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徐远凤:面对困难不畏惧 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家住巫溪县峰灵镇大树村的徐远凤,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经营酿酒、养殖产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巫溪徐远凤:面对困难不畏惧 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2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2日6时讯(通讯员 龚德财 陈昱燊 赖红宇) 家住巫溪县峰灵镇大树村的徐远凤,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经营酿酒、养殖产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笔者见到徐远凤时,她正在自家酿酒坊里忙活。2015年,她和丈夫回乡用为数不多的积蓄建立了一个酿酒坊,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能吃饱穿暖。

2016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徐远凤陷入了窘境,丈夫犯事入狱,家里的顶梁柱没了,酒厂再也经营不下去。2017年,徐远凤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购买了酿酒的相关原材料和工具,继续搞起了酿酒产业。

“当初酒厂刚建起来一个月,丈夫就出事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又想办法投了六七万,才把酒厂维持住。”徐远凤回忆起当初的艰难,心中不免惆怅。

酿酒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当,从选粮到煮粮,从控火到起锅,每一道工序既需要体力也需要技术,在这当中遇到的困难,一开始连铁锹都拿不动的徐远凤常常感到身心俱疲。面对家中尚未成年的孩子和半生心血建起来的酒坊,她鼓足勇气告诉自己,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转。

酿酒厂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徐远凤依然坚持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严格把控粮食酒的品质。通讯员 龚德财 摄

在烈日下,炭火前,谷堆旁,酒缸边,她弯腰运煤,试吃玉米,试喝原浆,在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学习技术,经过不断摸索,酒坊的产量也越来越高,收益也越来越好。

如今徐远凤的酒坊,出酒量越来越高,一次能烤出一百八十斤到两百斤,每斤卖十块钱,能卖到两千块钱。

由于酿酒会产生大量的酒糟,徐远凤还利用酒糟发展循环经济,建起400平方米的鱼塘,购买母牛和母猪建起家庭养殖场,吸纳周边的3户贫困户务工,切切实实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徐远凤酿的白酒颇受欢迎。通讯员 龚德财 摄

徐远凤的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多,日子也过得好起来了。她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政府向她伸出了援手。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去帮助别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今,徐远凤的酒坊规模达170平米,养殖厂也从原来的一头能繁母牛发展成为4头能繁母牛、3头商品牛、5头能繁母猪、2头仔猪;鱼塘投放了13万的鱼苗,预计今年年收入35万余元。

生活的不幸给徐远凤关上一扇门,却悄悄的给她打开了一扇窗,她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所击倒,而是勤勤恳恳,用劳动的双手让自己重新获得美好生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巫溪徐远凤:面对困难不畏惧 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2020-11-22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2日6时讯(通讯员 龚德财 陈昱燊 赖红宇) 家住巫溪县峰灵镇大树村的徐远凤,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经营酿酒、养殖产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笔者见到徐远凤时,她正在自家酿酒坊里忙活。2015年,她和丈夫回乡用为数不多的积蓄建立了一个酿酒坊,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能吃饱穿暖。

2016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徐远凤陷入了窘境,丈夫犯事入狱,家里的顶梁柱没了,酒厂再也经营不下去。2017年,徐远凤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购买了酿酒的相关原材料和工具,继续搞起了酿酒产业。

“当初酒厂刚建起来一个月,丈夫就出事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又想办法投了六七万,才把酒厂维持住。”徐远凤回忆起当初的艰难,心中不免惆怅。

酿酒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当,从选粮到煮粮,从控火到起锅,每一道工序既需要体力也需要技术,在这当中遇到的困难,一开始连铁锹都拿不动的徐远凤常常感到身心俱疲。面对家中尚未成年的孩子和半生心血建起来的酒坊,她鼓足勇气告诉自己,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转。

酿酒厂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徐远凤依然坚持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严格把控粮食酒的品质。通讯员 龚德财 摄

在烈日下,炭火前,谷堆旁,酒缸边,她弯腰运煤,试吃玉米,试喝原浆,在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学习技术,经过不断摸索,酒坊的产量也越来越高,收益也越来越好。

如今徐远凤的酒坊,出酒量越来越高,一次能烤出一百八十斤到两百斤,每斤卖十块钱,能卖到两千块钱。

由于酿酒会产生大量的酒糟,徐远凤还利用酒糟发展循环经济,建起400平方米的鱼塘,购买母牛和母猪建起家庭养殖场,吸纳周边的3户贫困户务工,切切实实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徐远凤酿的白酒颇受欢迎。通讯员 龚德财 摄

徐远凤的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多,日子也过得好起来了。她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政府向她伸出了援手。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去帮助别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今,徐远凤的酒坊规模达170平米,养殖厂也从原来的一头能繁母牛发展成为4头能繁母牛、3头商品牛、5头能繁母猪、2头仔猪;鱼塘投放了13万的鱼苗,预计今年年收入35万余元。

生活的不幸给徐远凤关上一扇门,却悄悄的给她打开了一扇窗,她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所击倒,而是勤勤恳恳,用劳动的双手让自己重新获得美好生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