭该出栏了……这些日常小事他如数家珍,在日记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这本日记还尚未写完,胡华平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一个永不删除的电话号码

对大部分村民来说,胡科长走得很突然。

三年的相处时光,袁洪书内心早已将胡华平当做知心好友,对于他的离世,至今还难以接受。

在袁洪书的记忆中,胡华平是一个不爱说话却任劳任怨的人。“他从来不讲冠冕堂皇的话,每次聊天都是给我解决技术上的问题,遇上我们割谷子,二话不说挽起裤脚就下田帮忙。”

袁洪书通过帮扶,摘掉建卡扶贫户的帽子,变身致富带头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胡华平在世时,最牵挂的事就是村里没产业,村民过不上好日子。去年,他带领我们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今年还没等到咱们分红,他却先走了……”如今,袁洪书已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但说起胡科长的好,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已然泪目。

同样对胡华平感激不尽的还有村民梅德会。自胡华平进驻吴家村后,梅德会就成为胡华平的对口帮扶对象之一。

“胡华平走了快3个月了,但是一想到他还是止不住流泪,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提起胡华平,梅德会眼眶微红,声音也有些颤抖,“胡华平是很好的一个人,隔三岔五就来家里关心我们,还自掏腰包给我治病,最让人伤心的是他走了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一直生着病。”

梅德会拿出手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想他的时候只能翻翻手机通讯录里电话,胡华平的电话号码我一辈子也不得删!”


梅德会曾是胡华平的帮扶对象,手机里胡华平的电话号码让她舍不得删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吴家村4组村民杨仁淑也是胡华平生前的帮扶对象。说起胡华平,她脸上难掩悲伤的神色:“他带给我们的远不止生活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

“他经常给娃娃讲,要想彻底摆脱贫困,一定要好好读书,要有文化,要学真本领。”如今,杨仁淑的两个孩子都已学有所成,女儿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主城工作,并在胡华平的鼓励下考取了在读研究生,小儿子也顺利考上了兰州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杨仁淑搬到新家后通了自来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一条充满温情的扶贫之路

胡华平在市场监管战线上战斗了41年,是一位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

“虽然我的身体感觉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是我还是要尽力地坚持下去,直到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脱贫困攻坚诺言完全实现的那一天,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2019年12月25日,是胡华平来到吴家村两周年的日子,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

“以前很不理解父亲的选择,明明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我们都劝他留在单位上班,但他还是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到偏僻的农村过苦日子。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的心、他的情都奉献在了为群众服务这件事上。”胡华平的儿子胡竞源泣不成声。

11月10日,一场村里组织的院坝会,在青羊镇吴家村便民服务中心门口的坝子上召开,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森当着乡亲父老的面,宣读了中共涪陵区委关于追授胡华平同志为“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8胡华平被追授“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走进吴家村村委会,这里是胡华平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在二楼走廊尽头,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既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休息所。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胡华平走了,扶贫之路仍在继续。如今,新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任晓梅接过了他的接力棒,“至今,我去贫困户家里,听得最多的也是,‘胡华平人好得很,他还在的时候,为我们做了好多事’。”

不少村民和干部在院坝会上想到胡华平都会默默流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袁舒含 摄

吴家村的贫困户永远也忘不了,曾经有个胡华平,是真心把他们放在心里,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任晓梅说,胡华平是她学习的榜样,自己也会向胡华平一样卷起裤腿行走在田间地头,成为走进吴家村贫困户家里、心里的人。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