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庆大渡口“七十一条街”真相
新山村街道成立于1962年,是大渡口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区境中部,一直是大渡口最繁华的核心区域。但是你知道它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踏上探寻新山村街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标的记忆之路,去看看这片大渡口核心区域曾经的风貌。

揭秘重庆大渡口“七十一条街”真相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0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3日22时42分讯(通讯员 廖雅尘)新山村街道成立于1962年,是大渡口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区境中部,一直是大渡口最繁华的核心区域。但是你知道它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踏上探寻新山村街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标的记忆之路,去看看这片大渡口核心区域曾经的风貌。

钢花路,曾经的“其实一条街”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钢花路:热闹的“夜市”

外地朋友可不要被“新山村”这个名字误导,以为这里有大片的梯田农舍、果林菜圃。其实,新山村街道是大渡口最繁华的地方,当年大渡口区被人戏称为“七十一条街”,真相却是“其实一条街”的重庆式谐音幽默。这一条街,指的就是钢花路。它曾是大渡口唯一的主干道,承载着大渡口人的集体记忆。

在那个钢花四溅的年代,钢水流动时溅出的火花,绚烂而美丽,钢花路由此得名。

“七八十年代的钢花路是泥巴路,上面还有小石子,下雨天一走,脚上都是稀泥巴。”65岁的苏隆祥是重钢退休工人,一位土生土长的大渡口人,他亲身感受和目睹了新山村辖区六十多年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当年的钢花路最宽只有两车道,在窄的地方会车都有些不便。如今的钢花路早已变了模样,拓宽到了四车道,配上规范美观的绿化带,显得宽畅整洁。

在苏隆祥的记忆中,当年这条略显简朴的钢花路还是非常热闹的。百货公司、粮食公司、饮食公司、蔬菜公司、副食水产公司等彼此紧邻,一字排在钢花路西边。它几乎涵盖了大渡口的商业和金融单位,保障着大渡口人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

今日的钢花路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那时候这条路上的店名基本都是以“钢花”开头,比如钢花影剧院、钢花游泳池、钢花球场、钢花托儿所……只要提起这些名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大渡口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晚上的钢花路特别热闹,吃完晚饭,我就会带着儿子走到钢花路逛逛街、散散步。”苏隆祥说,夜晚钢花路的两旁会摆起卖各种商品的小摊,在钢花影剧院左边的小巷子是卖小吃的,热闹的“夜市”散发着大渡口生活的烟火气。

当时的“夜市”每到晴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开张,从建设村一直摆到九宫庙那边。商贩用塑料布放在地上,上面摆有百货、玩具、衣服等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是从朝天门批发市场进的货。

“夜市”摊位需要提前去抢占,晚一点就会没位置。由于当时钢花路上的路灯只有零零散散的几盏,也没现在这么明亮,离路灯远点的摊位,买东西还要用手电筒照明,因此在路灯下的摊位也是最抢手的。

随着双山路、文体路、湖榕路、锦霞街等越来越多的道路接入大渡口人的生活,大渡口渐渐告别了“其实一条街”的历史。钢花路的“夜市”已像一朵归于寂静的浪花,渐渐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中。但钢花路旁林立的高楼灯光亮起,正在续写着新的篇章。

钢花影剧院旧貌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钢花影剧院:“最佳约会地”

众多叫“钢花”的店面如今已所剩无几,但拥有半个世纪历史的钢花影剧院,还一直耸立在钢花路上,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这里也承载着老一辈大渡口人心中挥之不去、难以忘怀的文化记忆。

钢花影剧院建于1958年10月,曾用名新山村大礼堂、重钢影剧院,最后定名钢花影剧院。这座拥有50多年历史的影剧院,屹立在钢花路主干道一侧,结合了两种建筑风格,是当时比较新潮的标志性建筑。

钢花影剧院1960年开始售票。一直到80年代,看电影还是大渡口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电影票一般1角钱、2角钱。当时文化资源不丰富,孩子们晚上常蹲守在钢花影剧院门口,等散场前检票员停止检票的机会,溜进去看最后10分钟的电影,也是很过瘾的事儿。

重新焕发青春的钢花影剧院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苏隆祥说:“当时钢花影剧院是大渡口的最佳约会场所,大多数青年男女约会都会一起去看一场电影。”当时电影票很紧俏,尤其是晚场的票,难买的程度,绝不亚于如今春运期间的火车票。

苏隆祥说,当时的座位还是木板制的,在靠背的前后都用红色油漆写了座号,一个场子分上下两层楼。观众多爱选堂座大过道。这是因为在夏季炎热的时候,当时又没有“中央空调”,影剧院会配置抽风机从附近的防空洞中抽冷风送到剧院内降温。过道就是风口,而且通道一侧无人打挤,会更凉快。

那时钢花影剧院不但放电影,还承办各种文艺演出,堪称大渡口乃至重庆的“文艺中心”。这一舞台上,曾经明星大腕云集,接待过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家协会、中国青年歌舞团、日本广岛市业余合唱团及重庆市各专业剧团的演出。

因为设施老旧等原因,钢花影剧院曾在2005年暂停营业,2010年重钢集团出资进行了修缮,并于2012年重新投入使用。如今,钢花影剧院经过多次翻修,硬件设施大变样,硬座全换成了软座椅,配备先进的灯光系统和环绕立体声音响,增加了LED显示屏和实时播放系统。完全符合现代化影院要求的钢花影剧院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当年的儿童戏水池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大渡口公园:变身“网红打卡点”

大渡口公园从1986年12月建成开园以来,一直陪伴着大渡口人。公园总占地面积为120亩,分为青年园、老年园、湖区、娱乐区等几大片区,也是大渡口的地标之一。在公园里散步、健身、下棋、喂鱼……已成了大渡口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老大渡口人印象中,最早的大渡口公园是有围墙的,还要收2元一个人的门票。后来,大渡口公园进行了几次修整升级,2005年3月,拆掉了围墙,正式取消门票,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现在每年接待游客在13万人次左右。

“收门票的年代,也还是有很多人进去游园、照相留影。”苏隆祥说,当时大渡口人最喜欢在儿童戏水池前照相,就像在现在的网红点“打卡”一样。

今日的儿童戏水池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儿童戏水池就在大渡口公园门口,戏水池中,三个活泼可爱的小孩雕塑充满童趣。这个雕塑已存在了三十多年,当年和这三个儿童一般大小的孩子,如今都已经成了中年大叔,但雕塑中的孩童还保持着当年的天真和童趣。只是如今的戏水池比以前大了不少,也漂亮了不少,还养有数量众多的观赏鱼。在这里喂鱼,也是很多大渡口人休闲生活的一个共同爱好。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就是这里,公园门口的鱼池、儿童乐园的滑滑梯,都是我的‘童年宝藏’。”在新山村居民冯倩的眼中,现在有了可以俯瞰公园的观景平台、宽敞平整的彩色健身步道、精致整洁的公共卫生间……大渡口公园越来越漂亮了。

在冯倩的记忆中,儿童乐园以前就只有几个石头做的滑梯。如今,儿童乐园增加了旋转木马、碰碰车等各种游乐设施设备,周边的篮球场小屋、管理用房、小卖部等建筑也增添了墙体彩绘,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了大渡口一个全新的“打卡胜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揭秘重庆大渡口“七十一条街”真相

2020-12-03 22:45:5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3日22时42分讯(通讯员 廖雅尘)新山村街道成立于1962年,是大渡口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区境中部,一直是大渡口最繁华的核心区域。但是你知道它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踏上探寻新山村街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标的记忆之路,去看看这片大渡口核心区域曾经的风貌。

钢花路,曾经的“其实一条街”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钢花路:热闹的“夜市”

外地朋友可不要被“新山村”这个名字误导,以为这里有大片的梯田农舍、果林菜圃。其实,新山村街道是大渡口最繁华的地方,当年大渡口区被人戏称为“七十一条街”,真相却是“其实一条街”的重庆式谐音幽默。这一条街,指的就是钢花路。它曾是大渡口唯一的主干道,承载着大渡口人的集体记忆。

在那个钢花四溅的年代,钢水流动时溅出的火花,绚烂而美丽,钢花路由此得名。

“七八十年代的钢花路是泥巴路,上面还有小石子,下雨天一走,脚上都是稀泥巴。”65岁的苏隆祥是重钢退休工人,一位土生土长的大渡口人,他亲身感受和目睹了新山村辖区六十多年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当年的钢花路最宽只有两车道,在窄的地方会车都有些不便。如今的钢花路早已变了模样,拓宽到了四车道,配上规范美观的绿化带,显得宽畅整洁。

在苏隆祥的记忆中,当年这条略显简朴的钢花路还是非常热闹的。百货公司、粮食公司、饮食公司、蔬菜公司、副食水产公司等彼此紧邻,一字排在钢花路西边。它几乎涵盖了大渡口的商业和金融单位,保障着大渡口人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

今日的钢花路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那时候这条路上的店名基本都是以“钢花”开头,比如钢花影剧院、钢花游泳池、钢花球场、钢花托儿所……只要提起这些名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大渡口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晚上的钢花路特别热闹,吃完晚饭,我就会带着儿子走到钢花路逛逛街、散散步。”苏隆祥说,夜晚钢花路的两旁会摆起卖各种商品的小摊,在钢花影剧院左边的小巷子是卖小吃的,热闹的“夜市”散发着大渡口生活的烟火气。

当时的“夜市”每到晴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开张,从建设村一直摆到九宫庙那边。商贩用塑料布放在地上,上面摆有百货、玩具、衣服等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是从朝天门批发市场进的货。

“夜市”摊位需要提前去抢占,晚一点就会没位置。由于当时钢花路上的路灯只有零零散散的几盏,也没现在这么明亮,离路灯远点的摊位,买东西还要用手电筒照明,因此在路灯下的摊位也是最抢手的。

随着双山路、文体路、湖榕路、锦霞街等越来越多的道路接入大渡口人的生活,大渡口渐渐告别了“其实一条街”的历史。钢花路的“夜市”已像一朵归于寂静的浪花,渐渐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中。但钢花路旁林立的高楼灯光亮起,正在续写着新的篇章。

钢花影剧院旧貌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钢花影剧院:“最佳约会地”

众多叫“钢花”的店面如今已所剩无几,但拥有半个世纪历史的钢花影剧院,还一直耸立在钢花路上,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这里也承载着老一辈大渡口人心中挥之不去、难以忘怀的文化记忆。

钢花影剧院建于1958年10月,曾用名新山村大礼堂、重钢影剧院,最后定名钢花影剧院。这座拥有50多年历史的影剧院,屹立在钢花路主干道一侧,结合了两种建筑风格,是当时比较新潮的标志性建筑。

钢花影剧院1960年开始售票。一直到80年代,看电影还是大渡口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电影票一般1角钱、2角钱。当时文化资源不丰富,孩子们晚上常蹲守在钢花影剧院门口,等散场前检票员停止检票的机会,溜进去看最后10分钟的电影,也是很过瘾的事儿。

重新焕发青春的钢花影剧院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苏隆祥说:“当时钢花影剧院是大渡口的最佳约会场所,大多数青年男女约会都会一起去看一场电影。”当时电影票很紧俏,尤其是晚场的票,难买的程度,绝不亚于如今春运期间的火车票。

苏隆祥说,当时的座位还是木板制的,在靠背的前后都用红色油漆写了座号,一个场子分上下两层楼。观众多爱选堂座大过道。这是因为在夏季炎热的时候,当时又没有“中央空调”,影剧院会配置抽风机从附近的防空洞中抽冷风送到剧院内降温。过道就是风口,而且通道一侧无人打挤,会更凉快。

那时钢花影剧院不但放电影,还承办各种文艺演出,堪称大渡口乃至重庆的“文艺中心”。这一舞台上,曾经明星大腕云集,接待过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家协会、中国青年歌舞团、日本广岛市业余合唱团及重庆市各专业剧团的演出。

因为设施老旧等原因,钢花影剧院曾在2005年暂停营业,2010年重钢集团出资进行了修缮,并于2012年重新投入使用。如今,钢花影剧院经过多次翻修,硬件设施大变样,硬座全换成了软座椅,配备先进的灯光系统和环绕立体声音响,增加了LED显示屏和实时播放系统。完全符合现代化影院要求的钢花影剧院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当年的儿童戏水池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大渡口公园:变身“网红打卡点”

大渡口公园从1986年12月建成开园以来,一直陪伴着大渡口人。公园总占地面积为120亩,分为青年园、老年园、湖区、娱乐区等几大片区,也是大渡口的地标之一。在公园里散步、健身、下棋、喂鱼……已成了大渡口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老大渡口人印象中,最早的大渡口公园是有围墙的,还要收2元一个人的门票。后来,大渡口公园进行了几次修整升级,2005年3月,拆掉了围墙,正式取消门票,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现在每年接待游客在13万人次左右。

“收门票的年代,也还是有很多人进去游园、照相留影。”苏隆祥说,当时大渡口人最喜欢在儿童戏水池前照相,就像在现在的网红点“打卡”一样。

今日的儿童戏水池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儿童戏水池就在大渡口公园门口,戏水池中,三个活泼可爱的小孩雕塑充满童趣。这个雕塑已存在了三十多年,当年和这三个儿童一般大小的孩子,如今都已经成了中年大叔,但雕塑中的孩童还保持着当年的天真和童趣。只是如今的戏水池比以前大了不少,也漂亮了不少,还养有数量众多的观赏鱼。在这里喂鱼,也是很多大渡口人休闲生活的一个共同爱好。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就是这里,公园门口的鱼池、儿童乐园的滑滑梯,都是我的‘童年宝藏’。”在新山村居民冯倩的眼中,现在有了可以俯瞰公园的观景平台、宽敞平整的彩色健身步道、精致整洁的公共卫生间……大渡口公园越来越漂亮了。

在冯倩的记忆中,儿童乐园以前就只有几个石头做的滑梯。如今,儿童乐园增加了旋转木马、碰碰车等各种游乐设施设备,周边的篮球场小屋、管理用房、小卖部等建筑也增添了墙体彩绘,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了大渡口一个全新的“打卡胜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